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阴暑古方治验

 图书 馆员 2021-04-11

阴暑古方治验

闵某,男,27岁,农民。1977年6月21日往诊。患者沉睡握拳,躯身大热,四肢微冷,头痛无汗,遍体拘急,百节烦疼。诊其脉两寸微数,关、尺沉伏;舌质暗红,苔白厚而腻。此因天气炎热,纳凉贪快,阻遏阳气所致,即所谓阴暑证也。问之,患者四五日前午时热躁难耐,大汗淋漓,随在冷水管下冲洗数次,汗出随止,闷热不解。后请某中医开荆、防、苏、羌、柴、芩等味,服3剂,微汗出,热稍减,倦怠依旧。此症治宜芳香化湿,辛温解表。方用香薷饮加减。

处方:香薷9g,厚朴9g,佩兰12g,甘菊花9g,黄芩、扁豆各9g,川芎9g,菖蒲4.5g,苍术9g,木瓜6g,甘草3g,葱白3根(长约3寸,连须),1剂,温服取微汗。

23日上午二诊。上药服后得汗,热减,头已不痛,唯饮食欠佳,脉转滑数,舌红苔少,津液不足,此外束之邪虽解,内伏之热未清也,更拟清热利湿法,用五苓散加减。

处方:薏苡仁、茯苓、车前子各21g,淡竹叶9g,苍术6g,木瓜6g,麦冬9g,黄芩9g,甘草3g,厚朴6g,鲜荷叶半张,粳米一撮,2剂。

随访,上药服后,诸症悉除而愈。

多汗症

广郁金 40 克(30 克)、五倍子 12 克( 90 克)共研细末,
 分成 5 份用蜂蜜调成不流动稠糊状,贴二侧乳头上,

 用纱布固定。每日换药一次。最多二剂痊愈。

叶景华的 解热合剂

组方:荆芥10g 紫苏15g 四季青30g 鸭跖草30g 大青叶30g。

随证加减:鼻塞流涕多者加辛夷6g 白芷6g;咳嗽者加前胡10g 桔梗6g 大力子10g;咽痛甚者加射干10g 白花蛇舌草30g;泛恶呕吐者加陈皮10g 制半夏10g。

用法:1剂煎2汁,先用冷水将药浸半小时,煮沸后文水煎15-20分钟,每隔3-4小时服1汁。发热高者1日服药2剂,分4次服,服药后多饮水,一般服药得汗后发热即可渐退。

功用:解表清热。外感发热是外邪入侵,正邪相搏,正气御邪的表现。外邪侵袭肌表,皮毛郁闭,营卫失调,除发热外还有恶寒无汗等症。邪在表首先应用解表发汗法。服本方后得汗而热退,效胜于感冒冲剂。

主治: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炎症。症见恶风发热,无汗,咽痛,舌苔薄黄或薄白,舌尖红,脉浮数。

伤暑古方治验

伤 暑

曹某,男,26岁,工人。1978年6月14日来舍商诊。患者自诉:“患疟疾病10余日,隔日一潮。现疟疾已愈,唯头痛眩晕,饮食少思,心悬、虚烦、肢体酸软无力,气息不续,多眠,易醒,神情恍惚,小便赤涩。”诊其脉虚大微数,舌质暗淡,苔厚黄滑,舌根苔黄微燥,面色紫暗,肤似垢尘。此暑伤元气,热滞营分也。法当清暑益气,用竹叶石膏汤加减。

处方:淡竹叶9g,生石膏24g,党参18g,生扁豆9g,厚朴6g,细香薷6g,麦冬12g,五味子3g,车前子12g,鲜荷叶半张,生甘草6g。服1剂病减轻,饮食增进;共服3剂,其病若失,精神如昔矣。

春温古方治验

张某,男,32岁,干部。1969年3月5日来诊。患者面色暗红,舌苔黄厚微腻,质红,脉象浮数,沉取微滑。自云:“感冒10余日,中医当伤风治,西医用抗炎药均乏效,且头痛胸闷,脘腹不适,知饥而不思食,烦渴而不欲饮,睡眠易醒,身体困倦,心烦不宁。”综上所见,乃春温之表里两兼证也。治宜辛凉解肌退热,苦甘微下通里。方用桑菊饮合大柴胡汤加减:

