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院,小隐。

 真友书屋 2021-04-13

Image

兼隐庭前旧花竹,依稀置我春窗边。

——明 李蓘

Image

 
明人文震亨在《长物志》中有谓:「居山水之间为上」。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在辞别庙堂之后,寻觅江湖之远的乡野,或造馆阁,或营山舍,或筑小院,如王维之辋川别业,林和靖之孤山草墅,李日华之紫桃轩……他们以最接近自然的心境,寻觅最深处的归隐。这是中国人最质朴的生活哲学,对于当下的人们而言,能有一处清净之所,使人暂消尘虑,便是治愈生活的绝佳境地。小院,小隐。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院落之中,人们常植以深具品格的草木。竹子,便深得文人青睐,北宋文豪苏东坡有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以其清虚无华的品格,被文人栽植于院中庭前。别院山川坐落于安吉的乡野之中,青砖黛瓦,廊檐勾连,推开门,便可见绿竹猗猗,风动之时,满沾宿露的竹叶,簌簌作响,有如环珮之音。其中有一院、一茶室、一书房,由当下的烟火,延伸至远方的诗意,山水之间,诚可为隐也。

Image

ImageImage

Image



院 内 食 事
烟 火 小 隐
Image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院落之地,最宜食春味。
Image
在安吉竹海,春日里,几场阴雨过后,春笋便萌动于泥土之间,吃笋,是春季里必不可少之事。待春雨落定,荷锄上山,在竹林之间,寻到刚冒尖儿的竹笋,俗称黄泥拱,这是最鲜嫩的。挖笋归院,告慰唇齿之间的心心念念。

Image

Image

Image

中国人食笋的历史悠久,《尔雅注疏》中说:「笋,竹萌也,可以为菜肴」。古往今来的文人老饕,如白居易、苏东坡、张岱、袁枚等无不对竹笋赞誉有加。李渔在《论蔬》中称春笋为「蔬食中第一品」,因为它「清,洁,芳馥,松脆」,被称为盘中的「珍馐玉馔」。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竹笋之食,历代文人皆有其法。白居易在《食笋》一诗中写道:「置之炊甑中,与饭同时熟。紫箨坼故锦,素肌擘新玉」。将采来的竹笋,剥下紫壳,露出新玉,将其清洗干净,切丁备用。然后淘米,置于瓦锅之中,手摇蒲扇,小火慢煮,玉笋与饭皆鲜香,再佐以经典的腌笃鲜,一口下去,就是满满的春天的味道。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院 下 茶 室
草 木 相 隐
Image
小院之中,有一茶室,其上覆以茅草,其间置以屏风,其外植以竹林。茶室与竹林间隔之处,设一水池,周岸磊以山石,种上各色花木:有春之梨,可赏月白;有夏之榴,可观脂红;有秋之枫,可倚霜花;有冬之梅,可待落雪……余者,满目之间,尽是汀花蒲草,撷芳点翠,幽静深邃,宛如尘间秘境。芳草延绵,四时更迭,于此间,此身可安,此心亦可隐。

Image

Image

Image


草木相映,山中何事?明人陈继儒写出了最美的答案:「云水中载酒,松篁里煎茶;山林下著书,花鸟间得句」。茶之一味,既能解渴,也可润心。喝茶之境,或于竹院的亭中,或于檐下的室内,以素雅的陶瓷茶具,在日常的喧嚣之余,汲山间清泉,备于炉中,起火,烧炭,煮茶,继而茶香清冽,甘爽可人。急促的时间,在这里变得缓慢,或是一人品饮,或是三两知己欢谈,待至畅怀之处,不觉日色已暮。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院 中 书 房
笔 墨 闲 隐
Image
小院之中,有一书房。明人李日华,曾描述心中最理想的书房:「在溪山纡曲处择书屋,结构只三间,上加层楼,以观云物。四旁修竹百竿,以招清风;南面长松一株,可挂明月」。别院山川,大抵如前人心中之想,书房在二楼,窗外竹影交错,低枝入窗;檐下芳草缛苔,芳菲叠砌,案上插三两时鲜之花,真乃读书人的桃源之境。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此地清寂,唯一能听到的,不过是山涧的溪声,林中的鸟鸣,「人间之乐,无过于此矣」。若赶上春雨连阴之夜,颇有王维诗中「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之意境。能在这样的环境中,置一椅,陈一桌,此中文房器物皆备,与典籍为亲,与笔墨相近,探艺求学,修身问道,心中自是尘嚣尽散。唯一能触摸的,不过是一颗淡然闲隐之心。

Image

Image

Image


小院,是生活的小隐,更是精神的小「瘾」。它盛满了人间的烟火,三餐食事,寒来暑往,它成全了生活之隐;它也装满了心中的诗意,檐下茶室,阁楼书房,它成全了精神之「瘾」。愿你也能有一方小院,远山为屏,当窗而列,修竹为院,煮茶而欢,活成一片最自由的云。

点击观看本期内容视频

本期空间|安吉 别院山川

影像拍摄|文人空间 陈材

文章撰写|文人空间 梁诏贮



Image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