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臭汗源于肝,虚汗源于肺,冷汗源于肾……

 图书 馆员 2021-04-10
明代医家张景岳在总结前人问诊要点的基础上,写出了中医问诊“十问歌”: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将汗列为第二,足以证明辨汗素来就被历代医家视作极为重要的问诊手段。

这也是中西医的不同所在。西医认为,汗就是代谢废物,仅此而已。但是,在中医内科学里面,有一节专门研究“汗证”——就是探寻人为什么会异常出汗,并且,借助有无汗液,出汗时间、部位、多少,或者是汗液颜色、气味的不同,还能分辨病情的轻重缓急和预后如何。这里面的学问可大了去了。

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讨论人人都有的“汗情”。

一、汗血同源:在内为血,在外为汗

在中医眼中,汗有多重要?

就挑一个大家都熟悉的人来举例吧——李时珍认为:汗出于心,在内为血,在外为汗。

就是说,汗为心之液,而心主血,所以汗血同源。出汗过多,不仅会耗气,还会伤及津液而损及心血。

民间也常把“血”和“汗”联系在一起,比如,辛苦钱叫“血汗钱”。这也说明:汗液和血液属于同类东西,都包含着人的精神元气,应当有所禁忌,否则人体就会亏损——“吃饭出汗,一辈子白干”,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亲们,可千万别小看了你出的汗哦。

二、汗从哪里来?

《素问·阴阳别论》曰:阳加于阴谓之汗。

“阳”,指体内的阳气;“阴”,指体内的阴液。我们知道,阳气具有蒸腾气化作用,因此,所谓“阳加于阴谓之汗”,就是说:汗液是津液在阳气的蒸腾气化下,从汗孔排出的液体。

换言之,汗是津液所化生,且汗的有无、多少,是体内阴阳平衡或者失调的表现。

一般来说,体力活动、进食辛辣、情绪紧张、衣被过厚、气候炎热等情况下引起的出汗,是为了调节体温、保持机体阴阳平衡,属于正常生理现象。

但是,如果该出汗时没有出汗,或者不该出汗时大汗淋漓,或者总是某一局部出汗,或者汗液本身出现异常,就属于病理现象了,应当引起重视。

三、汗蒸1天,不如艾灸10分钟!

不过,我们不能因为汗血同源,就拒绝出汗,该出的汗还得出——近年研究发现,在每个汗腺孔内存在免疫球蛋白,它能有效阻止自然环境中的细菌和病毒从汗腺进入人体,因而,经常排汗的人不易患病。

那么,哪些汗该出呢?——中医提倡的出汗叫“动汗”,就是运动、体力劳作时所出的汗水。如果你是脑力劳动者,可以每天跑步锻炼,跑到微汗,就是出动汗了。

如果想偷懒,不想通过锻炼方式出动汗,还有一个出汗方法可以和动汗相媲美——艾灸出汗,这是现代人泻湿热、除寒湿、排毒素的最佳方法!

灸火循经,疏通经络,可以将瘀滞在经络中的瘀血、痰浊、寒湿等阴邪悉数化解,部分毒素湿气就会随汗排出。

我们经常接到灸友反馈,问:艾灸过后出汗,甚至大汗淋漓,这是怎么回事?在多数情况下,这就是体内寒湿瘀阻严重的表现——灸后出的汗是粘粘的,说明湿气较重;灸后出的汗是凉凉的,说明寒气较重。

艾灸的时候,由于艾火热力的熏烤,施灸处的皮肤会出现潮红,有时潮红中还夹杂着浅白色、红色的斑点——这正是经络不通、气血不畅的标志。只要加强艾灸,让艾灸的药性和热力不断深入经络脏腑,经络就会越来越通畅,斑点就会逐渐消失。

而且,由于体内阳气不断壮大,瘀血、痰浊、寒湿等垃圾就会排出得越来越多,使得阶段性的出汗过多。等到经络彻底通了,阴阳相对平衡了,灸后大汗淋漓的现象就会随之消失,代之以微汗。

