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梅兰芳回忆录第二部第二章第二次到上海 (3)《贵妃醉酒》(4)​

 cxag 2021-04-03

梅兰芳回忆录(第一部全集)

梅兰芳回忆录第二部第一章时装新戏的初试(一)《孽海波澜》

梅兰芳回忆录第二部第一章时装新戏的初试(二)戒坛寺

梅兰芳回忆录第二部第二章第二次到上海(1)《女起解》(一)

梅兰芳回忆录第二部第二章第二次到上海 (1)《女起解》(二)

梅兰芳回忆录第二部第二章第二次到上海 (2)《五花洞》

梅兰芳回忆录第二部第二章第二次到上海 (3)《贵妃醉酒》(1)

梅兰芳回忆录第二部第二章第二次到上海 (3)《贵妃醉酒》(2)

梅兰芳回忆录第二部第二章第二次到上海 (3)《贵妃醉酒》(3)

图片

《贵妃醉酒》(3)

      “醉步是怎祥走的呢?我顺便也来讲一讲。演员的头部微微晃摇,身体左右摆动,表示醉人站立不稳的形态。譬如你要往右走,那你的左脚先往右迈过去,右脚跟着也往右迈一步。往左走,也是这个走法。还要把重心放在脚尖,才能显得身轻、脚浮。但是也要做得适可而止,如果脑袋乱晃、身体乱摇,观众看了反而讨厌。因为我们表演的是剧中的女子在台上的醉态,万不能忽略了'美’的条件的。

     “这出戏表演的时间,虽然不过四刻钟光景,扮演杨妃的可是相当吃力的。头场完了,进去就赶着换装,可以说从头到尾没有休息。这头二场中间,照例由高、裴二人在场上做些打扫亭子、搬动花盆的身段。再加几句对白,就算了事。老词是用'花’'酒’为题,让他二人随便扯上几句毫无意义的台词。无非是拖延场上的时间,好让杨妃在后面换装。

       “我想利用这段时间,借他们嘴里,反映出一些古代宫廷里面的女子所遭受的冷酷无情的精神虐待。因为他们也都是身受宫刑、被迫害的人,从他们嘴里述说一点怨恨的话,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有了这样大段的道白,我在后台换装,也可以比较从容了。

       “杨妃下场,高、裴二人扫亭搬花的老动作和对白还保留着一部分。下面我加了这样几句:'(高)裴公爷,娘娘酒喝得差不多了,不能再让她喝啦!(裴)对啦,再喝可就要出事啦。(高)这也难怪。就拿咱们娘娘说吧,在宫里头是数一数二的红人儿啦,还生这样的气哪;如今万岁驾转西宫,娘娘一肚子的气没地方发散去,借酒消愁,瞧这样儿怪可怜的。(裴)可不是嘛!所以外面的人不清楚这里头的事,以为到了宫里,不知道是怎么样的享福哪!其实,也不能事事都如意,照样她也有点儿烦恼。(高)这话一点儿不错。我进宫比您早几年,见的事情比您多一点儿;就拿咱们宫里说吧,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宫娥彩女倒有三千之众,都为皇上一个人来的;真有打进宫来,一直到白了头发连皇上的面儿也没见着。(裴)不错。(高)闲话少说,办正事要紧。’

       “第二场杨妃换好宫装,背着出场,倒走几步,转身两抖袖,用醉步走了几步,冲里看到大边放着一只空的椅子,这原是唐明皇来坐的地方,顿时引起了她刚才对'驾转西宫’的旧恨来了,对着椅子用力地抖了一袖,这一交代有两种作用:(一)是把她在第一场内抑郁的情绪连贯到第二场来;(二)是为后面指着大边椅子对高力士比手势,叫他去请唐明皇来同饮,作一伏笔。

       “她看见高、裴搬的几盆花,觉得有香有色,执意要下去嗅花。这下面就是观众注意要看的三次'卧鱼’跟着三次'衔杯’的身段了。这两种身段都是要靠腰腿功夫来做的,不过卧鱼是腿部要吃重些,衔杯是腰部更吃重些。其实搁在练过武工、有幼工底子的演员身上,是不算一回事的。

        “第一次的卧鱼,照例是在大边。杨妃晃着走到上场门的九龙口相近,双手从右折袖,斜冲着下场门的台口,走半个圆场过来,一转身就站定。上身把左手扬起向外翻袖,右手伸开也向外翻袖,下身抬左脚儿后面绕到右脚之右,慢慢往下蹲到地,再用左手反回来,做出攀花而嗅的样子,嗅完了,还要把花枝放回去,这才慢慢起来。

      “第二次的卧鱼照例是在小边。身段一样,手脚的部位跟第一次刚好相反,就不必细说了。

       “第三次的卧鱼,照例是在当中。身段跟第一次相同,不过用袖子小有分别,右手向里翻,左手向外翻。蹲了下去,还要转一个身的。这地方别的人做,有打一个圈子,很快地卧倒地下。拿舞蹈的姿势来说,的确是很好看的,拿剧情来讲,就不合理了,一个喝醉酒的人,动作是不会这样快的。“卧鱼的身段,固然要看演员的腰腿功夫。可也不宜做得过火。有些演员蹲下去了,躺在地上好半天才起来。这就过分卖弄他的腰腿功夫,不合乎嗅花的作用了。”

      “这三个卧鱼,我知道前辈们,只蹲下去,没有嗅花的身段。我学会以后,也是依样画葫芦的照着做。每演一次,我总觉得这种舞蹈身段,是可贵的,但是问题来了,做它干什么呢?跟剧情又有什么关系呢?大家只知道老师怎么教,就怎么做,我真是莫名其妙地做了好多年。有一次无意中,把我藏在心里,老不合适的一个闷葫芦打了开来。我记得住在香港的时候,公寓房子前面有一块草地,种了不少洋花,十分美丽。有一天我看得可爱,随便俯身下去嗅了一下,让旁边一位老朋友看见了,跟我开玩笑地说:'你这样子倒很像在做卧鱼的身段。’这一句无关紧要的笑话,我可有了用处了。当时我就理解出这三个卧鱼身段,是可以做成嗅花的意思的。因为头里高、裴二人搬了几盆花到台口,正好做我嗅花的伏笔。所以抗战胜利之初,我在上海再演《醉酒》,就改成现在的样子了。

       “当年路先生教我的时候。只有两次卧鱼,我问过几位汉剧、川剧等地方戏里演《醉酒》的演员,他们也都说只有两次卧鱼。所以近年来我已经把当中的一次卧鱼给删掉不做了。

      (按)梅先生把这三个卧鱼的身段,改成嗅花以后,照这样演过一个时期,又感到大小边的两个卧鱼身段,完全一祥,显得太呆板,应该在小动作里有些变化。他现在把小边的嗅花,改为露出手去攀花枝,嗅完了花,还加了掐花、扔花等动作(扔花动作是在站起来以后做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