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长沙龙(6)罗森塔尔效应

 ekylin 2021-04-09

罗森塔尔效应——应用条件和原则

 家长沙龙(6)罗森塔尔效应——应用条件和原则
(文/张松鹤)

 “罗森塔尔效应”实际上是一种他人暗示,一般指的是正向暗示、积极的期望。这种暗示(或影响)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面,如何有效运用这一效应,让它产生积极的作用?这是问题的关键。

 孩子幼小的时候,父母的影响力很大。在前面的活动中讨论过无条件接纳的问题,父母对生命无条件尊重与敬畏的态度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基础,也是与父母建立亲密关系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在慢慢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需用心观察孩子的个性、兴趣、爱好,了解孩子的需要和发展潜能(孩子上学之后,父母可以多和老师交流,多侧面了解孩子),然后用这些“材料”搭建你对孩子的“期望模型”。这个期望模型是符合孩子的天性和发展需要的,不是把自己未实现的期望投射到孩子身上。简言之,有效应用罗森塔尔效应的前提条件是:良好的关系和真诚的期望。

 如果期望仅仅停留在一种美好的愿望或幻想上,而没有通过各种途径传递给孩子,那么期望本身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家长的期望要以合适的方式传递给孩子。是用言语的方式直接告诉孩子自己的期望还是通过含蓄的方式微妙地传递给孩子,视各自家庭文化的差异而定。如果孩子知道了父母对自己的器重和期望之后,倍感温暖有力量,非常认同父母的期望,那么孩子就会将“他人期望”转化为“自我期望”并在态度和行为上发生改变。

 “罗森塔尔效应”提出的“期望模型”相当于我们平常说的长远目标。在孩子成长的路上会有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障碍,父母的陪伴、引领、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是非常重要、必不可少的。 

 在现实的学校教育情境中是否熟悉这样的现象:

“优秀生”在很长时间内都是“优秀生”,“差生”在很长时间内都是“差生”。而许多教师对“优秀生”和“差生”的态度也迥然不同。他们信任“优秀生”,对“优秀生”的发展抱很高的期望,并不断对他们提出要求。而对“差生”则不抱任何期望,对他们的发展也不提任何具体要求。更有甚者,有些教师对“差生”的唯一要求就是上课不许讲话、不许做小动作,以免影响其他同学学习。这是对“差生”人格的不尊重。教师不尊重“差生”,“差生”也就不会尊重教师。长期“良性循环”与“恶性循环”就造成了迥然不同的结果。

我们也经常看到优秀教师成功转化“差生”的事例。而教师成功转化差生也是从尊重信任学生和对学生抱有良好期望开始的。

当孩子对父母的期望和要求高度认同、并已经走在了通往实现期望的道路上时,父母需要做的是科学养育、静等花开。不过度干涉、包办,不急于求成,允许孩子犯错和失败。尊重信任孩子,并对孩子提出严格的要求,这是促进每个孩子发展的重要原则。如果我们仅仅对孩子抱较高的期望,而不尊重信任他,那么,这种期望就不能转化为发展的动力。    

   所以,家长在应用罗森塔尔效应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1)循循善诱、促进认同;

  (2)尊重信任、严格要求。

     积极而合理的暗示,会对人的情绪和生理状态产生良好的影响,激发人的内在潜能,发挥人的超常水平,使人进取,催人奋进。

    在长远目标的指引下,如何设置小目标或近期目标,让孩子有持续不断的学习动力呢?

   下一次学习讨论“弗鲁姆的期望理论”,我们将好好讨论一下这个理论公式怎么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