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众讲话怕冷场,3个步骤教你学会讲段子,成为暖场高手

 潜岳修省 2021-04-03

你害怕当众讲话么?

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

曾经有一个次在众人面前讲话, 没站起来心里一直打鼓,站起来就忘词,尴尬、冷场,好不容易撑完,就后悔自己怎么没发挥好,要是我把那几句说了就好了……

这个经历重复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有可能是向客户介绍产品时,是开会时的一段发言时、是朋友聚会上的讲几句,甚至只是在家里面招待几个客人时也需要讲几句……。 总之,我们即使不是冷场王,但绝对是称不上是活跃气氛的好手,于是,只能自我调侃道天生幽默感比较差。

事实真是这样吗?我们表现欠佳,就能说明我们先天无趣么,大卫·尼希尔 在《如何成为讲话有趣的人》一书中,告诉我们幽默是一种可以学习的技能。

大卫·尼希尔本人用一年的时间,从害怕公众演讲的商务人士转变为一个脱口秀的演员,并荣获第43届旧金山国际脱口秀大赛冠军。他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幽默是可以学习和练习获得的,而这些经验和技巧都写在他的这本书中。

当众讲话怕冷场,3个步骤教你学会讲段子,成为暖场高手

当然,我们中的很多人的目标并不是成为一个脱口秀的演员,也不必高密度的逗笑众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场景中,幽默就像是生活的佐料,能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提鲜,便够了,从这目标出发,我们只需要三个步骤就可以完成。

1发现素材:幽默源于生活

生活中不是没有幽默而是缺少发现,生活中到处是有趣的素材。

作家马克·吐温就是一个十分幽默的人,有一次他乘坐的火车开的特别慢,列车员过来检票时,马克吐温竟然拿出了一张儿童票,列车员打量了一下他,调侃道:看不出您还是一个孩子啊?这时马克·吐温说到:我现在不是孩子,但我买票的时候还是一个孩子,因为火车开的太慢了。

火车慢、列车员查票 、成人票、儿童票,这些事情都是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马克·吐温就用这些素材组建了一个幽默的段子。

当众讲话怕冷场,3个步骤教你学会讲段子,成为暖场高手

不只作家的幽默来源于生活,一些喜剧明星的幽默感也来源于生活。

郭麒麟,是著名的相声演员郭德纲的儿子,在最近的一档综艺节目中,主持人蔡康永和小S问到他零用钱的问题,说到零用钱都来自于压岁钱时,就发生了下面的对话。

主持人:压岁钱收到多少要不要报备给父母?

郭麒麟:有时候会。

主持人:是当收到比较大笔的时候么?

郭麒麟:太少了会报告。

现场一片哈哈大笑。

当众讲话怕冷场,3个步骤教你学会讲段子,成为暖场高手

观察这两个例子,我们不难发现,两个故事幽默的原因,是事情的发展与预期出现落差,而这种落差就使人产生了好笑开心的情绪。而生活中,人们受惯性思维影响和口是心非的例子比比皆是,讲段子没有那么难,放下自己的心里负担,就会发现生活中好玩的事情

2幽默的是一种可以学习的技能

我觉得当任何一个技能有相应职业的存在,就说明它具有专业性的同时,也说明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和练习而形成的

比如,众所周知,民间说唱曲艺之一的相声,深受大家喜欢,相声就有说、学、逗、唱四门功课,一个好的相声演员要经历多年的打磨,才能登台表演。

对我们普通人,不是专业的喜剧演员,也没有机会接触到专业的训练,那是否有一种较为简单易学幽默套路呢。

《如何成为讲话有趣的人》这本书中也提到了一种简单易学幽默形式,就是P-A-P模式,帮助我们快速学会写段子。

P=准备(情景铺垫)

A=悬念

P=抖包袱

从准备到悬念再到抖包袱,只需要三个步骤,可以用三段文字甚至是三句话,就能完成。

举一个例子,吐槽大会中,李诞吐槽欧阳娜娜中就有这样的三句话。

P=很多女孩都羡慕她,之前不是有一个热搜,有个话题叫“哪个女孩不想活成欧阳娜娜”。

A=你看这话说的。

P=我们男孩不想么?

当众讲话怕冷场,3个步骤教你学会讲段子,成为暖场高手

这些喜剧形式,尤其是脱口秀、相声等主要靠说的表演方式,很多都是按照这种套路达到幽默效果的。

著名的怕累托法则提到20%的投入能带来80%的效果。我们可以将这个法则也用到幽默学习中。利用P-A-P这样简单的套路,让幽默点缀沟通的氛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沟通过程中增加听众的笑的情绪,不仅现场的气氛好增加听众的好感,听众对内容的记忆和理解也会增强。

需要注意的是,采用PAP这样套路创造段子并不是让我们生搬硬套,而是因时、因势、因人等做出调整。

比如笑话铺垫的过程中,开始几句话如何吸聚焦听众的注意力就十分重要,人们只会关注他们所关注的问题,所以在笑话开始时,我们需要让话题辐射的范围更广,人们才会感兴趣听一听,不同的听众群,就该考虑他们关注的问题了。再比如,素材中的故事,最好是自己的故事,真实故事更吸引人,而且讲起来更得心应手。

3实践:开始、重复、坚持

《做事的常识》 一书中说到“开始+重复+坚持”是成功的秘诀,这个秘诀在在学习培养幽默技能方面同样适用。

世界上没有一听就会的技巧,也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必须在实践和时间中修正,才能获得属于自己的技巧。观察生活,找到素材,个性化的创造加工,个性化的演绎才能成功将段子融入到你“一本正经”的讲话内容中。

前面提到了生活化的素材更容易让人产生共鸣;个性化的创造加工可以在套路中融入因时、因势、因人做出调整;而个性化的演绎,会让我们讲笑话或者段子时收放自如,并形成个人的魅力,这不仅需要文字的打磨,也需要个人形态上有所注意。

安妮特·西蒙斯在《故事思维》中提到除了好的内容,感官感受和细节在沟通也必不可少。

比如,手势,表情、身体姿态、语气、节奏感等。而这些看上去条目很多,其实随着不断的实践反馈,随着调整,不断进步,我们一定会迎来讲话中的“高光时刻”。

相信自己,没有谁是天生无趣,我们只是缺少练习,如果不得其法,我们可以看看像《如何成为讲话有趣的人》这样的书籍,很多前人都将经验和方法写在书中,我们不妨试一试,说不定你会发现风趣幽默的另一个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