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榆树叶儿飘香

 陳昱文 2021-04-02

周末,老乡给我送来清香可口的粽子,说顺便有好东西让我尝尝鲜,打开观赏:一看那深青色的叶儿拌着的面粉团,我一下子就反应过来,是榆树叶儿摊饼,那久违的香味一下子弥散开来,在眼前幻化成一段岁月的回忆。

那差不多在70年代左右吧,那时粮食、副食品、布匹等都是凭票供应,母亲在月头上就会把这个月的米、面、油买回来,那时米的品种就两个,一是糙米,再一就是大米,大米煮出来很软、很香,但母亲但多时候选择买糙米,因为它比较涨锅,煮出来明显量大,这对于孩子多的家庭是明智的选择。那段时间也陆续供应粗粮,记忆中最多的是山芋干和元麦粉,山芋干蒸煮还能咽得下,多少带点甜味;可元麦煮的粥却难以下咽,而且里面几乎是看不到米的,每当夏天晚上,当母亲将煮好的元麦粥盛好放在天井小桌上,虽说有饥饿感,但看着那结成暗红色面子的粥,也就没有了食欲,现在想想,那应该是很好的健康食品,而且也利于减肥,但那时物质匮乏,油水甚少,哪有减肥之说。母亲后来将元麦做成饼子,里面放些糖精,勉强能够吃得下。记得76年遇到唐山大地震,家乡也在防震,有时煮饭不方便,母亲一下子做了好多元麦饼子,也着实抵挡了一阵子。

我知晓榆树叶儿就在那样的时代,老家小巷北边叫薛家潭,那是一片洼地,四周种了不少的树,其中就有几棵榆树,大人总是嘱咐,那上面掉毛毛虫,那毛刺到肉里很难受的,所以不敢靠近的。但到暮春的时候,常见了城边上的农村大嫂挎着竹篮在树上捋榆树叶儿,一问才知道,叶儿回去洗干净了可以蒸着吃。但我一直没有尝到这样的佳肴。

80年代,我在农村学校教书,有老乡就住在附近,让我有机会尝到这些野味,清明前,她会给我做了青绿色的蒿团,野蒿和着糯米粉蒸出来的团子透着清亮,飘着清香,馅儿是花生、糕点、红糖,一咬满嘴生香;吃上榆树叶儿摊饼也是那时候,尝过了,味儿比较的清谈,未留下很深的印象。或许是因为榆树叶儿确实没有太多好吃的价值,所以20多个年头过去了,我再没有尝过。

如今,看到这盘野味佳肴,我却有些激动,心里涌起对往事的回忆,那青涩的童年生活、美丽的青春年华,曾带给我们多少岁月的磨折和憧憬,现在我们衣食无忧,物质丰裕,但却缺少了渴求后的快意。或许是因为吃多了鱼肉荤腥、佳肴美味,今天吃着飘着田野味的榆树叶儿,感觉特别的香甜、爽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