需要提醒的是:很多人喜欢去做汗蒸,认为蒸出一身汗可以排毒。其实,汗蒸是依靠高温强行将身体的体液蒸腾出来,这会耗伤阴血,所以蒸房还是少去为妙。

四、出什么汗,有什么病

1 、臭汗源于肝

有时,我们常用一个词:满身臭汗。臭汗,就要考虑一下肝脾湿热的问题了。也就是说,臭汗,源于肝脾,尤其是和肝关系密切。

比如,一个人总是七情不畅,心态抑郁,日久肝气郁结。肝郁化火,就会产生内热,同时“肝木克脾土”,脾胃之气也会失于健运,就会产生湿热困阻中焦。这样一来,肝脾湿热内蕴,熏蒸肌表,就会出汗。由于这种汗是湿热之邪蕴蒸日久而成,所以味道臭秽。

肝脾湿热偏于肝经湿热者:这种臭汗容易循肝经所及之处而外渗,比如出阴汗(男性阴囊潮湿),因为“肝经循少腹、环阴器”

《医林绳墨》就说过:“阴汗者,谓至阴之处,或两腿挟中,行走劳动,汗出腥秽”。同时,此类患者多有口苦、舌苔黄腻、小便色黄等问题。更有甚者,汗水会把衣服染黄。此时,建议艾灸以下穴位:期门、曲泉、阳陵泉、阴陵泉、太冲。

肝脾湿热偏于脾胃湿热者:往往手脚心特别爱出汗,因为脾主四肢。此时,建议艾灸以下穴位:脾俞、足三里、丰隆、解溪。

2、 虚汗源于肺

经常听到有人说:出了一身虚汗。那么,虚汗到底指的是哪里虚呢?

一般情况下,主要指肺气虚

因为肺主皮毛,司腠理之开阖,同时,肺主卫气的宣发和运行。肺气充足,卫气循行于体表,则腠理严实,汗孔开阖有度,就不会无缘无故地冒汗。反之,肺气衰弱,肺卫不固,就特别容易出汗,而且,容易犯诸如感冒、咳嗽、哮喘、肺炎等常见的肺系疾病,这是因为肺卫不固,病邪就会袭表犯肺而来。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艾灸一些宣肺固表的穴位,比如:大椎、风门、肺俞、膏肓、肾俞等,这样不仅能有效缓解虚汗症状,还能增强免疫,避免惹上一些肺系疾病。身体免疫力低下者,还应加灸神阙、关元、足三里等常见保健要穴。

3 、冷汗源于肾

我们在受到惊吓的时候,常常会出冷汗,为什么呢?因为“肾主恐”,惊恐会令肾气下趋,肾阳内郁,就会手脚冰凉,汗出不温。

此外,如果经常无缘无故地冒冷汗,首先也应考虑是不是肾阳虚所致。因为肾阳是一身阳气的根本!“阳者,卫外而为固也”,肾阳虚弱,就会导致一身阳卫之气衰弱,而卫气有固摄津液的作用,阳卫之气衰弱,津液就会外泄,导致多汗。同时,由于肾阳不能温煦,所以汗是凉的。

针对这种情况,应该温补肾阳,建议艾灸以下穴位:命门、肾俞、神阙、关元、涌泉,或者直接灸督脉。

今天的话题,咱们来聊聊汗。

汗,作为人体的正常排泄物之一,再寻常不过了。但是,中医内科学里面,却偏偏有一门学问,就是专门研究“汗症”。说白了,就是探寻人为何异常出汗。这里面的道理,说起来可就十分深刻了。

第一个,咱们来说说臭汗。

臭汗源于肝,虚汗源于肺,冷汗源于肾!你的汗来自哪?臭汗源于肝,虚汗源于肺,冷汗源于肾!你的汗来自哪?我们常讲,一个人“满身臭汗”。汗为甚会臭?这要考虑一下肝脾湿热的问题了。也就是说,臭汗,源于肝脾,尤其是和肝关系密切。