霜桑叶15g,杭菊花15g,桔梗9g,麦冬15g,金银花15g,连翘9g,薄荷6g,柴胡9g,黄芩12g,酒大黄9g,板蓝根15g,马勃(布包煎)12g,生甘草4.5g,2剂。

3月8日复诊。患者曰:“上药头剂服下头痛、发热好转,2剂后心烦口干亦轻,食欲仍差。”诊其脉,微兼滑数,舌质红减,苔黄厚已退大半,表证已解矣,余热待清,正气待复。上方去桑叶、薄荷、柴胡,加石斛12g,砂仁6g,太子参9g,大黄、板蓝根、马勃各减量2/3,续服3剂。

3月12日患者来舍曰:“饮食恢复,病已痊愈。”

自拟双解汤冬温里热炽盛治验

孙某,男,45岁,干部。1998年9月17日来诊。主诉:“初起感冒、发热头痛,身强、口干,咳吐黄痰,自购伤风胶囊、川贝片、板蓝根冲剂混合服3天未见效,头痛身困、脘腹胀闷、饮食恶纳,大便3日未解。”望其形体健壮,面色似垢,口唇暗红,舌质红,苔厚、黄腻,脉象滑实有力,微兼数,体温38℃,问及饮食习惯,曰:“平素好饮酒、吃火锅、熬夜。”综上所见,乃素禀体实,肺胃积热,吸烟日平均2包,经常表里失和,口干脘闷,头痛体强。

此外寒内热实证也。治当祛邪为主,解表通里,方用自拟双解汤加减。

处方:薄荷12g,荆芥9g,防风9g,柴胡9g,黄芩15g,板蓝根15g,枳实 12g,酒大黄15g,天花粉15g,葛根15g,紫草15g,金银花24g,麦冬24g,3剂。

二诊:9月21日,患者自云:“上药服至2剂,病明显好转,3剂服后仅剩吃饭不香,精力略差。”诊其脉,数滑之象已去,病势退矣。复以调理脾胃、清除余热为大法,用清热养阴、疏肝健脾法治之。

处方:麦冬30g,石斛30g,葛根15g,黄芩12g,沙参30g,板蓝根15g,金银花15g,白术9g,茯苓9g,砂仁9g,木香9g,陈皮9g,甘草6g,3剂。

9月24日患者来告知:诸症悉除,病已痊愈。

热病传世单方

1.麻黄30克,去节,水2 000毫升煮,去沫。取1 000毫升,去滓,著米1匙,及豉为稀粥,先以汤浴,后乃食粥,厚覆取汗,即愈。初起一、二日用之。(《必用方》)

2.生梓木削去黑皮,取里白者,切200克,水500毫升,煎汁,每服160毫升,取瘥。(《肘后方》)

3.干艾叶600克,水2 000毫升,煮200毫升,顿服,取汗。(《肘后方》)

4.生牛蒡根,捣汁250克,空心分二服。服讫,取桑叶1握炙黄,水500毫升煮取250毫升,顿服取汗。无叶用枝。(《千金方》)

5.天行毒病,七、八月热积胞中,烦乱欲死。用莞花500克,水1 500毫升,煮取750毫升,渍故布敷胸上,不过再三敷,热则除。仍当温四肢,护厥逆。(《千金方》)

6.生葛根洗净,捣汁一大钟,豉50克,煎六分,去滓分服,汗出即瘥。未汗再服,若心热,加栀子仁10枚。(《圣惠方》)

7.连根葱白20根,和米煮粥入醋少许,热食取汗,即解。(《济生秘览》)

8.小蒜200克,杵汁60克,顿服。不过再作,便愈。(《肘后方》)

9.芭蕉根捣汁饮之。(《日华》)

10.不问已发未发。用梨木皮、大甘草各30克,黄秫壳50克为末,锅底煤3克。每服9克,白汤下,日2服,即愈。(《易简方》)

11.生藕汁、生蜜50克,和匀细服。(《圣惠法》)

12.已汗不解者。新生鸡子5枚,倾盏中,先入水约1鸡子许,搅浑,乃以水500毫升煮沸投入,纳入酱,啜之,令汗出,愈。(《许仁则方》)

13.天行呕逆,食入即吐者。鸡子1枚,水煮3~5沸,冷水浸,少顷,吞之。(《外台秘要》)

治温病名医屡效方

温病——滋阴增液透邪汤(范春如方)

