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有些孩子总是那么优秀:父母强力参与、注意力管理

 镭师兄 2021-04-06

关于孩子的成长、父母的陪伴,听过了很多这方面的故事,但对于这方面的要点,好像很多父母都跑偏了,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在上面,最后发现效果不太明显,今天我们重新思考一下。

第一个助推器:父母的强力参与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天才少年,能够在很小的时候就崭露头角,并取得出类拔萃的成绩。

事实上,世界上有很多这样的孩子,他们在数学、音乐、舞蹈、体育、生物学、环保等各个方面取得了出类拔萃的成就。

美国有提供给很多天才少年的竞赛,让有天赋的孩子来展现自己的成果。一位七年级的孩子展现了自己在考古生物学上的发现,轰动一时。有记者深入调研发现这个孩子的父亲就是业界知名的考古学家,有人质疑是父亲帮助孩子作弊,但是经过调研后发现,孩子的父亲确实给予了指导,但是这个考古发现是孩子自己独立完成的。

莫扎特小时候就表现出对音乐的兴趣,他父亲是一位普通的宫廷乐手,在宫廷中为国王等贵族演奏音乐。所以老莫扎特经常将小莫扎特带在身边参加各种音乐演出,这进一步强化了莫扎特的兴趣,也让他能够有机会了解各种风格的乐曲和演奏场景。

比尔盖茨的母亲是IBM的高管,具有敏锐而果敢的商业头脑。

巴菲特11岁就开了股票交易账户,当时他父亲拥有一家股票经纪公司。

 类似的例子很多,家庭的氛围和环境会给孩子走上天才之路带来很多的方便。看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问这个问题:“我没有这样的环境和优势提供给孩子,所以我的孩子不是天才少年?”

这个问题完全错位了,因为这是典型的幸存者偏差。实际上,在莫扎特时代,有数以百计的宫廷乐手,为什么只有莫扎特成为音乐天才?同样,有更多的股票公司老板,他们的孩子为什么没有取得巴菲特一样的成就;各个企业的高管,他们的孩子为什么没有成为比尔盖茨一样的存在?

上面这些案例中,这些父母本身的环境确实能够给孩子提供了参与的优势,但是更有价值的事情是,这些父母强势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他们引导孩子走上这条道路。在这条道路上,父母的优势只是其中的一个条件,而且只是一个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

父母的强势参与和引导才是核心,如果将自己的优势利用起来,就更好,如果没有优势,就亲自参与其中,给孩子提供一个坚实的后座平台,这才是陪伴和成长的意义所在。 

陪伴式成长,不是保姆式接送

很多培训班的教室外面,家长们坐在走廊边上等着孩子,大家或是刷着手机,或是忙着自己的事情,等孩子出来后接回家,看起来是全程陪同孩子,其实只是起到“接送保姆”的作用,与孩子的“学习世界”完全没有交集,可能唯一的交集就是报名时付费,培训结束后问一下考试成绩。这种方式只是同行而已,不是陪伴式成长,没有引导、没有参与、没有助推,只是让孩子独自奋斗。 

我见过一位孩子,他的父母是普通职工。这个孩子喜欢昆虫,他们就在周末晚上陪孩子去灵谷寺观察虫子,每周都去,每次去之前都会花费大家时间调查紫金山的昆虫分布情况、名称、形态、生活习性等,周六的整个下午,妈妈要花费四个小时做功课,然后和孩子一起分析和交流,父亲则准备各种防具和计划,并让孩子补全计划中的不足。

现在孩子可以独立做观察和出行计划,并网购一些装备,组织几个同学一起参加这些观察活动。当然父母依然参与其中,例如采购一些全球的昆虫标本进行对比,在暑假时参加海外的夏令营(去年因为疫情取消了夏令营活动)。

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在安全的环境中观察一下小虫子,只是有时候他们做不到而已,但是父母可以帮助他们做到。 

父母的参与、引导并及时提供帮助,让孩子不再为了兴趣而独立奋斗,这才是成长的关键。

第二个助推器:有效的注意力管理

我之前在《人与人的差别,就是注意力的差别》提到了注意力的价值,即有效的注意力管理才是真正的效率管理,这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所在。

有个研究数据表明,儿童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在25分钟左右,成年人可以达到50分钟,并且过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会让人疲劳下来,需要及时休息和放松。

如果沉迷于某件事中,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会更长一些,有可能达到2个小时以上,但是一旦脱离这种状态,疲劳感就会如潮水般涌来。 

集中注意力,是成长的关键

现实生活中,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远远没有达到这个时长,往往他们在集中注意力十分钟以内就会被其他事物分心。

在家中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就是过一会喝点水、过一会吃点东西、过一会调整一下坐姿、过一会拿起橡皮观察一下,如果有平板和手机在边上,就不定时地拿起来看一下是否有人回复自己的内容等。

很多学霸在总结自己的经验得失时,都提到了高效学习的方法、思考和总结的策略、各种励志方式等,这些方法、策略都非常好,但是在背后支撑着的关键点就是“能够集中注意力”做这些事情,注意力才是取得成功的基础。 

提升注意力集中程度的方法很多,这里介绍几个简洁有效的方法:

1、排除干扰将所有会无关的但是会转移注意力的东西移走,给孩子营造一个整洁、安静的环境。例如将平板、手机拿走,将那些有丰富图案的橡皮换成单色橡皮,将房间的温度和椅子的靠垫高度调整好,不让这些外界因素刺激孩子的注意力。

2、自言自语:如果孩子注意力总是集中不起来,就让他在学习时读出来,并将思路讲出来,通过语言和声音来控制他的注意力。一段时间之后,他会在注意力提升的基础上逐渐减少自言自语的习惯。

3、脑中过电影:就是让孩子在头脑中回忆学过的内容,并进行提炼和总结,一切都在“脑中”进行,这是一个高度集中注意力的过程,持续时间可以从2分钟开始,慢慢延长到15分钟以上。这种方法在很多学霸的方法中被反复提及到。

4、学会放松头脑:很多人认为放松就是听听音乐、看会视频,或者与同学在社交媒体中交流,这都是伪放松,大脑还是在或被动或主动地运行。真正的放松方式就是出去走走,走的过程中不听音乐、不思考、不说话,就是单纯地走一会,十分钟之后就能让大脑重新清空、充能,再次恢复战斗力。 

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长度,决定了成长的速度

一句话总结

所有的孩子都是有天才少年,只要合适引导和帮助,他们都能快速走上通往更优秀的道路。父母的强势参与和引导可以让孩子不再单打独斗;有效的注意力管理可以让孩子走得更快。

(请关注镭师兄,优势强化师,华为20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