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茱萸汤止头痛、五苓散疗泡性结膜炎 – 经方派

 学中医书馆 2021-04-11

X女士,30岁,平素胃弱,常因饮食不慎诱发胃痛,并常出现偏头痛经休息后可缓解。2020年4月8日晚7时线上请诊,诉自当日下午3-4点开始,在下班回家的路上出现头痛,至5时30分加重,回家休息后没有缓解,疼痛加重。现头痛如炸(原话诉“头要炸了一样”),疼痛部位以前额延伸到颞部为主,巅顶及后头部亦有痛感,伴恶心欲呕,下肢冷感。舌胖色淡苔薄白,脸色白而血色不佳,两侧上睑浮肿貌。

根据病情考虑为阳明头痛,证属虚寒,吴茱萸汤主之:吴茱萸6g 党参15g 大枣15g 生姜15g,一剂,水煎服。

4月9日随访,诉当晚服药后1小时头痛缓解,现已愈。但昨日发现左侧眼结膜充血,今日加重,左侧内眦巩膜上出现一个泡状隆起,色微红,伴血丝,异物感明显。因笔者对眼科专科病并不熟悉,请教专科前辈后,认为是泡状结膜炎可能性大。患者欲用中药治疗,问询之下得知有口干,于是针对水泡(局部水肿)、胖大色淡的舌像以及其人体质(易头痛、眼睑浮肿貌),认为是水毒上冲致病,考虑为五苓散证,故处方:猪苓12g 茯苓12g 泽泻20g 苍术12g 肉桂4g后下,3剂,水煎服,日服一剂。

4月11日随访,诉服药一剂半后结膜异物感消失,配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滴眼,现充血减轻,水泡仍在;4月11日随访,服完3剂后,患眼微有充血、水泡变小,颜色微黄(见图3),已无异物感,仍有口干欲饮。舌象同前,仍胖而色淡,苔薄白。反馈提示药已中病,惟患者诉服上方后出现胃痛,故原方改苍术为白术以健胃,加甘草、生姜、大枣,以减少胃肠不适,为图彻底再进两剂:猪苓12g 茯苓12g 泽泻20g 白术12g 油肉桂4g后下 甘草6g 生姜10g 大枣15g。

4月18日随访,诉4月15日已服完中药,现左眼巩膜仅余水泡吸收后的些许黄色色素残余,服最后方无胃痛不适,病愈。

作者按:本案主要有两点思考

吴茱萸汤于本案中疗效确切,惟患者诉药十分苦而难以下咽,要是需要再服一剂都不想再吃了。于经方的应用上,笔者认为大部分方剂如若对证,其口感都不会太差,如半夏泻心汤类方、黄连阿胶汤等。但在笔者为数不多的吴茱萸汤应用经验上,还未曾听过诉其口感好的患者,皆是说极苦难以下咽。因此吴茱萸汤的剂型与口感的改善,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经方》再按:苦参、龙胆草的苦是超过黄连的,而吴茱萸的口感确实差,因为不光是苦,服过一次的都会终身难忘。临床吴茱萸可以采用另包嘱患友温水冲洗数次后再入煎,可大大冲淡辛苦燥冲的气味,张仲景《伤寒论》第243条的吴茱萸汤中就载明了“吴茱萸一升(洗)”。类似这些实用细节与临床技巧,在《经方》精品班中时常教导。

本案患者素体胃弱,服用五苓散原方改汤后出现胃痛,而加用甘草、生姜、大枣之后变得耐受。结合笔者以往经验,也曾使用当归芍药散治疗痛经而引起原本肠胃功能弱的患者胃痛,因而最终不得不放弃治疗。另外又有用抵挡汤治疗痛经的过程中,服用原方出现剧烈腹痛、泄泻,而加入生姜、大枣后腹痛不再出现的案例。因此笔者考虑,对于素有胃病、胃肠功能弱的患者,在服用散剂改汤的剂型,以及常规汤剂时,应当考虑加入甘草、生姜、大枣等药,以减轻胃肠道刺激,从而使患者对药物更加耐受。

作者/陈丰 广州中医药大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