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新认识书法 (提要)之拨镫法与指法1

 兆页斋 2021-04-06
执笔问题的转变
从前面的介绍,我们知道执笔是学习书法的核心问题,盛唐以前执笔讲究长短深浅,以坚紧为要领,中唐后各代对执笔依然很重视,但对其论述却岐解多生,甚至对执笔坚紧也提出诸多质疑,从而也在证明笔法的失传。书法的笔法在盛唐之前,谈到执笔,从流传至今的唐韦续的《墨薮》、宋朱长文的《墨池编》、陈思的《书苑菁华》中看,几乎都是说魏晋以来传统书法笔法需要口传手授,就执笔而言,也能看到其发展变化情况,从《笔阵图》执笔只论长短, 虞世南加指实掌虚 ,到孙过庭论长短深浅,无有优劣,到张怀瓘说浅而坚,深而束,但已经有了区分,倾向于前者为优,中唐以后,韩方明《授笔要说》五执笔:“第一执管。夫书之妙在于执管,既以双指苞管,亦当五指共执,其要实指虚掌,钩擫讦送,亦曰抵送,以备口传手授之说也。世俗皆以单指苞之,则力不足而无神气,每作一点画,虽有解法,亦当使用不成。曰平腕双苞。虚掌实指,妙无所加也。”论虽有五,但似乎只有双包执笔为最好,其他的执笔都不对了。
可见,中唐以后,很多书家已经不明笔法为何,讨论的重点主要成了单包还是双包的问题,
韩方明《授笔要说》,是始作俑者。以后历代唐执笔很少提到深浅长短的问题,都在讨论所谓的“拨镫法”,有种舍本求末的感觉。 即便偶有所得知之者,也很难全面了解执笔及笔法的内涵。
对古代书法与书论有所了解的书法爱好者,都知道古代对于执笔方法有一个名称“拨镫法”,“拨镫法”也成为古人流传下来的颇受争议的笔法之一。据考证,“拨镫法”最早出自晚唐林蕴,沈尹默《书法论》云:“拨镫法是晚唐卢肇依托韩吏部所传授而秘守着,后来才传给林蕴的。”。
林蕴《拨镫序》:
“蕴咸通末为州刑掾,时庐陵卢肇罢南浦太守,归宜春。公之文翰,故海内知名。蕴窃慕小学,因师于卢公子弟安期。岁余,卢公忽相谓曰:子学吾书,但求其力尔。殊不知用笔之力,不在于力;用于力,笔死矣。虚掌实指,指不入掌,东西上下,何所阂焉。常人云'永'字八法,乃点画尔,拘于一字,何异守株。《翰林禁经》云,笔贵饶左,书尚迟涩,此君臣之道也。大凡点画,不在拘之长短远近,但无遏其势。俾令筋骨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此画尔,非书也。吾昔受教于韩吏部,其法曰拨镫,今将授子,子勿妄传。推、拖、撚、拽是也。诀尽于此,子其旨而味乎!蕴加以久罹戎事,笔砚多亡,终不能穷其妙。亦犹古之有得不死之术者,人将从学焉,未至,得术者物故,叹恨不极。人或讥之曰:彼尚不能自免,何恨之有耶?客曰:昔有善算术者,临终,传于子,终不能晓。乃传于人,他人尽其妙。彼何妨得而不能演哉。愚虽受卢公之命、既不能自益其要妙,敢恡复传于智者。”
我们先看拨镫是什么意思,拨,《说文》;“治也”,手的动作。镫,《说文· 金部》: “镫,锭也。从金,登声。” 徐铉曰:镫,锭也。锭中置烛,故曰镫。“镫,亦作燈,俗作灯”。 《广韵》:鞍镫。这里有两个意思,一个是灯,一个是鞍马上的镫,古现有灯,马镫是借用。这也是后世有歧义的原因。从考古资料来看,我国最早的灯具始于战国,战国时期的灯具,主要是青铜灯具,故“镫”字从金旁。 拨镫指手执灯签拨灯芯,拨掉灯捻子上的灯花,捻子充分燃烧,可以更亮,所以古来就有“灯不拨不亮,理不辨不明”之说。也有因此说理如清杨宾:“镫古灯字,盖谓右军笔法将绝, 如灯之将熄, 拨之使之复明也。”但还是承认镫即灯。
我们再来看“拨镫法”提出的“推、拖、撚、拽”四个字是什么意思,首先看四个字加上拨字全是提手旁,也就是都应该是手的动作,马镫用脚,应该说与马镫关系不大。
四个字的意思:1“推”,《说文》:“排也”。《汉语大字典》的解释,“向外用力使物体移动”。2“拖”《说文》:“曳也”,《辞海》和《辞源》都解释作“牵引、拉”的意思,并且还有“下垂”的含义。3“撚”者,《说文》:“执也”,《辞海》解释作“拈”的异体字,而《辞源》解释作:一是“执,以手指持物”,“手捏曰撚”;二是“搓”,以手执笔,并且捻管,这也可能是很多人认为写字要转笔管的原因之一。4“拽”,《说文》:“捈也”,捈什么意思,《说文》:“卧引也”。《辞海》解释为“拉、拖带”。对于古人的诀,不能简单用理解字面来解释,很难解释清楚,这个因为连传此法的林蕴说自己也是“终不能穷其妙”,何况后世之人。
我们在这里简单根据字面解释一下,推是字笔运行后方用力,理解为向外也可以;拖是在笔前方用力,象拖地,退着行,有向里向下之意;撚理解为搓是可以,但不是之捻管,想想澡堂力搓澡,应该是有来回之意;拽应该是不管什么动作,都有一个牵引笔的力量,后面讲指法二字决可以相互参考来理解。 
庄天明 《执笔的流变》:“2012年在浏览《中国古代墓葬壁画全集》时,从中发现一幅辽代墓**壁画中侍女挑(拨)灯的画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