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哈佛大学成就差距研究:不要高估了东西方教育之间的差别

 369的书柜 2021-04-12

育儿有没有一条不会错且人人可遵循的公式和方法,一直是我很想要知道的问题。

当越来越多人参与到这个话题里,大家却感到越来越迷茫了。

这个说的“自由天性释放孩子”好像有点道理,那个说的“严格规划坚定执行”又好像应该是这样。

有些家庭很有钱去培养孩子,却可能比不上那些普通家庭出来的孩子,差距在哪里?

来自哈佛大学的罗纳德教授和《波士顿环球报》记者塔沙也同样好奇这个问题。

哈佛大学成就差距研究:不要高估了东西方教育之间的差别

“中式育儿”“西式育儿”“虎妈猫爸”“快乐教育”之间有没有高低之分,养育出优秀孩子的父母大多会选择怎么样的养育方式?

他们采访了200名高成就人士,邀请他们谈谈:“父母在你的成功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哈佛大学成就差距研究:不要高估了东西方教育之间的差别

优秀孩子的定义

既然我们要研究成功孩子的父母养育方式,那我们需要先来确定一下什么样的孩子算是“成功”的。(这里面并不包括天才儿童)

学习阶段高学历,毕业后事业有成,可能会是不少人脑海中出现的第一标准。

但是我们都知道光是有钱,少了幸福和开心也不能算是成功的人生,不可能娃鸡起来人没了。

根据哈佛大学成就差距研究专家给出的意见,成功指的是那些充分实现自我的成人。

简单来说,把自己的潜力发挥到了极致,并且仍然在成长的。

哈佛大学成就差距研究:不要高估了东西方教育之间的差别

这会涉及到三个简单的维度:

  • 使命感,有崇高的目标,比如当上公司的高层,获得世界级奖项,成为领域中杰出的人才。
  • 自驱力,会不断向艰难目标前进,有着强烈的主动精神和贯彻执行能力。
  • 才智,有解决道路上遇到的困难问题的能力,并且能从失败中成长。

当这三者都具备且表现优异时,教授们找到了自己想要研究的对象了。

哈佛大学成就差距研究:不要高估了东西方教育之间的差别

常见的育儿类型

要对比不同育儿类型之间,需要先了解一下现在常见的几种育儿类型。

协同培养式

最早应该出现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社会学家Annette Lareau《不平等的童年》笔下。

主要发生在中产阶级家庭中,父母会给孩子安排许多的兴趣班,参加各种的比赛。

像是我们常说的“鸡娃”属于这种类型,孩子自身没有太大的选择权,父母会过度地安排孩子的时间。

这种方式不仅阻碍了孩子发展自身的兴趣,也削弱了孩子学习利用业余时间的能力。

哈佛大学成就差距研究:不要高估了东西方教育之间的差别

自然式生长

同样出自《不平等的童年》一书,自然式生长常见于劳工阶层和贫困家庭。

家庭的父母关心的重点在孩子的安全,并不会对其他进行太多的干预,让孩子自然生长。

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有许多可支配的时间,也可以外出玩耍发展自己的友谊和兴趣。

但是这些孩子不能自在地与权威人物相处,也没有发展出出色的语言技能,同时还显得有些粗鲁。

直升机式

Haim Ginott教授《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一书给很多人留下深刻印象就是这个直升机式的育儿方式。

父母对孩子的生活介入严重,几乎到了无处不在的地步。

虽然这种充分的注意力会让孩子感觉到来自父母的关心,让父母有机会监督孩子,并和老师形成密切联系。

但是这种做法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孩子学习独自处理问题的能力,也比别的孩子少了许多对自己能力建立信心的机会。

更重要的是,直升机养育下的孩子会很难建立起真正属于自己的人际关系,尤其难以建立与成年人的人际关系。

哈佛大学成就差距研究:不要高估了东西方教育之间的差别

虎妈虎爸

2011年耶鲁大学教授蔡美儿出版的《我在美国做妈妈》,一下子把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呈现在了世界面前。

