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道统文化与养生 2021-04-07

为何“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在很多的养生文章中都提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我国第一部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也提及,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四时阴阳是指: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四季变化和一年阴阳变化规律。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也指春夏保养肝、心;秋冬保养肺、肾。

意思是:一年四季的阴阳变化是万物的生命之本,所以圣人在春夏季节保养阳气,以适应生长的需要;在秋冬季节保养阴气,以适应收藏的需要;这样就能符合养生的根本规律,与万物一同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四时循环中运动发展。

为何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这要从《易经》上来讲,《易经》上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也就是《道德经》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生万物是说八卦,每一卦是三划即三爻,八卦生生不息,两两相叠即生六十四卦)。

太极即道,生两仪为阴阳,两仪生四象为少阳、老阳、少阴、老阴。

少阳为早上,老阳为中午,少阴为下午,老阴为晚上。

从五行上来讲:木为春,在东方,五脏属肝;

              火为夏,在南方,五脏属心;

              金为秋,在西方,五脏属肺;

              水为东,在北方,五脏属肾;

              土为长夏,在中间,五脏属脾;

这样看,我们就会得到一个结论:

春夏是少阳、老阳,就是春夏养阳;春为木为肝,夏为火为心,就是春夏养肝、心。

秋冬是少阴、老阴,就是秋冬养阴;秋为金为肺,冬为水为肾,就是秋冬养肺、肾。

当然一年四季就要养脾胃,脾为土,一切病皆有脾胃生,要保养好脾胃的运化功能。

春夏养阳,是说在春夏之时,自然界阳气生发,春生夏盛,顺时而养,保护体内阳气,使之保持充沛。此时一切有损阳气的情况和行为应该避免;秋冬养阴,即在秋冬之时,及时滋阴补阴,防止过分干燥。

以上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解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手稿:

关注养生!关注健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