原来,如果一个人,七情不畅,心态抑郁,日久肝气郁结。这个时候,肝郁会化火,徒生内热。肝属木,脾属土。肝木克伤脾土。所以,肝郁化火之人,往往带来脾胃之气失于健运,于是就可能产生湿热困阻中焦。这样一来,肝脾湿热内蕴,熏蒸于肌表,腠理为之开泄,于是开始多汗。这种汗,由于是湿热之邪蕴蒸日久而成,所以味道臭秽。

这种臭汗,多源于肝经,所以容易循肝经所及之处而外渗,因此在许许多多下身潮湿的人身上常见了(肝经循少腹、环阴器)。男性严重的阴囊潮湿者,很可能属于此例。恰如《医林绳墨》所言:“阴汗者,谓至阴之处,或两腿挟中,行走劳动,汗出腥秽”。另外,此类患者多有口苦、舌苔黄腻、小便色黄等问题。更有甚者,汗水会把衣服染黄。如果肝脾湿热而偏于脾胃湿热重者,还会导致手脚心特别爱出汗。为什么?因为脾主四肢。

第二个,说说虚汗。

臭汗源于肝,虚汗源于肺,冷汗源于肾!你的汗来自哪?臭汗源于肝,虚汗源于肺,冷汗源于肾!你的汗来自哪?

咱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说“你怎么总冒虚汗啊”?这个虚汗,到底指的是哪里虚呢?

其实,这个问题,如果深究,那是要写一部大书的。在这里,咱们受篇幅所限,只能就其中的一个侧面来详谈。这就是肺气虚。

咱们都知道,肺主皮毛,司腠理之开阖。同时,肺主卫气的宣发和运行。卫气循行于体表,令腠理严实,鬼门开阖有度。这时候,就不会轻易冒汗。如果肺气衰弱,上述职能履行不得,这个时候就特别容易出汗。而且整个人容易感冒,容易乏力,说话声音低微,说多了就没劲儿,同时容易出现鼻炎等问题。对于这一点,中医历代典籍都有表述。比如《医灯续焰》就说:“自汗者,……乃卫气虚而不能固密……”。

当然了,整个虚汗,其实还有别的成因。只不过,肺气虚所导致的虚汗,是相对多见的。

第三个,看看冷汗。

臭汗源于肝,虚汗源于肺,冷汗源于肾!你的汗来自哪?臭汗源于肝,虚汗源于肺,冷汗源于肾!你的汗来自哪?

如果人常常冒冷汗,感觉身寒而汗冷,或者身温如常而汗冷,这要考虑是不是肾阳虚所致。

其实,对于冷汗,咱们在日常生活中偶尔也会遇到。比如说在受到惊吓的时候,就会出冷汗,而且此时手脚往往还冰凉冰凉的。为什么?惊恐之情通于肾气。惊恐,令肾气下趋,肾阳内郁,于是手脚冰凉,汗出不温。这个肾,咱们知道,为一身气之根本。肾阳,乃是一身阳气的根本。卫气,实际上就是阳气的一种表现和体现。《素问·生气通天论》就说了:“阳者,卫外而为固也”。肾阳虚弱,会导致一身阳卫之气的衰弱。正所谓“卫气者,开发于上焦,滋养于中焦,根源于下焦”。因此,当肾阳虚的时候,我们的津液就会在阳卫之气衰弱的时候流出来,形成多汗。由于肾阳不能温煦,所以汗是凉的。

这个时候怎么办啊?就得好好温补肾阳了。

看官,这就是所谓“臭汗源于肝,虚汗源于肺,冷汗源于肾”了。我们把这里面的机理解说一番,不知道您是否读懂了。

出什么汗,得什么病!臭汗源于肝,虚汗源于肺,冷汗源于…

明代医家张景岳在总结前人问诊要点的基础上,写出了中医问诊“十问歌”: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他将汗列为第二,足以证明辨汗素来就被历代医家视作极为重要的问诊手段。

 一、汗血同源:在内为血,在外为汗 

在中医眼中,汗有多重要?