【组成】生地黄30g,麦冬30g,玄参30g,金银花30g,青蒿9g,白薇9g。

【用法】水煎服。

【功效主治】滋阴壮水,透邪外出。主治温病身热无汗、唇焦齿燥、神昏谵语等症。

【方解】汗,来源于津液。如邪热久羁,津枯液涸,徒用发汗解表药,于事何济?方中生地黄、麦冬、玄参三味,即吴鞠通《温病条辨》之增液汤,以养阴润燥,生津增液著称。更用金银花清热解毒,青蒿、白薇透邪外达。合为一方,则汗可泄而热可清。

【验案】黄某,男,40余岁。患温热病已匝月,始终无汗,唇焦齿燥,舌灰而干,神昏谵语,两手撮空,脉细数无神。家属恳求投作汗之剂。其时阴液亏耗己甚,那有作汗之资料!遂以大剂增液汤,生地黄、麦冬、玄参皆用60g,更配金银花60g,青蒿、白薇各9g,钩藤、石决明各30g。药后汗出热退,神志清醒。盖方中重用滋液壮水之品,救阴以制阳,使阴阳协调,汗源自充,乃能得汗而解,即所谓“水沃燔釜而蒸烟四起”之意也。后续用生津养胃,消理余邪,调理月余而安。

【方源】《上海历代名医方技集成》

温病——石膏犀黄汤(储乃昌方)

【组成】石膏30~60g,生地黄、鲜石斛各15g,知母、沙参、麦冬、牡丹皮各12g,犀角(挫粉研)0.6~1.5g吞服。

【用法】水煎服,另西瓜汁适量频饮。

【功效主治】清气凉血,充液救津。主治温病气血两燔证,亦可用于湿温化燥伤阴,营气俱病者。

【方解】本方遵王孟英“清未尽之热,而救已亡之液”意立方,由白虎汤、增液汤、凉营清气汤和犀角地黄汤等化裁而成。方中石膏、知母大清气热;犀角、牡丹皮清营凉血;生地黄、沙参、麦冬、石斛甘寒滋阴;西瓜汁乃“天然白虎汤”,更具充液救津之神力,而收“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之效,故本方能两清气血,尤长滋阴救津。

【加减】若热甚神昏,加服紫雪丹以清热开窍;动风惊厥还须加入羚羊角粉吞服,并用僵蚕、菖蒲等以息风镇痉。

【验案】1948年秋治上海巨鹿路储姓少妇,热病神昏,汗黏齿垢唇焦,气息奄奄,投药罔效,诸医束手。急延储氏往诊,曰:“此湿温重症也,邪热鸱张,烁津亡阴,若拘泥湿温化湿,忌用寒凉,必毙其命矣。”乃用石膏犀黄汤清热救津,并嘱病家若觅得西瓜2枚,取汁频饮,夜半可获苏醒。时值深秋,西瓜价贵,乃重金购之,饮之果尔,遂请继治,竟获回生。

【方源】《上海历代名医方技集成》

温病学派

温病学派是以研究外感温热病为中心课题的一个医学流派。这一学派在明清时期最盛于我国南方,在研究温热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推动了中医学的发展。

明清之际,江浙一带温疫流行猖獗,促使诸家对温病进行研究,由此逐渐形成学派。该学派虽形成于明清,但早在《黄帝内经》中已有关于温病的记载,如《素问。生气通天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素问。热论》:“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素问。刺法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这些内容已涉及温病的各个方面。《难经》里亦载有一些论述温病的内容,如《五十八难》:

“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伤寒论》明确指出:“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晋王叔和在《伤寒例》中阐发《内经》伏气温病说,云:“冬令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从立春节后,其中无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壮热为病者,此属春时阳气,发于冬时伏寒,变为温病。”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收录了许多防治温病、温疫、温毒的简便药方,如太乙流金方、辟温病散等,并指出温病主要是感受厉气所致。隋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列举了热病候28论、温病候34论、时气病候43论、疫疠病候3论,叙述了温热病的致病因素、病机原理,以及症状特点,提出温病、时气、疫疠皆“因岁时不和,温凉失节,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延及外人”。

