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中小学教育》21年3月刊 湖北省巴东县第二高级中学 覃兴山 邮编:444324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使 用已越来越普遍。高中信息技术是近年来新开设的一门课程, 该课程日渐重要。信息技术课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 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 技能,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 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 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 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方法 创新教学 高效课堂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融知识与技能于一体,列入教育计划,作为高一、高二年级的必修课,其目的是为了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学会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应用能力。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自身的性质,决定了它有着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点。上机操作是本学科一个最大的特点,在整个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盲目地上机不仅达不到教学目标的要求,还可能导致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教学时一定要激发学生兴趣,教给方法,引导学以致用,科学评价学习结果,使学生不但轻松地掌握知识与技能,还可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以促进学生发展,适应社会需要。 一、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生活化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要思考怎样的教学方法才是合适的。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打破传统教学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研究学生要“学”什么和怎样“学”的问题,把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体,让学生懂得:自己是受教育的主体,自己必须为自己的教育负责。老师与学生交流时,要静下心来聆听彼此的心声,给学生足够的发言权,不能死死地盯着书本,书上怎么写,我们就怎么教,3年5年一成不变;不能当学生提出不同意见的时候,大声地呵斥,生怕损害了自己的权威。我们要反思自己的教学:为什么学生从最初的非常喜欢上信息技术课,演变成最后觉得上信息技术课一点意思也没有呢?这个现象在我们身边不难发现,原因就在于我们没有抓住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他们的原动力。我们的教学方法必须有所改进,过去的已经不再适合现在的学生。因此,我们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如在学习Word2000时,我就在课前搜索了一些资料,用拼图游戏、自己做连环画、做圣诞贺卡等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教学必须符合学生的天性以及发展的规律,这是首要的、最高的规律。回归生活,让课堂与生活紧密相联,这是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在课堂上运用适当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让他们学以致用是两个非常好的突破点,也是维持课堂纪律最长久、最有效的方法。 二、巧妙设计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信息技术教学要有好的教学课堂才能让学生感觉到信息技术课程的不同,让学生感觉信息技术课程的实用性。不管是教师的教学或者是学生的学习,都会讲究所学所教东西的实用性。如果教师的课堂教学拥有良好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具有实用性,学生就会感到信息技术课程是有用的,是一门值得学习的课程。所以,尽管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选考科目,但也需要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才能使学生认为教师有认真的进行教学,才能让学生喜欢上这门课程。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对“信息的搜索”进行讲解,搜索也许是学生接触最多的信息应用过程,每个学生都懂得如何进行信息的搜索,但搜索的信息也有一定的好坏之分,所以学生就会对“信息的搜索”课程感兴趣,就能投入到教师的教学当中。当然,简单的讲解会使学生感到乏味,要让学生亲身实践,感受信息的搜索技巧。教师也可以抓住学生们的兴趣,例如游戏,对游戏中信息的设计进行讲解等等。这样课堂教学融入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认真地学习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就会有较大的提高。 三、分层教学,满足全体学生的学习要求 学生具有差异性,在信息技术方面,学生受家庭条件和个人爱好等因素,学习能力和操作水平参差不齐,给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在这种教学现状下,如何在一节课当中,关注全体学生的学习情况,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所收获,就成为了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 四、精讲多练,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尝试 “精讲”就是要讲清讲透教材的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要讲清讲透,非重点内容可以略讲,掌握的问题可以不讲。“多练”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多给学生练习的机会,并加以指导,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练”,达到理解、巩固所学知识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我在讲授“文档的美化”这一节课时考虑到,本节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图片工具栏、绘图工具栏、艺术字工具栏等三个工具栏的使用方法,如果每个工具栏的各处按钮都面面俱到地逐个讲解演示,那么三个课时也完成不了。我们仔细观察这三个工具栏的按钮可知,有不少按钮的功能相同或相近,这样演示一个就解决了一对或更多,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再在每个工具栏上找一个重点按钮演示,总共只需要6~8分钟的时间,其它按钮可以让学生自己在上机练习中探索、尝试和体会,然后立即给学生布置任务,马上练习。经观察,学生所做的练习一般会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五、加强课堂教学的互动,调动优、差生的积极性 师生互动、学生互动在课堂上要得到体现。互动可以在小组合作中体现,小组合作实际上是一种优、差的合理搭配,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优生发挥特长、施展才能,差生尽其所能、学有所得,实现了学生资源的共享利用。这种互动能够调动优、差生的积极性,会明显地改善课堂纪律。记得在讲述《认识窗口》一课时,有同学灵机一动把“窗口”比作魔术师,可以变高、变矮、变宽、变窄。正当大家都为这新奇的答案而喝彩时,马上就有同学这样评价:“他的答案的确很精彩,但我要这样补充:窗口是个神奇的魔术师,那么鼠标的箭头就是最具魔力的指挥棒。”随之,我顺势引导进入探究学习,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便随之水到渠成地迎刃而解了。 六、开展任务活动,提升学生运用能力 正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思想活跃且性格好动,常抱有积极展现自我的机会,而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手法,只是单一的对学生进行讲授,缺乏一定的实践运用能力,对学生的心理需求无法产生及时的满足感。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活动中,教师应合理把握学生的心理思想,结合教材要求,积极开展任务活动,让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完成所安排的学习任务,在加深学生学习理解的同时,增强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总之,教师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要从更新教学观念入手,营造创新环境,使那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上好信息技术课,要注意激发学生兴趣,使用易于学生接受教学方法,使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并注意科学地评价学习结果。同时要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使他们感到每堂信息技术课都学有所获,学有所用!教学是艺术,艺术的发展是无止境的,她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实践、探索、创新。 参考文献: [1]李建明.目标导向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科技风,2015(17):224-224. [3]巫芳俊.新课改理念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设计分析[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1) [4]刘冰.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策略[J].信息技术教学,2016,13(05):14-16. |
|
来自: 昵称15221501 > 《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