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孝自心生色不难——《论语》悟读【24】

 新用户97560OBk 2021-04-08

出入扶持须谨慎 ,朝夕伺候莫厌烦。

《论语》第二篇第八章:

【原文】

子夏问孝,子曰:色(和颜悦色)难(nan二声:不容易)。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译文】

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子女尽孝,最不容易的是始终对父母保持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悟读】

“孝”的观念在中国产生很早。“孝”字,古作,上为一老人,下为一小孩。康殷说:“象'’用头承老人手行走,用扶持老人行走之形,以表示'’。”

替长辈做了事,请长辈吃了好的,就一定是孝吗?非也,“色难”,态度很重要。譬如下班同家,累得要命,而爸爸躺在床上,吩咐倒杯茶给他暍。做儿女的茶是倒了,但端过去时,沉着脸,把茶杯在床前几上重重的一搁,冷硬的说:“喝嘛!”儿女这样的态度,是绝不可以的。

孝道第一要敬,这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力量;第二则是色难,这是外在的表现。

言为心声,行为心表的意思是:言谈是一个人思想的反映,即心里的想法,行为举动是一个人心思的表现,通过言谈举止可以判断一个人内心的想法。出自汉代扬雄《法言·问神》:“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

一个真正的教育家,不仅仅注重道德与非道德的区分,而是更加注重行为的本质,即行为时的心态,注重怎么做。这也是孔子不是一般的道德家,而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的原因。

历史上,曾参是孝道之典范,关于他孝敬老父的故事极多。西汉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曾参,南武城人,字子舆。少孔子四十六岁。孔子以为能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死于鲁。”

在《吕氏春秋·孝行》中,曾参说“先王之所以治天下者五:贵有德,贵贵,贵老,敬长,慈幼。此五者,先王之所以定天下也。贵有德何为也? 为其近于道也;贵贵,为其近于君也;贵老,为其近于亲也;敬长,为其近于兄也;慈幼,为其近于子也 。

独怜白发催二老 ,尤断青丝馈双亲。

“色难”是面对父母长辈时,保持和颜悦色和平心静气的一种态度。都以为难,在我看来,孝自心生,色就不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