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虎门弟子医话•民间有妙方,学用耐思量

 文文ap25 2021-04-12
      周某某,40余岁,人很和气,说话时表情总是微笑的,经营着一家音乐培训学校。近两年来我定期去以盛产优质大米而闻名全国的小城五常出诊,经朋友介绍相识,也是我的患者之一。
      他常有很强的疲劳感,自认为正值壮年,不应如此,但压力大事情多,又难以回避,很是苦恼。休息之后能够缓解,心胸憋闷,睡眠不佳,入睡困难又易醒,胸背部多汗,舌质略红,舌体大而厚,舌边少许齿痕,苔稍腻,脉弦缓。我给他调过几次,先后用过小柴胡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三仁汤、橘枳姜汤、上焦宣痹汤加加减减。每次吃一两周就放下了,用他的话说,每次吃药都有改善,但用不了多久,就又回到了从前。
       2021年3月3日他又给我发微信:“最近总是胸闷,感觉乏力明显,前胸和后背也不舒服。是不是还是肝经出了问题呢?”我想起前两天他还和我说过最近牙疼。我没有直接回答他,也没有再问其他症状,无需再问了。只告诉他把手机的美颜关了,给我拍一张舌照。看上去舌象也和以前差不多。于是开了张方子,告诉他吃两周,吃完再联系我。
        方为:槐角12g,生地榆20g,黄芩10g,桑白皮10g,元胡6g,桃仁9g,前胡9g,滑石10g,枳壳10g,木香6g,茯苓15g,防己6g,附子2g,大黄3g,细辛5g。 
       过了半个月之后,我主动问他,是不是又只吃了七副,现在怎么样。果然不出所料,他回答我说,最近杂事很多,有时家都没时间回,只吃了七副,现在感觉挺好。
       按:这个处方的前十味药,是一个完整的方剂,名为槐角地榆汤,听上去第一感觉这应该是个治疗痔疮一类肠风下血的方剂,其实不是,它在当地常被用来治疗脱力伤寒的发热不退。这个方子据说是江浙一带的民间验方,浙江名医董汉良曾撰有专文《退热验方“槐角地榆汤”》介绍浙江新昌老中医黄载枚先生善用此方以及他本人的验案(《江苏中医》1987年10期)
       脱力伤寒,就是感受外邪之后,出现了一派全身疲乏、四肢无力、懒动少言的表现,当然还有低热或者高热。从整体来看,此方没有从常规的治法去解表透邪,更没有去刻意补虚扶正,似乎是从宣肺化湿、理气活血通肠的努力下去调畅气机,气机一畅,经络血脉脏腑通调,邪自去,正自复。
      黄载枚先生和董汉良先生均是将本方用于发热,既然是治“脱力伤寒”,那没有发热,只有貌似“脱力”即精力不济、乏力懒动的表现,是不是也可以用此方治疗呢?特别是湿邪壅滞、肺失宣降、气机不畅的时候。
       本案就没有明显的外感史,也没有发热,病程也已经很长,但极度乏力,有似脱力,胸闷苔腻,显有湿阻,前面虽然也用了三仁、宣痹汤等化湿之方,但疗效不理想,正在措手之际,突然想起了这个方子,心中一亮,感觉用上去不会让我们失望。现在看来的确如此。
      本例治疗获得显效,毫无疑问得益于这个验方。最后说说我所加的几味药,茯苓、防己是加强除湿的,也有试图改善失眠的意思;至于小剂量大黄附子汤,那是我治疗牙痛的经验。
       当然这个方子值得研究的地方,还有很多。所谓的“脱力伤寒”发热,按赵绍琴先生的经验,应该是辛凉透表加少量辛温风药以助宣透,再加少量芳香化湿,总之核心就是一个“透” 字,用量均极轻。而槐角地榆汤既不解表,也不透表,没有芳化,更无补虚,却能退热解疲且疗效卓著,其机理颇耐人寻味。
      许多疗效独特的民间验方都有经方的特质,突出表现就是你按常规药物功效去理解,往往难有结果或所得不多。也许这就是中医,他是多元的。不论是面对一种疾病还是一个方药,都可能被数种理论解释,这些解释有你知道的,肯定或多或少还有你不理解或不知道的,要不然怎么会有各家学说呢!不要紧慢慢来吧,中医不就是这样吗,慢慢学习、慢慢研究、慢慢理解,慢慢应用。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