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宫寒的女人老得快,3招养足阳气,给子宫升温

 简明n4cefj9chs 2021-04-03
健康悦报
20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图片


俗话说“十女九寒”,对于女性来说,“宫寒”二字可谓再熟悉不过了。但你也许从未真正地认识过它。

】不只是子宫,而是指女性生殖系统及其功能,包括子宫、输卵管、卵巢和子宫周围的毛细血管、神经韧带等,中医统称为“胞宫”。

所以,“宫寒”的实质,是与女性生殖能力相关的一切寒证。

图片

宫寒的女人老的快

图片




都说「红颜易老」,宫寒的红颜更易老。

我们的下腹部有很多重要的经脉,如脾胃经、肝肾经都巡行于此,任冲督三脉也起于腹腔内。

腹腔、盆腔内的血液占人体血流的70%左右,但同时腹腔盆腔又结构复杂,气血流动偏缓。

女性一旦宫寒,腹部经脉不通,气血就更加容易瘀滞,毒素清理速度变慢,最直观的问题都会在脸上体现出来:

唇色暗淡,容易有黑眼圈,脸色晦暗无光,黄褐斑也冒了出来,甚至早早就有了皱纹……这些常见的健康困扰,往往也是宫寒作祟。

图片

为什么女性宫寒越来越多

图片




从阴阳的角度来看,男属阳,女属阴。女性体质天生就比男性的阳气要弱。阴气重,便易生寒凉。

于外,易感受风寒之邪;于内,易滋生寒凉水湿。比起男性而言,更容易被寒邪侵扰。

如果生活习惯上再踩坑,不注意温养,久而久之,胞宫的寒气就越来越重了。


  • 急于减肥


严格节食+过量运动甚至盲目服用减肥药......快速减肥等于身体在短时间内丢失了大量的能量性物质,寒邪很可能乘虚而入,攻击子宫。

  • 露腰露脐


肚脐一圈是带脉,总束诸脉,这里受凉了,寒气直入各大经脉,简直是开门揖盗。

  • 贪凉吃冷


水果当饭吃,酸奶当水喝,生冷沙拉就是主食,冷饮冰糕充当甜点,无一不在摧毁脆弱的阳气。

  • 很难开心


过度劳累、气郁不舒、心情不畅,不仅耗伤阳气,还会影响气机的运行。外感的风寒和内生的寒湿,便会凝结于体内,难以散去。

  • 忽略产后


精卵的结合以及胎儿的生长,都要消耗女性大量的能量。如果休养不到位,阳气久耗,子宫就会失于温煦了。

图片

3招养足阳气,给子宫加温

图片




宫寒的女人就像万物凋零的隆冬,一片冰冷了无生机。那么如何破解宫寒,让子宫温煦起来,恢复勃勃生机呢?

  • 最省力的一点,建议你借助天时


三伏天阳气最盛,气血往外走,是暖宫驱寒、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期。借助天时冬病夏治的法子,尤其推荐艾灸。

调治宫寒着重取3个要穴:神阙穴——肚脐正中;关元穴——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中极穴——前正中线上,脐下4寸。

月经来之前7天,每日艾灸1次,每个穴位持续30分钟。

在临睡前2个小时,或更早艾灸,以免阳气升腾,影响入睡,失眠者,尤其需要注意。


图片


  • 最重要的一点,一定要了解自己


我们平时在学习工作的同时,多关注自己身体的感受。坚持做暖宫操,就是一个既有助养身,又能与自己身体对话的方法。

哪怕没有宫寒问题的女性,也建议经常做做让气血活跃起来,保持子宫健康。

稍用力自上而下按揉腹部,每晚入睡前做十分钟(或50个),以脚部感到温热为最好,力度以自觉舒适为度,经期、孕期不要做。


做暖宫操的过程中,慢慢你的双手会变得敏锐,能感知到自己哪里瘀堵,哪里受寒,甚至能感知到情绪的伤害。

  • 懂节气,懂养生,更懂你


1.驱寒暖宫:给子宫保暖,尤其下身要少受凉,注意给小腹、腰部和双脚保暖。月经期间,女性不要久坐冰冷的凳子。

特别要注意头、胸腹、脚的保暖。别让腰背受凉,防止寒从脚下生,不要久坐寒凉之地,否则寒邪会直击子宫。



2.泡澡驱寒:中医理论中的「冬病夏治」。

一般在冬天容易发作的疾病,例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大都由于体质阳虚,体内阴寒太盛。

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气最热,气温最高,阳气最盛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体腠理疏松,经络气血流通,有利于药物的渗透与吸收,驱散内伏寒邪的最佳时机。


图片


3.日常泡脚:平日多用热水泡脚,如果在泡脚时能根据自己的体质加些料,用日常足浴来调理身体,刺激足底的经络和穴位,使全身温暖。

温馨提示:我们生而需要温暖,无论身体,还是心灵。所以,一定要想尽办法让自己暖暖的,不再承受宫寒带来的伤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