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艺稿件的所谓【变化】

 广院孺子牛 2021-04-06

在自备稿件环节也好或是指定稿件环节也罢,都会遇到针对文艺类稿件的考查。

在这里首先要让大家引起重视的就是:朗诵和播报是完全不同的定义,暂且可以把朗诵理解为“优美的说话”,它和播报的朴实、中立是不一样的。

在教学中我最常遇到的在文艺稿件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多数都是变化过少。也就是说把文艺稿件处理的太干瘪了。

那么应该怎么理解文艺稿件的变化呢?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这样两点:


  • 节奏

指的是语言表达的节奏。我们日常说话时,语言节奏是丰富生动的,而进入稿件以后反而有很多学生忘记了这点,在节奏上缺乏变化,让人听了昏昏欲睡。


  • 幅度

这个幅度当然指的是变化的幅度,也就是说,我们不光要有变化,还应该让变化有一定的起伏。我们常会遇到的问题是,你认为有了足够的变化,而其实在观者看来,你的幅度并不大。这个问题不仅出现在艺考生中,即使对于本科低年级同学,也大量存在。


综合而言,文艺稿件的变化并不是能靠自我修炼去准确感知的,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是要让专业课教师来协助把关。同时,能够和好的音视频材料跟读训练,也是一个不错的方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