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肯定都感受过孩子“狂风暴雨”般的哭闹吧,每当他心情不好或者对什么事情感到不满的时候,他便会掀起一阵风暴,让非常头痛。 其实,这对于低龄的孩子来说,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因为低龄的孩子表达能力较弱,而且也缺乏情绪感知能力,所以当他感觉不好的时候,哭闹是他向外界传达“我现在很不舒服”的信号。 但家长很难察觉到孩子释放的信号,于是大部分时候我们会在孩子哭闹不止的时候尽力去哄他。 可你有没有发现,很多孩子会出现“越哄越哭”的现象呢?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 接下来,我们先来探讨一下孩子哭闹不止,怎么都哄不好的原因: 01 我们已经了解了孩子哭闹是释放情绪信号的方式,那我们要想,当孩子向我们传达这样的信号后,他内心中的需求是什么?或者说,我们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怎么帮助他? 先来说说孩子的情绪需求,这里我们可以换位思考。 试想一下,当我们陷入负面情绪中的时候,我们最想做的是什么,也许是想要得到好友亲人的安慰,也许是想要通过运动的方式来发泄…… 不管我们想做的是什么,目的都是同一个,那就是减轻负面情绪对我们身心的影响。 对孩子来说,也是如此。 当孩子情绪非常不好的时候,他的身体也会有不舒服的感觉,比如有些脾气暴燥的小朋友,会经常在愤怒的时候感到心口不舒服。 所以,被负面情绪困住的孩子,他的需求是:我想快点好起来。 可如果这个时候,我们没有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他就会感到非常不安,所以才会越哭越厉害。 那么在这里,我们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及时给孩子正面的回馈。 当我们排除孩子哭闹是身体不舒服、饥饿或者其他生理原因后,我们可以试着拥抱孩子,轻轻拍打他的后背,不管他多么抗拒,我们也要对孩子多一点耐心。 当他一点点平复下来的时候,我们可以在孩子的耳边对他说:妈妈/爸爸在你身边,不管发生什么,我们都在你身边,都会支持你、帮助你。 这时候,孩子感受到的是父母无条件的包容和爱,也就是安全感。 一个有充足安全感的孩子,会很愿意向父母表达自己的内心,因为他很确定父母对自己是完全信任的。 02 那么该如何引导孩子学会表达情绪呢? 之前有一位家长分享过自己的育儿经验,他说想让孩子学会情绪表达,首先要让他认识情绪。 是的,如果孩子对情绪是没有认知的,那么他将很难描述自己的心情。 所以,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带孩子做“情绪认知训练”。 推荐一个小方法,那就是把抽象的情绪具象化。 比如:家长想要描述难过、委屈或者悲伤等情绪时,可以先拿出一张空白的卡片,然后在卡片上画出乌云、下雨等可以代表负面情绪的图案去表达这种感觉。 然后,家长还需要将不同的情绪出现时,身体都会有哪些不同的反应也告诉孩子,以此来帮助孩子判断自己的情绪。 基本上,孩子在有了情绪认知后,表达情绪的能力就会提高很多,也就不会再轻易用哭闹来表达自己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