李时珍认为:汗出于心,在内为血,在外为汗。就是说,汗为心之液,而心主血,所以汗血同源。出汗过多,不仅会耗气,还会伤及津液而损及心血。

一般来说,体力活动、进食辛辣、情绪紧张、衣被过厚、气候炎热等情况下引起的出汗,是为了调节体温、保持机体阴阳平衡,属于正常生理现象。

但是,如果该出汗时没有出汗,或者不该出汗时大汗淋漓,或者总是某一局部出汗,或者汗液本身出现异常,就属于病理现象了,应当引起重视。

 哪些汗该出?

中医提倡的出汗叫“动汗”,就是运动、体力劳作时所出的汗水。如果你是脑力劳动者,可以每天跑步锻炼,跑到微汗,就是出动汗了。

如果想偷懒,不想通过锻炼方式出动汗,还有一个出汗方法可以和动汗相媲美——那就是艾灸出汗,这是现代人泻湿热、除寒湿、排毒素的不错方法!

灸火循经,疏通经络,可以将瘀滞在经络中的瘀血、痰浊、寒湿等阴邪悉数化解,部分毒素湿气就会随汗排出。

 出什么汗,得什么病 

1、臭汗源于肝

如果出臭汗的话,就要考虑一下是不是肝脾湿热的问题了。也就是说,臭汗,源于肝脾,尤其是和肝关系密切。

比如,一个人总是七情不畅,心态抑郁,日久肝气郁结。肝郁化火,就会产生内热,同时,脾胃之气也会失于健运,就会产生湿热困阻中焦。

这样一来,肝脾湿热内蕴,熏蒸肌表,就会出汗。由于这种汗是湿热之邪蕴蒸日久而成,所以味道臭秽。

肝脾湿热偏于肝经湿热者:这种臭汗容易循肝经所及之处而外渗,此类患者多有口苦、舌苔黄腻、小便色黄等问题。此时,建议艾灸以下穴位:期门、曲泉、阳陵泉、阴陵泉、太冲。

肝脾湿热偏于脾胃湿热者:往往手脚心特别爱出汗,因为脾主四肢。此时,建议艾灸以下穴位:脾俞、足三里、丰隆、解溪。

2 、虚汗源于肺

一般情况下,虚汗主要指肺气虚。肺气衰弱,就特别容易出汗,而且,容易犯诸如感冒、咳嗽、哮喘、肺炎等常见的肺系疾病,这是因为肺卫不固,病邪就会袭表犯肺而来。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艾灸一些宣肺固表的穴位,比如:大椎、风门、肺俞、膏肓、肾俞等,这样不仅能有效缓解虚汗症状,还能增强免疫,避免惹上一些肺系疾病。

