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声在山水画的笔墨实践中,讲究笔墨的视觉触发性,就是得把人的视觉欲触发起来,一下把别人吸引住,让人多看一眼。这靠什么呢,就是热点笔墨,就是比较精彩的部分,一幅画里面得有精彩之笔,得有能待得住的叫劲的笔墨。 热点笔墨,或是某部分画得丰富生动,或是奔放灵动,或是雄壮浓重,或是巧妙轻盈。或是几笔成型的墨块,或是点线交织的树枝,或是交错变幻的杂草丛林,或是很给力有气势的山体。 这里主要是谈笔墨热点,均为作品局部 前集链接: 刘燕声笔墨实践之126 刘燕声笔墨实践之127 刘燕声笔墨实践之128 刘燕声笔墨实践之129 刘燕声笔墨实践之130 刘燕声笔墨实践之131 刘燕声笔墨实践之132 刘燕声笔墨实践之133 刘燕声笔墨实践之134 刘燕声笔墨实践之135 ![]() 刘燕声笔墨实践之136 ![]() 刘燕声笔墨实践之137 ![]() 刘燕声笔墨实践之138 ![]() 刘燕声笔墨实践之139 ![]() 刘燕声笔墨实践之140 ![]() 刘燕声笔墨实践之141 ![]() 刘燕声笔墨实践之142 ![]() 刘燕声笔墨实践之143 ![]() 刘燕声笔墨实践之144 ![]() 刘燕声笔墨实践之145 ![]() 刘燕声笔墨实践之146 ![]() 刘燕声笔墨实践之147 ![]() 刘燕声笔墨实践之148 ![]() 刘燕声笔墨实践之149 ![]() 刘燕声笔墨实践之150 --------------------------------------------------------------------- 刘燕声,1958年出生于太行东麓的河北平山县,自幼受父亲的影响酷爱画画。青年初期有幸在西柏坡得到了吴冠中先生的启蒙,1978年考上了河北师大艺术系美术专业,师从李明久先生侧重于山水画的学习。期间创作了山水画作品《太行明珠》,参加了全国第二届青年美展(与罗中立先生的油画作品《父亲》同展)。主要的是,《太行明珠》作品里山石云树的自然渲染画法,最早定格在了全国美展上,至今仍是流行画法。八十年代后期中断了创作,从此淡出了画界。 刘燕声1982年毕业后做过三年教师,后供职于省属文联、杂志社、政府部门。虽三十多年未曾动笔,但在工作中有机会深触到了生活,形成了一种社会认知和艺术眼光交融的特殊观念。当工作年龄接近后期时,艺术思潮又开始涌动,反观山水画的盛况,产生了很多自己的理念。2015年重新拿起了画笔,从观念杂交到笔墨杂交,成就了表现力强并具有个性的笔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