(《诸病源候论。温病诸候》)唐孙思邈的《千金方》亦收载了不少治疗和预防温病的有效方剂,及各名医论述温病的内容。北宋庞安时在《伤寒总病论》里亦着意发明温病,将其分为一般温病及天行温病两类,强调寒温分治,并具体论述了天行温病的病因、发病、证治、预防,指出天行温病与异气有关,既可即时而发,又可伏而后发,季节不同则证型不同、治法有别,但总以清热解毒,重用石膏为主。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南宋朱肱的《南阳活人书》注重伤寒与温病的辨别,对多种温热病,如热病、中暑、温病、温疟、风温、温疫、湿温、温毒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在治疗上虽未跳出伤寒圈子,但也不墨守伤寒成方,而能灵活化裁,变动不拘。郭雍在《伤寒补亡论》中强调温病的病因不限于冬伤于寒,其云:“冬伤于寒,至春发者,谓之温病;冬不伤寒,而春自感风寒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伤寒补亡论。卷十八。温病六条》)以上诸家虽各有发挥,但多是零散的认识与经验,仍未形成独立的体系而隶属于广义伤寒病。

金元以降,对温热病的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和突破。刘完素据《素问。热论》创立六气皆从火化的病机学说及辛凉甘寒解表的治疗原则,标志着外感温热病的治疗在理法方药诸方面开始自成体系,温热学说初具规模,出现了“热病用河间”的局面。其后,元明之际的王履在《医经溯洄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中进一步强调伤寒温病不可同治。明代汪机在《石山医案》中提出新感温病的概念。缪希雍在《先醒斋医学广笔记》里指出温疫邪气侵犯人体“必从口鼻”而入。凡此种种,充分说明明代以前中医学对温热病的认识虽不甚完善,但已具备了一定的水平,为清代温病学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明末,我国温疫流行,极为猖獗,专门研究温病的著名医家不断涌现,温病学派遂应运而生。代表医家有吴有性、戴天章、余霖、叶桂、吴瑭、王士雄、薛雪等。

吴有性,明医家,著有《温疫论》。他对温疫病的致病因素、感受途径、侵犯部位、传变方式、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详加探究,指出温疫乃感天地之异气所致,邪自口鼻而入,先伏于膜原,后传于表里,感之深者,中而即发,感之浅者,未能顿发,或由诱因,正气受伤,邪气始张,治疗总宜疏利膜原,表里分消,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认识,自此温疫学说开始建立,并得到迅速发展。

戴天章,清医家,著《广瘟疫论》。他十分推崇吴有性的《温疫论》,为推广吴氏之学,戴氏在吴有性所论的基础上,详尽论述了温疫的辨证与治法,在辨证方面,尤殚心于温疫病

早期的鉴别诊断,提出辨气、辨色、辨舌、辨神、辨脉是识别温疫的五种大法。强调温疫汗不厌迟,下不厌早,清法贯穿始终,补法用于善后,表里寒热虚实并见或余热未尽,则用和法。可谓充实了吴有性的辨证论治思想。

