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四百三十九篇   到敖汉旗“中华第一村”寻根谒祖

 寂寞红山 2021-04-05
门前插艾蒿,席上黄米棕。独特的端阳节,再度来到西辽河和西拉沐伦河流域的内蒙古赤峰市。
作为内蒙古第一人口大市的赤峰,数百万男男女女,一边喝“老窖”,一边尝米棕,更多的人还沉浸在“史前龙凤”竟现赤峰的喜悦里。直到端阳之夜,街头人们携儿带女,还在欣赏遥远的红山文物画卷……
作为中原人,记者再次折服了赤峰大地接二连三的史前文物面世。尽管往日身在洛阳耳濡目染,对中原文化泱泱五千年如数家珍,但是,在8000年前“第一村”、7000年前“第一凤”、6000年前“第一龙”,一一惊现塞外,而且,还有9000年前的小河西文化急待发掘命名。这一切,使中原人不得不忘身塞外,探询中原文化之源,你在何方?
文物第一旗”—出名就在于有二、三、四、五
端阳前后,久旱的塞外,偏了几阵雷雨,万木添绿,晚谷下种,一派生机。
从赤峰驱车东南110公里,就到了“中华第一村”的热土—敖汉旗。“敖汉”,蒙古语“老大”之意,想不到这个面积仅仅8300平方公里的中等旗(县),面积也相当中原六七个县份。她南枕巍峨挺拔的努鲁儿虎山,北连松辽平原,居住近60万人。
如今敖汉,有两大远播海外的英名:一是“中国文物第一县(旗)”(全旗古文物遗址3800处),蕴藏的小河西、兴隆洼、赵宝沟、小河沿四大文化,均首掘于此,“第一村”兴隆洼更从1982年以来名噪遐迩;二是2002年荣获全球环保500佳,一曲沙海播绿撼天歌,感染着万千华夏儿女植树造林,筑造塞外绿色屏障。
敖汉人去年财政收入只有8700万元,钱袋子还瘪瘪的,但是,精神世界却极为丰富。旗委宣传部长 刘亚琴、文体广播局长许景泉说:“万年敖汉文化,激励着人们改造山河,绿色银行正在壮大。”41岁的旗博物馆副馆长田彦国说:“赤峰红山诸文化共有5个,我们占4个,即使红山文化首掘在红山区,这里也有它大量遗址和出土文物,五个文化遗址全有。另外,半个世纪以来,经国家认定,在敖汉就有兴隆洼第一村、大甸子古城址、城子山北方祭祀中心等三处国家级文物遗址。”
这里命名小河西文化条件日趋成熟了
2001年10月12日,记者曾浏览过敖汉旗博物馆各个文化时期文物,这次细看时,增加了更加遥远的“小河西文化”的两玻璃柜,一柜是8000年以前的远古细石器,一柜是陶片。
这是对兴隆洼文化的追根溯源—时隔两年半再见记者的小田,告诉我那是1994年秋天在孟克河流域(蒙古语“银河”)千斤营子北侧台地上,发掘40余座房址。房子多呈南北成排圆角方形,或长方形半地穴式构造,中间为灶,两边柱洞,立柱加固。部分殿角或门侧,要向下挖一深洞,殉葬狗或人,说明造房之仪式隆重。出土的较为稀少的文物中,以琮型石器为代表。田彦国胸有成竹地说:“这类文化遗址在敖汉发现20余处,故命名新的考古学—小河西文化条件已经成熟。”另悉,这个沿用了17年的山坡下的小博物馆,很快就要乔迁到新区新馆了。
华夏文明的历史回声从兴隆洼响起
午饭后,为寻觅神驰已久的兴隆洼“第一村”,刘亚芹和小田陪同记者从旗所在地新惠镇出发,跨过孟克河、教来河,直奔东部130公里的宝国吐乡和大甸子乡。那里,是内蒙古与辽宁的交界地,分别是“兴隆洼第一村”(见图1)、“大甸子古城址”两大远古文化遗址。
第四百三十九篇 <wbr> <wbr> <wbr>到敖汉旗“中华第一村”寻根谒祖X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