分享

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草书篇52-草书流派04

 攸州刀郎 2021-03-31
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草书篇52-草书流派04

藝術家都想創新,但究竟怎樣創新是個難題。

草書兩大因素:一是草法,二是技法,所謂創新,或是你創造了新的草法,或在技法上另開新路。這兩方面只要改變一個,就是創新了。

章草本身也是一種創新,解散隸法,粗書之,這就出現了新書體,產生了草法,技法和隸書一樣用三筆,沒有大的改動。今草在草法上徹底使用使轉,而且把使轉歸結為筆勢,張旭總結為「五勢」,簡單而實用,這當然是創新。技法上作草如真,跟「永」字八法一樣寫好點畫,這一來今草出現了全新的面貌,是非常成功的創新。對於後來者,草書創新就不大容易了,你想創立一種新草法呢?還是創造一種新技法?

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草书篇52-草书流派04

有些人改變草法,用筆畫交叉、重疊和倒筆等手法,把一個字寫出來,造成全新的感覺。但要知道不可能把所有的字都這樣寫,少數幾個字這樣設計,還是在今草範圍之內,不算一個新書體。更況且王羲之「載」字,原來只有兩個圈眼,現在變成了七個圈眼,頗有眼花撩亂的感覺。

2.3 藳書

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草书篇52-草书流派04

歷史上有沒有人在章草和今草之外創造出一種新書體呢?有的,這就是藳書。前面講過,「藳」又寫做稾、稿,用字不同,意思是一樣的。

漢簡

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草书篇52-草书流派04

從文字學角度說,字體分為正體和草體,草體就是民間的手寫體,古稱稾草。49課說過,民間手寫體隨便而自由,沒什麽規則,這就是趙壹喜歡的「赴急而書」,常夾雜幾種書體,未必是標準寫法,也沒有人去計較。這是寫字,不是書法,所以給它一個「稾草」名稱,韓方明稱之為「無體之書」,就像這些漢簡上的字。

李柏文書

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草书篇52-草书流派04

李柏文書是魏晉時期的信稿,這人是西晉西域長史,當然受過教育,但看來沒有經過書法訓練。這是西晉普通人的手寫體,他沒想過要當書法作品來寫。

王羲之也寫信,或者寫文章打草稿,如《蘭亭序》,書法家可以把普通的手寫體提升到藝術的層次。挑幾個字來對比一下,書法家的字好看多了,這一來稾草變成了書法藝術上的行書。

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草书篇52-草书流派04

西晉時期有幾個書法大家族,衛家就是其中之一,衛覬、衛瓘、衛恒、衛鑠祖孫四代書法都有盛名,衛鑠就是王羲之書法老師衛夫人。王獻之的外甥羊欣有一段話,講到衛瓘有個創新:

《古來能書人名》

  • 劉宋·羊欣(衛)覬子(衛)瓘,字伯玉,為晉太保。采張芝法,以覬法參之,更為草藳。草藳是相聞書也。

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草书篇52-草书流派04

從羊欣這話可以知道,衛瓘有一種書法創新,採用了張芝的寫法,加上父親衛覬的特點,這是技法上的提升,當時稱為「相聞書」。「相聞」就是互通信息,古代靠信函來往,所以寫信所用的書體,稱為「相聞書」。

唐代韋續《五十六種書》記錄了古代各種書體:

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草书篇52-草书流派04

《五十六種書》

  • 唐·韋續

  • 三十、藳書,行草之文也。董仲舒欲言災異,主父偃竊而奏之。晉衛瓘、索靖善之,亦云相聞之用也。

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草书篇52-草书流派04

漢代董仲舒起草奏章的故事,49課講過了,那也是稾草,衛瓘把稾草改造成為書法意義上的「相聞書」,所謂「善之」,就是寫得好看。注意,羊欣稱之為「草藁」,容易混淆,韋續改為「藳書」,可認為是一種新書體的專稱。這裡還說到索靖,西晉武帝時衛瓘、索靖同在尚書臺供職,衛瓘任尚書令,引索靖為尚書郞,兩人都是大書法家,時稱「一臺二妙」。稾草經衛瓘、索靖之手,改造成為一種新書體,當然是創新。

王羲之《得示帖》

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草书篇52-草书流派04

我們現在看晉人書函,如王羲之《得示帖》,這封信是行書、草書夾寫的,忽行忽草,算什麽書體呢?這就是藳書,你也可以叫它相聞書。王羲之很多信函都這樣寫,看來衛瓘的創新是成功的。這書體特點是有行有草,行草夾寫,所以又稱「破體書」。

王羲之《寒切帖》

王羲之純用草書的作品反而不多,在王羲之傳世墨跡本中,《寒切帖》是純草書信件。

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草书篇52-草书流派04
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草书篇52-草书流派04

王羲之《初月帖》

《初月帖》也是純草書。

王羲之《遠宦帖》

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草书篇52-草书流派04

還有《遠宦帖》,這三種都是精摹本,值得注意。

王羲之《平安帖》

但《平安帖》,就是行草夾雜,應該歸之於藳書。

北朝王愔《古今文字志》的記錄有點難理解,他說:

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草书篇52-草书流派04

《古今文字志》

  • 北朝·王愔藳書者,似草非草,草行之際。

這句話又是什麽意思呢?這和王獻之有關。通常稱王羲之為大王,王獻之為小王,小王把藳書帶入第二階段。

唐代張懷瓘講得比較清楚:

