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某,男,四川绵阳经开区人 ,61岁,7月1日就诊。 一身疼痛,伴有小便不尽一个月,加重一周来就诊。 一个月前出现一身疼痛,起初没有在意,没有治疗,最近一周加重,经人介绍特地来我医馆治疗。 现症如下:中等个子,体瘦弱,面黄黑。一身疼痛,酸痛,胀痛,在阴天和下雨时间加重,平时缓解一些。不怕冷,怕热,舌质红,舌苔薄黄,口不干,口苦,吃饭正常,小便次数多,解不尽,小便量少,大便次数多,大便稀溏,大便解不尽,便秘。脉沉弦滑数。 辩证为阳明湿热证,方用当归拈痛丸加当归贝母苦参丸。 药物如下:当归20克,茵陈30克,升麻10克,葛根10克,猪苓20克,茯苓20克,白术20克,泽泻30克,黄芩12克,浙贝母10克,苦参6克,羌活10克,秦艽20克。4剂。1剂浸泡40分钟,大火煮开小火煮40分钟,分4次喝完。 7月6日二诊:一身疼痛消失。小便不尽,色白,小便次数多,大便正常,口唇暗,舌质暗,舌苔淡白,舌下脉络暗黑,辩证为太阴水饮夹杂瘀血证,方用五苓散加桂枝茯苓丸,药物如下:猪苓20克,茯苓25克,白术20克,泽泻30克,桂枝15克,桃仁15克,丹皮15克,瞿麦20克,赤芍15克,泽兰20克,马鞭草20克。6剂。 吃完痊愈,没有巩固治疗。 点石成金:一身疼痛,阴天和雨天加重,口苦,舌质红,舌苔薄黄,小便黄,大便稀溏,阳明湿热证,当归拈痛丸证;小便量少,次数多,色黄,阳明湿热瘀阻证,当归贝母苦参丸,运用此方,我还特意问胃口如何,吃饭如何,才放心使用。二诊湿热去,太阴寒湿出现,还有仔细观察到口唇暗,舌下脉络暗黑,乃瘀血症,用桂枝茯苓丸对付之。本案用泽兰和马鞭草一则是帮助五苓散利水,二是“血水互结”,水饮不流通生成瘀血,反过来瘀血也会加重水饮排泄。 作者:邓文斌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27.中医经方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