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与书法:抑扬顿挫,拳艺同理

 tjboyue 2021-04-10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这说明行业不同对技术的要求也大不相同。但又说:“隔行不隔理。”拳谚则说:“书法、拳艺两相通。”这显然是因为“隔行不隔理”的缘故了。本文就着重漫谈一下太极拳法与书法的“抑扬顿挫”。

太极与书法:抑扬顿挫,拳艺同理

武术之讲究抑扬顿挫,既可与唱戏作对比分析,也可从书法中获得借鉴和教益。古今书学著作中谈到“抑扬顿挫”的地方极多,如明代解缙《春雨杂叙·论书法》说:“若夫用笔。毫厘锋颖之间。顿挫之,郁屈之、周而折之,抑而扬之,……”倘使我们把拳法动作与书法用笔对照研究,就可以明白,这两者所用的“抑扬顿挫”,其含义基本上是一致的。

“抑、扬”二法,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如太极拳揽雀尾的按式,双手先作向里、向下沉抑带化的动作,然后向外、向前按出。这样就构成了拳法上的一抑一扬。书法用笔,能抑扬得法则笔力自然雄健。拳法也如此,发劲时只扬不抑,蓄势、蓄劲就不充分,也难以利用对方的反作用力。

因此,尽管主观用力极大,但在客观上却表观为一种缺少“筋骨神气”的呆力,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这在太极拳术语上叫做“力大劲小”。傅钟文教推手的挤劲发放,也是先用手向里、向下微微地引化一下,引至恰到好处时,迅即向外用挤劲抖发。这也属一抑一扬,但火候是颇有讲究的。

“顿、挫”二法,在书法上也是非常重要的。至其要点,蒋骥在《续书法论》中说:“知顿则精神完固,不可重滞;知挫则骨节灵通,不可拖沓。”拳法与书法一样,顿法也不可重滞。太极拳更有“似顿非顿”的要求,否则在推手时易为人所乘。

太极与书法:抑扬顿挫,拳艺同理

至于挫法,《续书法论》说:“挫者,顿后以笔略提,使笔锋转动离于顿处,有横、有直、有转,看字之体势,随即用收笔,或又用顿笔运行。”又说:“盖点画用挫,则笔意不周:勾趯用挫,则法无不到。”通俗地说,勾趯一顿之后的那个“尾巴”,就是靠挫法挫出来的;而其余顿法之后也有挫,但不一定都露出可见的“尾巴”。太极推手的一顿一挫,最易动摇对方的重心,这是由于挫法劲短,又能突然转变方向,令人猝不及防。

这里必须说明的一点是:抑、扬、顿、挫是四种不同的方法,而不是两种方法。但由于抑、扬、顿、挫往往配对应用,所以容易被误认为是两种方法,就其基本方向而言,抑向下,扬向上;顿略沉,而挫法却“有横、有直、有转”,是可以转向任何方向的。因此,不只限于抑扬、顿挫配对合用。根据随机应变,往复折迭的原则,抑、扬、顿、挫都可合用。

《十三总势说略》云:“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若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斯其根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文内“掀起”也即“扬起”之意。从词义上说,抑是低伏,扬是高起,顿是停顿,挫是转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