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的传奇人生(二):艰难求仕,直言被贬

 茂林之家 2021-04-05

导语:

"勿忘身之不肖兮,谓青紫其不可拾。"这是踏上功名之路的韩愈面对科举考试时踌躇满志的宣言,"不肖"是他的自谦之词,"青紫其可拾"是说摘取功名富贵如拾草芥般轻而易举。然而,韩愈把现实想象得过于美好,他哪里知道通往仕途的路上是荆棘满布坎坷丛生的呢。

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的传奇人生(二):艰难求仕,直言被贬

贞元四年,信心满满的韩愈参加了科举考试,虽然苦学多年,却是败阵而归。

然而韩愈并没有气馁,经过痛思与苦读,韩愈又接连参加了两次考试,直到公元792年韩愈第四次应试,终于如愿以偿,金榜题名。

四次科举考试让韩愈学到了忍耐与坚守,体会到了人情冷暖,世事沧桑。

如今阴霾散去,曙光初现,似乎前方的仕途应该是一片光明,然而事实并非如人所愿。

根据唐朝的制度,中进士之后还需再考中吏部博学宏词科的考试才能在中央做官,对于吏部的考试,韩愈又是三试不中,铩羽而归。

此时的韩愈已经二十九岁,在长安苦读应考的十年光阴已经把初来长安,那个满腹经纶、桀骜不拘的翩翩少年变换成一个怀才不遇、愤世嫉俗的落魄书生。

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的传奇人生(二):艰难求仕,直言被贬

韩愈并不甘心就此放弃,既然科举求仕的阳关道行不通,那就只有另辟蹊径。

经过慎重思考,韩愈决定到节度使的幕府中做幕僚。

唐代的节度使就是中央派驻地方的军政首长,他们往往手握重权,管辖着一方的军政要务,需要吸收一部分读书人担任幕僚。

韩愈先后在汴州、徐州两地担任节度使幕府观察推官,负责协助节度使处理政务,掌管起草文书、文告,祭祀朝觐等事宜。

然而幕府幕僚的品级低,工作繁琐而平庸,对于像韩愈这样满怀抱负的人才实在是大材小用。

急切盼望能大展宏图的韩愈在贞元十六年五月中旬离开了徐州,结束了他的幕僚生涯,前往洛阳。

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的传奇人生(二):艰难求仕,直言被贬

韩愈所追求的目标是"思死其官",他投入全部的精力与心血,就是盼望能够入仕而从政,用毕生所学来复兴大唐王朝,实现自己少年时期便立下的抱负。

贞元十七年,经过多方求告,韩愈终于得以上调回京,在国子监里获得了一个四门博士的位置。

此时的韩愈三十四岁,四门博士是他步入中央政府机构任职的开端,在这一时期,韩愈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就是创作了《师说》。

《师说》作为韩愈教育思想的最核心体现,也影响着中国的历代教育工作者。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节选

这篇入选中学语文教材,为中国百姓所熟知的《师说》就是韩愈在洛阳创作的。

这篇说理文结构紧凑,语言流畅,文辞犀利,论点鲜明,被后人引为经典。

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的传奇人生(二):艰难求仕,直言被贬

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在唐代,人们不但谈不上尊师,而且耻于为师,"师道之不闻也久矣"。

甚至像柳宗元这样的大家,虽然有能力为人师表,但是在舆论与世俗成见的压迫下,还是不敢公开戴上为人师这顶帽子。

《师说》是韩愈呼吁勇于为师,尊师重教的一个号角,也是呼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一个号角,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其精湛的思想一直影响着历代教育工作者,是我国古代教育史中的珍贵文献。

韩愈此时虽然生活拮据,地位卑微,但是目光远大,心怀天下,已经显示出了一个思想家特有的成熟与深邃。

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的传奇人生(二):艰难求仕,直言被贬

除了号召尊师,韩愈也对当时的封建科举制度和传统教育进行了批判。

在任职四门博士期间,韩愈提出了振兴教育的计划,积极推荐文学青年敢为人师,广授门徒,而韩愈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和具体内容则是以忠君、清政为核心的一整套新儒学的思想。