温热病传变规律概览

温热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一般是温热邪气袭表,首先引起卫分证候,继而按卫分→气分→营分→血分传变,逐步深入发展。从这四个层次的发展过程来看,体现了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轻转重、由实致虚、由功能失常到实质损伤的传变规律。若从病变部位来看,其传变规律一是由上焦手太阴肺顺传于中焦阳明胃、肠,进而或传入上焦手少阴心与手厥阴心包,或深入下焦足厥阴肝与足少阴肾。一是由上焦手太阴肺逆传于手少阴心与手厥阴心包。可以说,卫气营血辨证标明了温热邪气由浅入深的传变层次;而三焦辨证则标示出温热邪气自上而下脏腑相传的顺传与逆传途径。因温热病的辨治关键在于判别温热邪气在卫、气、营、血四个阶段对人体损伤的不同情况,从而确定不同治法,故卫气营血辨证为温热病的辨证纲领。本文即以卫气营血辨证为纲,辅以三焦所属的脏腑部位,将温热病的传变规律简要归纳、概述如下,以使读者对温热病的发展过程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外感温热邪气由口、鼻、皮毛而入,首先侵袭上焦手太阴肺系,《温病条辨》中统称为“太阴温病”,初起一般先见卫分证候,其证候类型主要有两种。若邪气郁于肺系之表—口、鼻、皮毛而导致卫外失司,则以发热微恶风寒,舌边尖红,脉浮数为主症,治用辛凉平剂银翘散,以辛凉轻解,疏透风热。若邪气在肺系之表——手太阴肺经,而导致经气不畅,肺失宣降,则以咳为主症,治用辛凉轻剂桑菊饮,以辛凉轻解,宣肺止咳。
  若太阴卫分证不解,邪气由表入里,其发展趋势有两种:一是传入太阴气分;一是逆传营分。传入气分者,因邪气盛而正气不衰,正邪激争,故见气分实证,证属肺热炽盛,里热蒸腾,无形热盛,以高热大汗,口渴饮冷,喘急鼻煽,舌质红苔黄燥,脉洪大而数为主症,治用辛凉重剂白虎汤,以辛寒清气,泄热生津。在温热邪气由太阴卫分传入太阴气分的过程中,若卫分证未罢而气分证已起,可导致卫气同病,治用银翘白虎汤,以透卫清气,表里双解。
  手太阴肺的气分证不解,其发展趋势有两种:一是邪气沿气分深入而顺传于中焦阳明胃、肠,《温病条辨》中统称为“阳明温病”。一是邪气直犯上焦心主或心包而逆传于营分,即叶天士所说的“逆传心包”,《温病条辨》中称之为“少阴(心)温病”“厥阴(心包)温病”。
  在正气不衰的情况下,上焦太阴气分证候大多顺传于中焦足阳明胃,而导致肺胃热炽,里热蒸腾,无形热盛之气分实证,治用白虎汤以两解肺、胃热邪。肺胃热炽之证不解,其发展趋势有三种:一是热邪耗气伤津,导致津气大伤而发展为气分虚证:一是热邪耗津,导致肠燥便秘,发展为有形热结之气分实证;一是热邪由气分而深入营分,或径窜入血分。
  肺胃热炽持续不解,耗气伤津,导致热邪仍盛而津气两伤的实中夹虚证,以高热、大汗、气短神疲,甚则微喘鼻煽、脉洪大而芤为主症,治用白虎加人参汤,以辛寒清气,补气生津。若其证仍不解,持续高热大汗,津气大伤,则可导致气分虚证。因其津气欲脱,故以身热骤退,大汗不止,喘息气短,倦怠神疲,脉虚欲绝或散大无根为主症,治用生脉散,以补气生津,敛阴固脱。若由虚脱再发展而致亡阳,以冷汗淋漓,四肢厥逆为主症者,治用参附汤以补气固脱,回阳救逆。
  肺胃热炽不解,耗伤津液,而导致大肠津亏,肠燥便秘,是热邪从肺胃气分顺传于手阳明大肠,由气分无形热盛发展为有形热结之气分实证。以高热恶热,日晡潮热,大便秘结,腹满痛拒按,舌质红苔黄燥或焦燥,脉沉实有力为主症,治用三承气汤,以苦寒攻下,泄热保津,即“急下存阴”。
  若邪踞少阳气分,里热郁闭,亦属气分无形热盛之实证,以高热,口渴,口苦,胁痛,干呕,心烦,舌质红苔黄,脉弦数为主症,治用黄连黄芩汤,以苦寒泄热,宣郁透邪。若其证不解而继续发展,亦不外传入手阳明大肠而成有形热结与深入营分、血分两种趋势。
  营分证的发生,有三种途径:一是在邪气猖獗或心气、心阴不足的情况下,由太阴卫分或太阴气分逆传所致,二是由中焦气分发展而来;三是伏邪自营分而发。其证候主要有热灼营阴与痰热蒙蔽心包两种类型。若热邪消灼血中津液,导致热伤营阴,发为少阴温病者,以身热夜甚,口反不甚渴,心烦躁扰,舌质红绛,脉细数为主症,治用清营汤以清营透热,养阴生津。若热邪灼液成痰或素体痰盛与热邪相合,而导致痰热蒙蔽心包,发为厥阴温病者,则以身热灼手,痰壅气粗,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舌蹇,肢厥,舌质红绛苔黄燥,脉细滑数为主症,治用清宫汤送服安宫牛黄丸,以清营养阴,豁痰开窍。
  在温热邪气由太阴卫分逆传入营的过程中,若卫分证未罢而营分证已起,可导致卫营同病,以身热夜甚,微恶风寒,皮肤发疹,舌质红绛,脉细数为主症,治用加减银翘散,以辛凉透卫,清营养阴。在温热邪气由太阴气分逆传入营或中焦气分传入营分的过程中,若气分证未罢而营分证已起,可导致气营两燔,以高热,口渴,心烦躁扰,舌质红绛苔黄燥,脉数为主症,治用加减玉女煎,以清气与凉营并施。若痰热蒙蔽心包而兼肠燥便秘,亦属气营两燔,治用牛黄承气汤,以清营豁痰与苦寒攻下并施。
  血分证候的发生,有三种途径:一是由气分窜入血分,二是由营分传入,三是伏邪自血分而发。其证候主要有血热动血与血热耗血两种类型。血热动血之证,因热邪盛而动血,故称为血分实证。其病变部位在手少阴心与足厥阴肝,是热邪深入血脉,灼伤血络,迫血妄行,使血不循经,溢出脉外,以人体各部位出血,舌质绛紫,脉数为主症,治用犀角地黄汤,以凉血散血。若血热盛而致热灼筋挛,则发为血热动风,以高热神昏,四肢抽搐,颈项强直,舌质干绛,脉弦数为主症,治用羚角钩藤汤,以凉肝息风。
  若暑热邪气由气分内窜血分而致气血两燔,肺热吐衄,以高热,咳喘,烦躁神昏,咯吐痰血,或骤然吐衄,舌质绛紫,脉虚大而芤为主症,治用犀角地黄汤合银翘散,以清透肺热,凉血散血。若暑燥疫热毒充斥,而致气血两燔,以气分高热与神昏、出血,舌肿质绛紫起芒刺苔焦燥等热毒燔灼之表现为主症,治用清瘟败毒饮,以清气凉血,泄热解毒。
  血热耗血之证,因热邪耗伤血液,甚则耗损肝血肾精,故称为血分虚证。其病变部位在足厥阴肝、足少阴肾及手少阴心。若热邪仍盛,助长手少阴心火而下劫足少阴肾水,导致心肾不交,以身热,口干,心烦躁扰不寐,舌质绛苔薄黄,脉细数为主症,治用黄连阿胶汤,以清热育阴,泻南补北。若热邪耗血而导致真阴耗损,以身热夜甚,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心悸,神倦,舌质干绛,脉虚大或迟缓结代为主症,治用加减复脉汤,以滋阴清热,养血复脉。若真阴耗损而发展为亡阴脱液之危重证候,以手足蠕动,甚或瘈疭,心中憺憺大动,甚则心中痛,神昏肢厥,舌质绛无苔,脉细促或微细欲绝为主症,急当救阴,斟酌选用二甲复脉汤、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以滋阴养血,潜阳息风。

