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4为什么人们都有投机心理——博傻理论|20几岁必须要知道的经济学常识|20几岁必须要知道的经济学...

 厚生学坛主 2021-04-07
    年轻人总是年轻气盛,往往不能容许自己,比别人落后,或是吃亏。比如要是我们被别人耍了,心里就会想着恶作剧,把别人也耍耍,从别人身上找回这个平衡来。要是自已吃了亏,我们也会想办法,从别的什么地方占点便宜,弥补一下自己的损失,或是想办法把自己的损失转架到别人的头上去。这虽然听起来不太好,那也是理性人寻求心理平衡的一种方式。

    所以,有的人如果收到假币,就不会上缴银行,或是让它尘封起来,而是会想办法把它用出去。他相信虽然自己一时大意收到了假币,但一定有一个同样大意,或更大意的人会接手这张假币的,自己决不是最傻的那一个。这种因为相信自己不是最傻的,而愿意在一些冒险的活动的想法,在经济学上被称为博傻理论。

    ----------

    “博傻理论”所要揭示的就是投机行为背后的动机,投机行为的关键是判断“有没有比自己更大的笨蛋”,只要自己不是最大的笨蛋,那么自己就一定是赢家,只是赢多赢少的问题。如果再没有一个愿意出更高价格的更大笨蛋来做你的“下家”,那么你就成了最大的笨蛋。可以这样说,任何一个投机者信奉的无非是“最大的笨蛋”理论。

    博傻是指在高价位买进股票,等行情上涨到有利可图时迅速卖出,这种操作策略通常被市场称之为傻瓜赢傻瓜,所以只能在股市处于上升行情中适用。从理论上讲博傻也有其合理的一面,博傻策略是高价之上还有高价,低价之下还有低价,其游戏规则就像接力棒,只要不是接最后一棒都有利可图,做多者有利润可赚,做空者减少损失,只有接到最后一棒者倒霉。

    除了股票市场,在期货和艺术品市场中人们所遵循的也是这个策略。人们之所以完全不管某个东西的真实价值,而愿意花高价购买,是因为他们预期有一个更大的笨蛋,会花更高的价格,从他们那儿把它买走。比如说,你不知道某个艺术品的真实价值,但为什么你会花高价钱买下来呢?因为你预期当你抛出时会有人花更高的价钱来买它。

    有一天,有一个人去文物市场,有商人向他推销一个钱币,金黄色的,商人说这是金币,要卖100块钱。这个人一眼就看出来这是黄铜,最多只值1块钱。于是这个人对商人说:1块钱的东西,100块钱我肯定不会买,但是我愿意以5块钱买下来。商人看他是识货的,不敢再捉弄人,最后以5块钱成交。这个人的朋友知道了,对他说:你真傻,明知道是1块钱的东西,你花5块钱买下来,那不是傻瓜吗?这个人说:是的,我很傻,但是,我知道有人比我更傻,我花5块钱买来的东西很快就有更傻的人以10块钱买走。这个傻瓜听了别人的宣传,认定是黄金,市场价值100块,他买的还便宜呢。

    这个人的理论是:自己买贵了无所谓,只要找到一个比你更傻的人就成功了。

    你之所以完全不管某件艺术品的真实价值,即使它一文不值,也愿意花高价买下,是因为你预期会有更大的笨蛋花更高的价格从你手中买走它。而投资成功的关键就在于能否准确判断究竟有没有比自己更大的笨蛋出现。只要你不是最大的笨蛋,就仅仅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博傻理论是由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来的,他是怎么想到这个理论的呢?
    (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