3 、冷汗源于肾

我们在受到惊吓的时候,常常会出冷汗,为什么呢?因为惊恐会令肾气下趋,肾阳内郁,就会手脚冰凉,汗出不温。

此外,如果经常无缘无故地冒冷汗,首先也应考虑是不是肾阳虚所致。因为肾阳是一身阳气的根本!肾阳虚弱,就会导致一身阳卫之气衰弱,

而卫气有固摄津液的作用,阳卫之气衰弱,津液就会外泄,导致多汗。同时,由于肾阳不能温煦,所以汗是凉的。

针对这种情况,应该温补肾阳,建议艾灸:命门、肾俞、神阙、关元、涌泉,或者直接灸督脉。

需要注意的是,艾灸作为养生保健之道,重在改善调理。使用期间应避免烟酒生冷等禁忌事项。以免出现不适症状。

久汗伤阳气!张仲景留下一张方子,巧治虚汗、冷汗,详细讲一讲

前几天,我写过一篇文说,给您介绍了“久汗伤心”的道理。许多人觉得受益匪浅。

   今天,我再说一个,关于久汗伤阳气的道理。

   朋友们,你记住,汗为阳气之贼啊。你出汗适当一点,可以。冒汗太多、太久,你的阳气就会随着泄露出去。

   这是因为,汗液作为体内津液的一种,本身有“载气”之能。津载气而泻,到最后,必然伤阳。

   在这方面,我于经方研习班学习的时候,曾经碰到这么一个医案,特别有说服力。

   话说有这么一个女性,姓刘,年71岁,什么毛病呢?就是最近这几年以来,不管白天还是晚上,就是喜欢冒虚汗、冷汗。那个汗啊,流出来,冰凉冰凉的。身上皮肤也不温热,四肢发凉。尤其是夏天,别人都穿短袖短裤,她就不行,必须穿长衣长裤,而且睡觉盖棉被,不敢见风。只要一动弹,立刻冒冷汗,而且心悸、疲惫、便溏、尿频、食欲差。

  

   这个患者从前也吃过中药,比如什么玉屏风散、桂枝汤、当归六黄汤等等,中医治疗汗症的方药都吃过了,就是不好。

   到就诊之前,整个人哆哆嗦嗦,言谈举止乏力,俨然难以为继了。

   当时,医师诊脉,发现舌淡胖,苔白,脉象沉微,细而无力。医师就问,最初是因为什么而多汗?

   患者回忆,大概5年前,他因为一次感冒,经西医治疗后好转,后来变得爱出汗。一开始,症状还不是很严重,畏寒、怕冷、汗液发凉、皮肤不温等不算明显。但是到后来,是越来越明显,以至于到现在这样子。

   医师闻言,心中有了定数,道:你这是久汗,伤了你的阳气。于是给开了一个配伍。方见——

   制附子(先煎)18克,干姜15克,炙甘草6克,山茱萸60克,煅龙骨30克,煅牡蛎3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结果,患者药用7剂,诸证悉平。怕冷、畏寒、冒冷汗等现象完全消失。

   我还记得清清楚楚。当时老师告诉我们,山萸肉用了60克以后,台下同学们暗起惊呼之声。老师说,非用这样的重剂,不可能在短短七天之内扭转局面。之所以要尽快见效,是因为,这患者的阳气实在是“丢不起”了。

   现在,我来给你讲讲这里头的道理。

  

   你看,这个人,脉象沉微,细而无力,舌体淡胖,苔白,尿频,四肢不温,心悸,汗出发凉,皮肤不温。这很显然,是一派阳虚之象,对不对?

   阳气,有固摄肌表、温煦肌肤的能力。阳气不足,固摄失常,所以津液外泄,化汗而出。阳气不能温煦肌肤,体内津液更失于蒸化,故而汗出而凉。这个很好理解。

   但问题是,她眼下这么严重的阳虚问题,因何而来呢?

   其实,这和她多年久汗,屡治不愈有关系。你看啊,她最初发病,是五年前。那时候,症状还不明显。但是后来,随着汗出越来越多,她的问题就加重了。这就像我之前所说,汗作为津液,可以载气。气随汗泄。你伤气日久,必然伤阳。因此,正是她五年来不间断地出汗,越来越加重了阳虚的倾向。而阳虚的问题,本身又促使她多汗。恶性循环由此展开了。

   所以说,要想解决问题,必须温补阳气。怎么补?医案里用的配伍,是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记载的四逆汤配伍。

   四逆汤,原方组成是干姜、附子、炙甘草。其中干姜温补脾阳,附子温补脾肾之阳,炙甘草补中益气。三味药配合起来,大补脾肾阳气,是逆转阳虚状态的有效搭配。注意,我说的是四逆汤,可不是四逆散。

   在这个基础上,医案里头加入了煅龙骨、煅牡蛎这样的固摄药,用以收汗。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就是重用山茱萸60克。

  