这一套学术体系兼礼法、重传统,主要的政治观点反映在他的《原道》《原人》《谈荀》等文章中。

然而,在一个耻于为师的社会风气中担任四门博士,毕竟是人微言轻的,韩愈要想完成自己的大志,路上还有很多荆棘障碍,而且,低微官位的微薄薪俸也难以供养起一个家族的生活。

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的传奇人生(二):艰难求仕,直言被贬

不久之后,韩愈的仕途之路迎来了一个转机,获得了一个权力甚重的官职,他被任命为国家的监察御史,专门负责纠劾百官,这个机遇让韩愈有了施展自己长久以来抱负的机会。

我心如冰剑如雪,不能刺谗夫,使我心腐剑锋折。决云中断开青天,噫!剑与我俱变化归黄泉。——《利剑》节选

如果不能像一把利剑一样铲除谗臣,还不如死去算了。韩愈的这首《利剑》气魄雄浑,毅然决然地表明了自己铲除奸臣的决心。

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的传奇人生(二):艰难求仕,直言被贬

这年关中大旱,谷物失收,饿殍遍地,朝廷知道后,下令减免租税。

当时身为京兆尹的李实为了讨好皇上,报喜不报忧,这样一来,朝廷便又把免除租税的诏令收回。

赋税沉重的百姓不得不卖儿卖女,四海一片生灵涂炭,有个唱戏的戏子编了首民谣嘲讽李实,便立即被捕处死。

这样一来,百官人人自危,无人敢提出异见,而此时,身为监察御史的韩愈却不畏重权,挺身而出。

然而李实不但位高权重,也是皇亲国戚,当时的皇帝德宗对他十分宠信。

果然,一心为民不顾危殆的韩愈最终还是遭到了不幸,奏折递上去没多久,韩愈就被贬到四千里以外的广东阳山县担任县令。

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的传奇人生(二):艰难求仕,直言被贬

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岁末,韩愈冒着严寒赶往阳山,遥遥四千里路,当他到达阳山时已是次年三月了。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答张十一功曹》节选。

寥寥数笔,生动地勾勒出了阳山地区偏僻冷落的景象。

在阳山从政期间,韩愈深入民间访贫问苦,爱民如子的他受到当地百姓的尊敬与爱戴。

《新唐书·韩愈传》中特记载道:"有爱于民,民生子以其姓字之。"

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的传奇人生(二):艰难求仕,直言被贬

韩愈在阳山传播中原文化,兴办书院,公务之余亲自任教。

他有一个学生十分聪颖,但读起书来囫囵吞枣,不求甚解。

为培养这个人才,韩愈带他去连江钓鱼,讲解读书的方法,后来此人考中进士,在当地引起极大轰动。

人们为了纪念韩愈,便在他钓鱼育人的地方筑起亭台,取名"钓鱼台"。

位于阳山城郊东北一公里处有一座"牧民山",当地人为了纪念韩愈这位贤德县令,就将这座山命名为"贤令山",这里还有望韩桥、望韩门、尊韩堂等等建筑,来铭记韩愈的政绩与德行。

民间还流传下这样一首诗来歌颂韩愈:山终不穷,天下知韩公。至今贤令山,何人继高风。

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的传奇人生(二):艰难求仕,直言被贬

自地近枢要的监察御史贬谪阳山令,对一个只求当官的封建士子来说,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韩愈见天旱民困而上状请命,只是对民情的直观初察,而韩愈真正了解和认识社会民情,则自阳山始。

韩愈到阳山之后,在儒学的思想上达到了成熟。

到阳山的这段时间,因为没有很多需要处理的公务,主要就是负责领导和教化当地民众,所以他能够系统规整自己的思想,并在这一时期写了《五原》。

《五原》作为韩愈思想理论的集大成者,标志着韩愈儒家思想的真正形成,韩愈作为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大儒地位由此确定。

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的传奇人生(二):艰难求仕,直言被贬

阳山因为有了韩愈开始走向开化,韩愈也在贬阳山之后在政治上、思想上走向辉煌,可以说韩愈造就了阳山,而阳山也成就了韩愈。

然而,韩愈的人生并没有从此一帆风顺,等待他的又是人生的一番大起大落。 

参考资料:《旧唐书》、《新唐书》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