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组成 : 金银花,连翘,紫花地丁,大黄,蒲公英,栀子,白芷,黄芩,赤芍,浙贝,桔梗,玄参,关木通,防风,白鲜皮,蝉蜕,天花粉,甘草。 功效作用 :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疥疮溃烂,灼热发热,流脓流水,丹毒疱疹,疥藓痛痒 临床应用 : 1、疖疔痈肿 证属于风热火毒壅结,血壅气滞;表现为初期局部红肿热痛,伴全身恶寒发热,根盘收束,有脓头或无脓头,易成脓,易破溃,尿赤便结,身体壮实。 2、痄腮 证属于风热火毒壅结,血壅气滞;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下腮帮处漫肿疼痛,边界不清,皮色不变,终不化脓,伴恶寒发热,高热,大便秘结。 3、发颐 证属于风热火毒壅结,血壅气滞;表现为一侧耳下肿胀疼痛,继而皮色红赤化脓,发热较高,伴恶寒,寒战。 4、大头瘟 证属于风热火毒壅结,血壅气滞;表现为头面焮红,肿大如斗,或夹有水泡渗出,伴随憎寒壮热。 5、风疹,疱疹 证属于风热火毒壅结,血壅气滞;表现为表皮水泡,脓疱,皮色黄白相间,或红赤或疼痛,搔破有脓水流出。 |
|
来自: 杏林夜话图书馆 > 《皮肤科、中医骨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