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辛学飞:研析红山文化玉玦制作的步骤及使用的工具

 寂寞红山 2021-04-03

(赤峰市红山文化研究会,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红山文化玉玦在制作过程中的工艺是朴拙的,制作出来的玉玦方圆规整,边缘平滑。而这恰恰凸出了其在制作过程中所使用的工具特点,红山人除了有可能使用硬木、骨器等工具,最关键的是这些工具是借助于解玉砂一起来完成的。红山文化时期使用这些原始工具来琢磨玉玦,不仅是红山人对人类早期使用工具上的一种发明创造,也充分地表现出了红山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而且,这些工艺为辨别红山文化玉玦的真伪留下了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兴隆洼遗址;红山文化玉玦;桯钻;管钻;皮绳线具;红山文化玉玦的制作工艺

  中图分类号:J31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0-0005-04

  从1983年至1992年,内蒙古考古队对兴隆洼遗址先后进行了6次发掘,揭露面积3万余平方米,共清理出半地穴房址180余座,居室墓30余座,灰坑400余座,将兴隆洼遗址一期全部揭露,同时出土了玉玦、匕形器、斧、锛等玉器及陶器、石器等一批重要遗物[1]。从兴隆洼出土的玉器来看,玉玦是最为引人注目的,从玉玦的加工痕迹可以明显地看到当时已经有了桯钻、管钻、皮绳线具、片切割、抛光等成熟的制玉技术。在兴隆洼文化遗址出土的所有玉器中,恰恰是玉玦的做工是最为突出的,因为在每个玉玦上面,我们都能找到古老的红山文化制玉过程中所有的工艺痕迹,可以说,在每一件玉玦上面,都有着一段能触摸得到的远古玉器制作的历史。

  一、从红山文化玉玦的工艺特点分析,红山人制作玉玦的过程大约要分为四个步骤来完成

  (一)红山的制玉工匠制作玉玦的第一步是根据原石的外部形状进行琢磨,琢磨的方法基本上都是根据玉石的原材料的形状,以磨去棱角的办法,先把原玉琢磨成为一个大致的方形和圆形,然后再进一步琢磨,有的琢磨呈圆柱状,有的琢磨呈圆饼状,当然,这个圆饼并不是规整的,是随形就料而成的,在兴隆洼和赵宝沟文化时期的玉玦多数都呈椭圆形,就是因为它多数都是根据玉石原有的形状来确定的。

  从目前所遗存下来的、诸多玉玦的外形来看,特别是红山文化出土的早期玉玦,有很多玉玦的外部周边位置上,还留有原石的形状特点和没有被打磨下去的原石所带的痕迹。并且,在红山文化时期所制作出来的玉玦基本上都是根据原始玉料的大小所决定的,通过对所有红山出土玉器的观察与分析,红山玉器器型较大的玉件少之又少,基本都是些精小的玉件。而且,根据红山文化玉器所使用玉材的硬度、润度以及细腻程度,都可以证明所使用的玉材基本上都是河磨料。所以在红山文化的墓葬中出现了即使是在一个墓葬中的一对玉玦,也会有尺寸大小不一致和玉质不一样的状况。到了红山文化中期,玉玦的形状才开始比较规整,并且开始接近圆体;

  (二)玉玦的外形经过打磨形成以后,再使用圆头桯钻在中孔的两端慢慢旋磨,这样,玉玦的中间部分开始变薄,形成了向内凹的、斜坡状的孔壁,被称为孔缘,许多玉玦孔缘的壁面上还留有由于慢速旋转时所产生的旋磨痕迹;

  (三)孔缘琢磨变薄后,红山人开始使用管钻或者桯钻,在圆饼的中间沾解玉砂进行琢磨,研磨钻通以后,便形成了玉玦的中孔,由于在琢磨中孔时的速度是非常缓慢的,所以在中孔内会留下螺旋状的旋磨痕迹。

  在这里特别要说一下“解玉砂”,因为解玉砂在红山文化制玉的过程中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的。关于解玉砂的文字记载,最早应该出现在北宋时期的一部历史地理名著《元丰九域志?河北路》里,在书里面说到了“它山之石”的解玉砂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天然矿石。等到了民国初期,在章鸿钊的《石雅》中,才有了更加明确的解释和说明,他在书中非常明确地解释说:“解玉砂者何?治玉之砂也。今都市所常用者有二:一曰红沙,其色赤褐。出直隶邢台县,验之即石榴籽石(Camet)也,玉人常用以治玉。二曰紫沙,亦称紫口砂,其色青暗,出直隶灵寿县与平山县,验之即刚玉(Corundum)也。”章鸿钊先生认为:“二者俱解玉砂也,而用之或不同者,则又视其坚强之度以为差。”他还最早以现代莫氏硬度对解玉砂做了解释:“紫砂刚玉九度可以治翡翠宝石,玉则其数六有半,视石榴子石又微弱,故红砂得治玉焉。”他还在《石雅》中肯定了解玉砂就是一种硬度高于玉的天然矿物石榴子石和刚玉,并且得到验证。这些文字记载都说明了解玉砂在制玉过程的重要性;

  (四)再把皮绳线具穿入中孔内,皮绳上面沾有解玉砂,由孔内向外拉切,经过不停的拉切以后,最终形成了一道缺口,也就是玉玦的玦口。到了红山文化晚期,随着治玉工具的发展和完善,当时应该已经出现了砣具,而这个时期制作出来的玉玦开口,则呈外宽内窄的形状,就是用砣具由外向内切割而成的结果。

  经过这样四个步骤,一个完整的红山文化玉玦基本就形成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