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省不疚夫何惧——《论语》悟读【277】

 新用户97560OBk 2021-04-08

内省不疚,夫复何惧。

《论语》第十二篇第四章:

【原文】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译文】

司马牛问如何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君子不忧愁,不恐惧。”司马牛说:“不忧愁,不恐惧,就可叫作君子了吗?”孔子说:“自己问心无愧,那还有什么忧愁和恐惧呢?”

【悟读】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古则可以知今。

语自《吕氏春秋·览·慎大览》。大意是考察自己就可知道别人,考察古代就可知道今天。

,从字面上简单理解,即满足人的需求。针对司马牛的特点,本章夫子就像一位可爱长者,讲述了君子为仁之道

不焦虑不害怕,即为君子。夫子之言,简洁明了,内涵深刻。不焦虑不害怕的前提是坦坦荡荡,内心强大内心强大的前提为善为仁无愧天地;反省察己,则是君子们修心养性的重要手段。

人生痛苦的真正根源往往在于欲念太盛。欲望不能实现,故而心生焦虑和痛苦。而世人们往往不察,于是,焦虑和恐惧总是循环往复。

在修行人看来,一切法门,为明心为要;一切行门,以净心为要

真正的君子,不为名利所困,不被世俗所扰;不管何时何地,皆有自己的理性判断和处世准则。他们真正做到:君子坦荡荡

历史上,善于内省自察的人,当首推“吾日三省吾身”的曾参。现在,全国各地的曾氏祠堂大多建有“三省堂”,以励后贤。

衍弌人惠忠恕之心传,学性省克;

开万世至平治之事业,道极明新。

这是宗圣殿的一副门联。衍,推演,衍述;弌()人即一人,指夫子;省,自省省察;克,克己;开,开启;平治,治国平天下;明新,明明德、新民。对联大意是:将夫子仁爱思想演述为忠恕并得其心心相传,省察克己成为定性;为万代开启了实现治国平天下的功业,以明德新民为最高宗旨。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周易》中乾卦的第三爻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两句,其中“终日乾乾”是指要有牛的埋头苦干的精神,而“夕惕若厉”是指要有马的善于反省精神。唯有如此,才有可能进入第五爻“飞龙在天”的境地。一个人,缺少了内省精神,就会出现“满天繁星看得见,身上油污看不清”的现象

为人坦荡心底宽,唯我独尊天地小。

亚圣曾子可以做到“吾日三省吾身”,我们也应该可以努力做到一日“三无”:无疚、无怨、无恨。

做到了内省不疚,人生还有什么好值得担忧的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