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北京的家常美食比肉还馋人:煮尜尜儿和炒窝头

 明日大雪飘 2021-04-07
老北京的家常美食比肉还馋人:煮尜尜儿和炒窝头

煮尜尜儿

我小时候,因为家里兄弟姐妹多,父母工资低,生活都比较困难,餐桌上粗粮多、细粮少,每天熬白菜和玉米面窝头吃得“醋心”,看见它们是“张飞吃豆芽---大眼瞪小眼儿”;现在生活富裕了,好吃的天天吃,鸡鸭鱼肉大米白面吃够了,人有时候也“贱”,又偏偏想起吃这口儿儿时吃腻了的玉米面来。

在北方,玉米面的吃法最常见的是窝头和贴饼子。在咱北京,勤劳智慧的大妈大婶们“开发”出了的许多吃法儿:煮尜尜儿(外号:盆里碰)、炒窝头、金裹银(蒸食)、两样面(白面和玉米面)切条、蒸丝糕等十几样玉米面的吃食。(“尜尜儿”就是我们小时候的一种玩具叫抽尜尜儿,也叫抽汉奸)

煮尜尜儿以玉米面为主,它是一道工序复杂粗粮细作的面食。取细玉米面,加白面少许,搁在盆里用开水烫面,少放开水使面稍微硬一点、然后摔成方块、用刀切成薄片、再拍瓷实了,切成像“色子”一样的小块儿,撒上薄(白)面放盆里来回摇,这样不容易散,也不容易粘,跟摇元宵一样的来回摇。让这些“尜尜儿”们在盆里来回碰撞,这么做的目的一个是让“色子”块儿更瓷实,下锅的时候为了不让它粘连,得勤扒拉它们,但不能的玩儿命扒拉,搅合散了就熬成一锅玉米面粥了。

煮尜尜儿的浇头儿:一般是芝麻酱、韭菜花儿、辣椒油;您要是愿意选口重一些的浇头儿:酱油汆儿、炸酱都行。

煮尜尜儿也叫尜尜儿汤,连汤带水儿热腾腾,严冬寒冷的冬天吃着非常暖和,我经常吃得大汗淋漓!

原料:玉米面、白面、水、时令蔬菜、盐、韭菜花、芝麻酱。

做法:

1、取玉米面1000克放在容器里,边加水边用手搅拌,和成面团儿;

老北京的家常美食比肉还馋人:煮尜尜儿和炒窝头

2、案板上撒上薄(白)面,将面团放在面上,反复用刀拍瓷实,拍成方型;

老北京的家常美食比肉还馋人:煮尜尜儿和炒窝头

3、切成2厘米厚的片,表面撒薄(白)面,再切成2厘米宽的长条,再撒上薄(白)面,然后切成2厘米的小块,切完放进容器里;

4、双手左右摇晃,使小面块在盆里互相碰撞,使面块成为成尜尜儿型;

老北京的家常美食比肉还馋人:煮尜尜儿和炒窝头

5、锅坐热水,水开后,下入尜尜儿,煮时要经常用勺子在锅底轻轻推动,以免粘连,尜尜能漂起来后,加入蔬菜,带汤捞出盛在碗中;

老北京的家常美食比肉还馋人:煮尜尜儿和炒窝头

6、麻酱用油或水澥开,和韭菜花、辣椒油一起浇上食用。

“炒窝头”,一种平民百姓的普通吃食,也是过去老北京人的“餐桌”上少不了的,为什么,穷啊!剩窝头一炒,连菜带主食都有啦。

原料:玉米面窝头一个、葱一根、时令蔬菜少许、盐、虾皮(肉末儿)

做法:

老北京的家常美食比肉还馋人:煮尜尜儿和炒窝头

1、窝头切成片儿,再切成一个个小方丁儿;

老北京的家常美食比肉还馋人:煮尜尜儿和炒窝头

2、葱斜刀切,酱牛肉切成肉末儿,圆白菜切成丁儿;

老北京的家常美食比肉还馋人:煮尜尜儿和炒窝头

3、锅里放油,油热后放入窝头丁儿,反复翻炒,直到那一个个小方丁儿表面都变得焦黄酥脆,盛出备用;

老北京的家常美食比肉还馋人:煮尜尜儿和炒窝头

4、锅里再放少量的放油,油热后放进葱花儿煸锅,再放进虾皮(我放的是酱牛肉末儿)和窝头丁儿、盐反复翻炒,快熟时再放进韭菜末(我放的圆白菜丁儿)。

炒熟的窝头油汪汪而入口不腻,香喷喷诱人胃口,焦脆松软相杂加之油香、葱香、虾皮儿(肉)等香味儿,那口感非常鲜美入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