《書估》

  • 唐·張懷瓘

  • 子敬年十五六時,常白逸少云:「古之章草,未能宏逸,頗異諸體,今窮偽略之理,極草縱之致,不若藳、行之間,於往法固殊,大人宜改體。」逸少笑而不答。

王羲之字逸少,王獻之字子敬,古代男子二十歲成年,成年後才有一個字。十五六歲還是未成年人,這是後人尊稱小王為子敬。一個十五六歲的孩子王獻之想創新,指責章草不夠放縱,應該變法,理想的寫法是稾草、行書之間,跟以往的方法完全不同,要求父親王羲之改體,王羲之聽了笑而不答。這是十五六歲的孩子話,王羲之當然不贊成。

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草书篇52-草书流派04

王羲之《得示帖》

剛才不是說,如王羲之《得示帖》這樣已經有草有行,王獻之還要父親「改體」,改什麼呢?王羲之寫行書,是行書規矩寫法,寫草書符合草法規範,這是要花大量時間學習的,對人是一種束縛,可謂難學難成。王獻之的改體和衛瓘不同,取藳草和行書之間的寫法,不是正規的草書,這個事情要當心了。

張懷瓘還有一段話,把王獻之的創新說明白了:

《書議》

  • 唐·張懷瓘

  • 子敬才高識遠,行草之外,更開一門。...〔這是新的書體,既不是行書,也不是草書。〕

  • 子敬之法,非草非行,流便於草,開張於行,草又處其中間。﹝比草書流暢方便,比行書開擴舒展,其中還夾入草字。﹞無藉因循,寧拘制則;﹝意思是不沿襲以前的寫法,不拘泥於制度規則。﹞挺然秀出,務於簡易;﹝寫得非常漂亮,主要就是簡單而容易。﹞情馳神縱,超逸優游;臨事制宜,從意適便。﹝臨時採取適宜的方法,根據自己的意願找個方便的寫法。﹞有若風行雨散,潤色開花,筆法體勢之中,最為風流者也。

張懷瓘是王獻之這種寫法的擁護者,給予極高評價,這故事張懷瓘講了三次,《書斷》《書議》《書估》都有。沒有規矩,當然輕鬆瀟灑,「最為風流」。

還記得《非草書》的作者趙壹這個人嗎?他認為草書:

趙壹《非草書》

  • 但貴刪難省煩,損復為單,務取易為易知,非常儀也。故其贊曰:「臨事從宜」。

王獻之的觀點,跟趙壹不是很相似嗎?大約王獻之十七歲時,王羲之去世了,尚未成年的王獻之自由體登上了歷史舞台。

創草

後來人們把王獻之創造的書體,也給他一個專稱,叫「創草」。

  • 唐·竇臮《述書賦》:「幼子子敬,創草破正。......態遺妍而多狀,勢由己而靡罄。」

又如《淳化閣帖》收入王獻之《江州帖》,有人說真,有人說假,明代學者王世貞說:

  • 明·王世貞評《江州帖》:「合觀伯英草與此結構同,恐是大令創草。

大令就是王獻之。王世貞這話不對,「創草」是不因循前人的寫法,如果跟張芝草法一樣,那就是張芝體,不是小王體了。

王獻之《鴨頭丸帖》

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草书篇52-草书流派04

我舉個例子,非常有名的《鴨頭丸帖》中的「當」,這個字,你算它草書呢?還是行書?

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草书篇52-草书流派04

王獻之《地黃湯帖》

王獻之《地黃湯帖》的「當」,也是這樣寫的。

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草书篇52-草书流派04

「當」字的行書寫法,大王經常有繁簡兩種,而草書正規寫法,「當」字下面是「田」,跟「福」「富」字中的「田」一樣處理,50課講過了。王獻之的寫法,既非行書,也非草書。

王獻之《服油帖》

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草书篇52-草书流派04

在王獻之一些純草書作品中,「當」字寫法跟其他人一樣,也相當規範,說明他是懂草法的,只是他想創造一種新書體,打破傳統寫法。

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草书篇52-草书流派04

王獻之《還次帖》

但自己創作一種草法,是艱難而危險的事情,想不周全的地方很多,如這「當」字就容易和「常」字混。你看王獻之自己寫的草書「常」字,是不是和「當」相近?所以歷代草書字典如《草書禮部韻》《草書韻會》等,不收創草寫法,現在的字典才不管好壞全部收入。

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草书篇52-草书流派04

王獻之《阮新婦帖》

王獻之《阮新婦帖》最後四個字有兩種讀法,南宋學者施宿認為讀「殊當憙也」,明代書法家顧從義認為,「殊常憙也」,從王獻之其他作品來看,這字是「當」。誠如竇臮所說「創草非正」,所以引起誤會。

王獻之《委曲帖》

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草书篇52-草书流派04

王獻之作品中這樣的草字不少,如傳為王獻之《委曲帖》第一個字,「委」字草法就很奇怪,你跟智永的標準寫法比一比,就知道有問題。

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草书篇52-草书流派04

現在就藳書和創草這兩種,說說我的看法。衛瓘藳書,不是創造新草法、新技法,只是行草夾寫,這種形式在民間手寫體中早就有了,衛瓘只是把民間的藳草提升到藝術的層次。王獻之的創草是新的草法,他自己說在「藳、行之間」,不像草書又不像行書,其實就是自由體,但這種草法不成熟,不算一次成功的創新。所以想學真正草法的同學,不要一開始就臨王獻之的字帖。

清·黃慎

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草书篇52-草书流派04

但歷史上藳書和創草大受歡迎,為什麼呢?因為標準放低了,容易寫。寫一草書作品,忽然有個字,草書怎麼寫忘記了,那就寫一個行書夾在中間,萬一有人批評,他可以自己辯護:「我是寫藳書。」要是某個字草法錯了,他又說,他是寫小王創草。放低標準,逐漸成為一種風氣,如黃慎這作品,「叢」字就是行書,不是草書。放低標準,對藝術繼承和發展沒有好處,學草書不要一開始就給自己留好後門,切記。

謝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