   山萸肉这个药,一方面的确可以敛汗,可以固摄肌表。另一方面,之所以重用,我考虑还是在于滋补肾阴。山萸肉有益肾阴而敛肾精的作用。也就是说,在前面温补阳气的同时,用大量的山萸肉来滋补肾阴肾精。为什么啊?道理很简单。你要想把油灯点亮,除了得有火,还得有灯油。肾中阴精,就是灯油啊。因此,在用附子和干姜这样的温阳药之时,得加一把油才行。不然的话,温阳不会长久,甚至会反伤正气。

   所以说,重用山萸肉60克,一方面是要加强固表止汗之功,一方面峻补肾阴肾精,固摄先天之本,为峻补阳气,短期内改变状态,提供基础。当然,这么做,也体现了医师的胆识、魄力。

   这就是整个配伍意义的来龙去脉。

   我把这个写出来,给我的读者朋友提个醒吧。

   其实,多汗的现象,在生活中是常见的。你别看现在已经入秋了,但是依然有些人受汗症困扰。其中,冒冷汗、虚汗就是不可忽视的问题。问题在哪?要考虑是不是阳虚。有些人,桂枝汤不行,说明不是营卫不和。用玉屏风散不行,说明不是脾肺气虚。用当归六黄汤也不行,说明不是阴虚有火。这时候,你得考虑阳气不足的问题了。久汗伤阳气,汗为阳气之贼啊!这个,是大家伙必须考虑的事情。

   当然,文中配伍,不见得适合所有读者。尤其是山萸肉60克,不是在谁身上都可以的。所以,您面对文中配伍,应在中医师辩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但是,这里头的思路是很重要的,可以作为重要参考。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

别被汗血同源给吓住

  明代张景岳作中医问诊十问歌:“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因脉色察阴阳,十从气味章神见。”其中,问汗列为第二位,可见“汗”之重要。

  那么,“汗”与疾病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汗与寒热有密切关系,如外感发热无汗是伤寒,有汗是伤风,汗出热减是病渐衰,汗后热反增高是邪渐人里。

  虚证中的阴虚盗汗,汗后感觉疲乏;阳虚自汗,汗后感觉身冷。

  更有表证发汗,汗出不止,热骤降而恶寒转甚,称为亡阳,有虚脱危险;也有发汗战栗,汗出类似虚脱而安卧脉静,称为战汗,是疾病转机之征,不必惊惶。

  若汗出如珠如油,四肢厥冷,脉伏,为垂亡之象,称做绝汗。

  中医内科学,专辟一节研究“汗证”——就是探寻人为什么会异常出汗,并且,借助有无汗液,出汗时间、部位、多少,或者是汗液颜色、气味的不同,还能分辨病情的轻重缓急和预后如何。

  李时珍认为:“汗出于心,在内为血,在外为汗。”就是说,汗为心之液,而心主血,所以汗血同源。因此,出汗过多,不仅会耗气,还会伤及津液而损及心血。

  在民间,常把“血”与“汗”联系在一起说,比如,把辛苦钱叫做“血汗钱”。这也说明:汗液和血液属于同类东西,都包含着人的精神元气,应当有所禁忌,否则人体就会亏损——“吃饭出汗,一辈子白干”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可千万别小看了你出的汗。

  那么,汗是从哪儿来的呢?

  《素问·阴阳别论》曰:阳加于阴谓之汗。

  “阳”,指体内阳气;“阴”,指体内阴液。阳气具有蒸腾气化的作用,因此,“阳加于阴谓之汗”就是说:汗液是津液,是在阳气的蒸腾气化下从汗孔里排出来的液体。

  换言之,汗是津液所化生,且汗的有无、多少,是体内阴阳平衡或者失调的表现。

  一般来说,从事体力活动、进食辛辣、情绪紧张、衣被过厚、气候炎热等情况下引起的出汗,是为了调节体温、保持机体阴阳平衡,属于正常生理现象。

  但是,如果该出汗时没有出汗,或者不该出汗时大汗淋漓,或者总是某一局部出汗,或者汗液本身出现异常,就属于病理现象了,应当引起重视。

  那么,哪些汗该出呢?

