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国人多脾虚?脾虚的“祸根”,中医为您找出来

 百草园7 2021-04-04

脾虚是中国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传统医疗方式:中医中的说法,西方医学中没有这个概念。为什么有这个毛病的一般都是中国人呢?我想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对于相同的症状,外国人可能也会有专门的、与我们不同的定义和解释方式。一个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国家的人,生活环境不一样、饮食习惯不一样、喜好的食物也不一样,那么体质不同,又有什么好觉得奇怪的呢?所以这些方面的原因不需要讨论,今天我就主要来说说,对于我们东方人、中国人来说,是什么样的原因,成为了出现脾虚的“祸根”,从而了解怎样避免和预防脾虚,这才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话题。

怕食生冷硬?“中国胃”的特色传统

就像国外很多国家的人没有喝热水的习惯,而中国人则对待任何不适,都可以采用“多喝热水”的方式来帮助缓解。长久以来,我们的胃已经习惯了去消化一些更加柔软、温和的食物,而如果谁“特立独行”,突然改变多年的饮食习惯,学外国人吃起了半生不熟的牛排,那么不说容易消化不良,光一些肉制品中的细菌,就够你“喝一壶”了。“中国胃”缺少与细菌抗争的经验,上吐下泻都是轻的。

除此之外,长期食用生的、冷的、硬的食物,也会伤害到另一个参与吸收和消化的器官——脾。这样导致的脾胃虚弱,我们就可以广泛而笼统地理解成“脾虚”。

过度劳累?身体健康的“隐形杀手”

你以为脾胃健康只和饮食习惯、食物的选择有关?并不是这样的。在中医看来,身体的内部、外部,生活习惯影响的方方面面,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或许医书古籍中的描述和形容太过晦涩难懂,但是普通人没必要人人精通,只需要知道一些结论就可以。

比如,长期睡眠不足、过度劳累,也是会导致身体的虚弱,我们也可以把它归因于身体免疫能力降低,自然百病丛生。同时,养生意识差、或者工作过于繁忙的人,其实很多因素都是共同存在于身上的。

熬夜、工作起来废寝忘食、饥一顿饱一顿……是很多正在奋斗的年轻人共有的常见生活状况。有时是“生活所迫”是真的,但更多时候,可能是因为年轻人们对中医了解不深、对脾虚这种身体状况了解不深、对脾虚带来的肠胃不适后果了解不深。

思虑过度?“林妹妹”很难生龙活虎

其实从一些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总是天天苦着个脸想这愁那的人,不光容易让自己和身边的人都不够快乐,还很有可能是个“病罐子”,比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她就非常典型,而现实生活中,这种现象也真的很普遍。

所以,想要让身体各个地方都不容易生病,脾胃强健、气血充足,我们应该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不说每天强制自己笑上多少次吧,起码不能太过“自寻烦恼”,应该心胸宽广一些,不要把一些没什么意义的小事过于放在心上,为它发愁为它忧,这样最终只会苦了自己的身体。

脾虚也和其他的疾病一样,是有产生的原因,或者说根源的,比如饮食习惯不健康,食用生冷硬类食物,饮食不规律,比如过度劳累缺少休息,比如心思过重、考虑太多等等。希望朋友们今天了解之后,以后可以尽量避免,保护脾胃健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