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是一项非常好的健身运动,如果在练习时,对某些事项能加以注意,那更加容易上手。 这里小编给各位拳友分享练太极拳的四条“铁律”、三大“根基”,让你的太极的路更上一层楼,细细品味,你一定有新的领悟。 铁律一:逢转必沉 向左转沉左胯,向右转沉右胯,边沉边转边外撑,要贯穿始终。 铁律二:逢沉必领 只要是沉,必有上下的对拉拔长,上下有了,前后开,前后有了左右找,自己的身体始终是个圆球,走的也是由内而外的撑劲。所以有沉,就有领,领起来再找前后和左右。没有领,找到左右也没用。 铁律三:逢起必落 两腿在虚实转换中,一条腿起,另一条腿必落,不是脚的起落,而是胯的感觉。怎么找,就是要端平两胯。比如云手,一条腿起的时候,领一条腿的胯根要下沉,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身高没有起伏,身高不起伏,胯才能守住,不然起落之间容易漂浮。逢起必落就是在起落之间找平衡和稳定。 铁律四:逢定必松沉 指在所有的定势快到位的时候,要向下松沉,最明显的就是肩胯。肩一松,尾闾一收,就感觉有东西把丹田充实满了。身体重量松沉下去要到两脚脚跟,不要到脚掌,任何动作都是如此。 练太极拳必须要弄懂这四大铁律,并且要记牢不能忘记。因为这四个铁律中贯穿在每个动作里面,这就是起、承、转、合的练法。 单单记住这四铁律还不够 也要明白这三个根基 才能在练习太极拳时更加得心应手 1、耐心打好太极的根基 大多数初学太极拳者,都不太在意基本功的练习,一接触太极拳就拼命学套路,结果“会”的很多,精的没有。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没有进行必要的基本功练习,急于求成。 在初级阶段应该打好基础,追求质量的变化,而不是数量的变化。太极拳是门武术,因此,要多看多练。 一位太极宗师曾说过,如果你的太极练对了,每天练个十几分钟也很长功夫;倘若练得不对,练得时间很长也是不得要领,始终进不了太极的门槛。 2、用意不用力 “用意不用力”是修炼太极拳的一条重要的行拳准则。而且“用意不用力”的原则,贯穿到行拳的全过程中。 有的拳友依仗力大,往往喜欢以力推人,倘若力气大就能赢人,那练习举杠铃就是了,还学太极干嘛?丹田集合了身体全部力量,太极拳运用丹田的力量实现四两拨千斤的说法,在练习中,要将内气沉降到丹田处。 太极就是要小力胜大力!掌握太极功夫的人把力气用在该用的地点上,该用多少力就放多少力,绝不多用与少用,所以初学者在练拳及推手的时候,把力气先存放起来,用意念,意识,注意力来伴随着每个动作的始终,“先有心、后有身”。如此方能体悟太极的妙处。 3、有意识地向后练 向后练是太极异于其他的一大特色。向前是人类正常规律,对武术一点不懂的人,也会用气力把对方向前推。但要想把对方往自己背后弄出去,那就要学,就要练。 往前打很难借力打人,往后打,可借力打人,如此自己就能少用力,太极功夫越高自身就越少用力。 所以初练者,不管练拳架还是练推手,要有意识往后练,特别在推手时,向前推对方出去的意识要减弱,重点练往后拿、发对方的技巧。这样,你的太极功夫不知不觉就会高于同时学拳的伙伴了。
文章来源网络,转载旨在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或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