  中医提倡的出汗叫“动汗”,就是运动、体力劳作时所出的汗水。如果你是脑力劳动者,可以每天跑步锻炼,跑到微汗,就是出动汗了。

  另外,艾灸出汗的方式也可与运动锻炼方式所出的动汗相媲美,这是现代人泻湿热、除寒湿、排毒素的最佳方法!

  艾灸过后出汗,甚至大汗淋漓,是体内寒湿瘀阻严重的表现——灸后出的汗是粘粘的,说明湿气较重;灸后出的汗是凉凉的,说明寒气较重。

  一些人喜欢做汗蒸排毒。其实,汗蒸是依靠高温强行将身体的体液蒸腾出来,这种方法会耗伤阴血,所以蒸房还是少去为妙。

  那么,不同味道的汗是咋回事呢?

  有时,我们常说某人“满身臭汗”。臭汗,就要考虑一下肝脾湿热的问题了。也就是说,臭汗,源于肝脾,尤其是和肝关系密切。

  比如,一个人总是七情不畅,心态抑郁,日久肝气郁结。肝郁化火,就会产生内热,同时“肝木克脾土”,脾胃之气也会失于健运,就会产生湿热困阻中焦。这样一来,肝脾湿热内蕴,熏蒸肌表,就会出汗。由于这种汗是湿热之邪蕴蒸日久而成,所以味道臭秽。

  肝脾湿热偏于肝经湿热者:这种臭汗容易循肝经所及之处而外渗,比如出阴汗(男性阴囊潮湿),因为“肝经循少腹、环阴器”。《医林绳墨》就说过:“阴汗者,谓至阴之处,或两腿挟中,行走劳动,汗出腥秽”。同时,此类患者多有口苦、舌苔黄腻、小便色黄等问题。更有甚者,汗水会把衣服染黄。此时,建议艾灸以下穴位:期门、曲泉、阳陵泉、阴陵泉、太冲。

  肝脾湿热偏于脾胃湿热者:往往手脚心特别爱出汗,因为脾主四肢。此时,建议艾灸以下穴位:脾俞、足三里、丰隆、解溪。

  经常听到有人说:出了一身虚汗。那么,虚汗到底指的是哪里虚呢?

  一般情况下,主要指肺气虚。

  因为肺主皮毛,司腠理之开阖,同时,肺主卫气的宣发和运行。肺气充足,卫气循行于体表,则腠理严实,汗孔开阖有度,就不会无缘无故地冒汗。反之,肺气衰弱,肺卫不固,就特别容易出汗,而且,容易犯诸如感冒、咳嗽、哮喘、肺炎等常见的肺系疾病,这是因为肺卫不固,病邪就会袭表犯肺而来。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艾灸一些宣肺固表的穴位,比如:大椎、风门、肺俞、膏肓、肾俞等,这样不仅能有效缓解虚汗症状,还能增强免疫,避免惹上一些肺系疾病。身体免疫力低下者,还应加灸神阙、关元、足三里等常见保健穴位。

  我们在受到惊吓的时候,常常会出冷汗,为什么呢?因为“肾主恐”,惊恐会令肾气下趋,肾阳内郁,就会手脚冰凉,汗出不温。

  此外,如果经常无缘无故地冒冷汗,首先也应考虑是不是肾阳虚所致。因为肾阳是一身阳气的根本!“阳者,卫外而为固也”,肾阳虚弱,就会导致一身阳卫之气衰弱,而卫气有固摄津液的作用,阳卫之气衰弱,津液就会外泄,导致多汗。同时,由于肾阳不能温煦,所以汗是凉的。

  针对这种情况,应该温补肾阳,建议艾灸以下穴位:命门、肾俞、神阙、关元、涌泉,或者直接灸督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