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作组优秀文章荐读】钟展艳:《草船借箭》观课有思

 豫北闲人原创馆 2021-04-11

《草船借箭》观课有思

中山市民众镇育才小学/钟展艳

《草船借箭》是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课文。中山市教育信息港上执教这一课的是小榄广源学校的黄世杰老师。

最近几天,我把《草船借箭》课文读了几次,发现这篇课文第二课时并不容易展开,一来是对话比较多,二是需要借助原著和其他资料帮助学生形成立体的人物形象。如何切入?集体备课是从二人的对话切入,并揣摩诸葛亮和周瑜对话时的心理,写提示语对于学生而言可能也是一个挑战。而黄世杰老师的课例给予了我学习和借鉴,他从文本细读的角度,提取关键信息,探析人物特征。

第二课时上课伊始,黄老师首先进行回顾,梳理课文主要内容,“《草船借箭》主要讲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短时间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巧施妙计想曹操'借箭’,让周瑜的算盘落了空,周瑜自叹不如的故事。”这是从起因、经过、结果梳理课文内容,也是指向教材课后习题的第一题。

“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课文最后一段对诸葛亮表示赞赏。教师出示了关键问题:快速默读课文,找找文章中哪些细节可以透露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依据关键问题,黄老师引导学生在文中提取信息。

首先,课文第二段写了诸葛亮允诺三天造箭,并立下军令状,这表明诸葛亮成竹在胸,将计就计,顺应了周瑜的算计。

鲁肃找诸葛亮时,诸葛亮向鲁肃借船借军士,文中有一个“自有妙用”显示出诸葛亮早有计划,“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说明诸葛亮心明眼亮,早已洞悉周瑜的意图。这是秘密,鲁肃并没有告诉周瑜,原文提到“果然不提借船的事”,这说明鲁肃老实守信,诸葛亮慧眼识人。这是诸葛亮识人心的智慧。

文中还有表现诸葛亮识天文,预测准确的特点。诸葛亮前两天都没有动静,直至“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在文中还有多处体现,比如“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这是增大船的受箭面积,获得的箭就会越来越多。“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如此,让船只保持平衡,便于返程。“到雾散时,诸葛亮下令返回。”因为如果不返回,曹军就会发现上当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布局严谨,考虑周全。诸葛亮的布局其实也是基于对曹操性格特征的了解,原文写道:“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曹操生性多疑,不敢贸然出兵,所以才选择射箭。

为了增进学生的理解,黄老师引入了课文的插图,请学生留意观察鲁肃和诸葛亮的神态。鲁肃惊慌失措,诸葛亮神态自若,谈笑风生。由此,诸葛亮对草船借箭早已胸有成竹。当周瑜知道这一切,感慨,诸葛亮神机妙算。这个故事看出诸葛亮智慧过人,周瑜善妒阴险,鲁肃忠厚老实,信守诺言,曹操谨慎多疑。

在最后一个环节,黄老师节后课后习题四引导学生阅读原著,这是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阅读链接提供的是原著片段,要求学生找出课文中对应的段落,鼓励学生找不同。阅读链接对应的是课文的8-9段,阅读链接中出现的毛玠、于禁并没有在课文中出现,诸葛亮也换成了“孔明”。阅读链接是接近文言文的,更为简洁,但是又不像文言文难懂,教师提供了几个阅读原著的方法:

1.借助注释进行猜读,只要能大致弄懂意思即可,不需要逐词逐句地翻译理解。

2.不明白的地方也可以联系上下文去弄清楚。

在期刊上,亦有教师探索了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比如名著串烧、思维导图,让学生把名著化繁为简。黄老师在教这篇课文时,重要在探索诸葛亮的人物特征,没有进行文本的拓展,最后点出了这个故事所在的章节,第四十六回,引导学生去看。有教师在执教这一课时,探讨的是周瑜的性格特征,从而对比,了解诸葛亮的特征。作为名著阅读,读是重要的,观课时,不同的课例较少涉及写作的练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