在这里父母会花大量的时间陪孩子阅读、玩游戏,帮助孩子养成学习新事物的习惯。

随着孩子的长大,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甚至最好是臻于完美。

他们并不鼓励孩子拥有自主性,但这不仅妨碍孩子自身使命感的发展,甚至造成情感伤害。

权威式育儿

由心理学家Diana Baumrind提出,她担心大家被社会上的儿童教养理论误导所提出。

简单来说,父母积极地回应孩子的情感,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慈爱,但在制定和执行规则方面,父母要坚定不移并且公平地。

哈佛大学成就差距研究:不要高估了东西方教育之间的差别

权威式在设定边界和允许孩子自主决策上做了一个很好的平衡,但当我们变成想要培养一个优秀的高成就的孩子,似乎光有这些还不够。

哈佛大学成就差距研究:不要高估了东西方教育之间的差别

高成就育儿法是相似的

在记者和教授了解和搜集了多种不同因家庭背景的差异,各种育儿理论、育儿价值观和教育策略呈现出来的养育方式后,结果却不如大家想象的那样。

采访结果发现,好像并不存在哪一种有明显优越的亚洲或美国的养育方式。

相反,超越种族、社会经济地位、教育水平、信仰和国籍,存在着一种强烈相似的养育方式,养育出了这些高成就的孩子。

哈佛大学成就差距研究:不要高估了东西方教育之间的差别

这些高成就孩子的父母大多数并没有上过最好的学校,有几位甚至连高中都没毕业。

他们的独到之处在于,有能力采取一切措施去培养有思想、极其聪明、有抱负、有目标的孩子。

这些父母,无论是受教育程度最高者还是最低者,都会在孩子5岁之前教授孩子简单的数学概念,认识基本词语,平等地与孩子对话,尊重他们的想法,用心思考如何回答孩子的问题。

即便处于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父母们都同样坚持不懈地抽时间、找资源,帮助孩子在学业上取得优异成绩。

她们会做孩子的学生,观察孩子的成长和学习,因此也能够及时调整方法,指导孩子的发展。

同时对孩子的未来规划有着强烈的夙愿,他们的个人经历驱使父母们尽最大努力培养孩子的决心,也决定了她们做这件事的方法。

会用自己或身边的成长故事激发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明白,父母希望他们具备什么样的品质,长大后成为什么样的人。

但是,他们从不试图把孩子塑造为自己曾经梦想成为的那种人

哈佛大学成就差距研究:不要高估了东西方教育之间的差别

宽严相济,制定行为框架,然后给孩子们行动的自由,才是这些父母行动的最终指南。

比如,不做过多的作业辅导,只要求孩子在睡觉前完成作业就好。

周末可以看电视,但平日里只能看书。

假期的时候每周读一本书,写一篇不用很专业但是有自己思考的读书笔记。

父母还会安排好时间等孩子们放学回家后可以陪他们玩耍,等孩子睡觉后才继续工作。

外出长途旅行中会准备好一起唱的歌曲,玩的单词游戏和记忆游戏,以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增加词汇量。

有些父母还会即便是短途开车也会和孩子一起创造持续不断的故事,增强创造性思维能力。

……

但总的来说,大师级父母的目标是帮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而不是成为父母的翻版。

哈佛大学成就差距研究:不要高估了东西方教育之间的差别

结语

在看完《高成就孩子的教养法则》这本书后我不得不感慨,如果要培养一个高成就的孩子,可太累了。

哈佛大学成就差距研究:不要高估了东西方教育之间的差别

对父母自身的要求可以说是非常硬的,因为培养高成就的孩子不在乎你的身份、你的地位、也没有所谓的钱财之分。

里面有几位甚至都是从一穷二白的家庭中出来,全凭父母的一股韧劲和孩子一起闯出来。

而且教育的方法也不仅仅是单一的,好像我们说的榜样的力量,大多数人都会想到正向的榜样力量。

但是榜样力量可能还包括了负面榜样的力量,“我不想要变成那样”,也能促使着孩子往高处走。

哈佛大学成就差距研究:不要高估了东西方教育之间的差别

我们通常以为孩子生活中接触的名师、学霸越多越好,但其实可能只是让孩子多和你的朋友聊聊天,也能达到同样的多思考、敢于发言、增强自尊心的效果。

哈佛大学成就差距研究:不要高估了东西方教育之间的差别

不过这些都需要父母自身已经对世界规律看得比较透彻,对世界的发展有一定感知,总得来说,我感觉还是那句话“能鸡娃成功的父母,肯定对鸡自己更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