阴虚包括了津伤与液耗两类,临证时不仅要弄清津伤与液耗的侧重,还要辨明阴虚的主次所在,考虑所涉脏腑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有针对性地选方用药。

风温伏邪用银翘散加减案

王某,发热八日,汗泄不畅,咳嗽痰多,烦躁懊,泛泛呕恶,且抽搐有如惊风之状。腑行溏薄,四末微冷,舌苔薄腻而黄,脉滑数不扬,前医作慢惊治。用参、术、苓、半、贝、齿、竺黄、钩藤等。烦躁泛恶益甚,此乃风温伏邪,蕴袭肺胃,蓄于经络,不能泄越于外,势有内陷之象。肺邪不解,反移大肠则便溏;阳明之邪不达,阳不通行则肢冷,不得与慢惊同日而语也。况慢惊属虚,岂有烦躁懊之理;即曰有之,当见少阴之脉证。今种种病机恐有痧疹内忧也.亟拟疏透,以冀弋获。

       荆芥穗4.5克 粉葛根6克 蝉衣2.4克 薄荷2.4克 苦桔梗2.4克 淡豆豉9克 银花发9克 连翘4.5克 赤苓9克 枳实炭4.5克 炒竹茹4.5克 藿香梗4.5克。

       二诊:服疏透之剂得汗甚多,烦躁泛恶悉减,面额项颈之间,有红点隐隐,即痧疹之象。咳嗽痰多,身热不退,舌质红,苔薄腻而黄,脉滑数。伏温之邪有外达之机,肺胃之气宣塞不宣。仍从辛凉清解,宣肺化痰,冀痧透热退则吉。原方去豆豉加紫背浮萍。

       〔按〕此案曾被误诊为慢惊,实为风温伏邪蕴袭肺胃,势有内陷之象。虑患儿有痧疹而不能透出,遂以疏透为大法。此案始终以辛凉清解、宣肺化痰为治则,方用银翘散加减,配伍精当,主治明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