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84年粟裕大将病逝,其讣告中这句话,所有开国将帅绝无仅有

 夷陵书馆 2021-04-13

如果是单说军事方面的天赋和指挥才能,说粟裕大将是我军近代以来的“军神”也不为过,他一生取得的战绩,即使相比较十大元帅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1907年他出生于湖南省的一个书香世家,9岁的时候到了他叔父创办的第八民国学校读书,从小便表现出了他过人的天赋,不止是在之后的军事领域上,即使在小时候读书的时候,那些知识点对他来说就是非常简单,甚至还经常利用晚上时间教其他同龄人学习。

1927年本是一介书生的粟裕深知国家的处境,决定弃文从军,从武汉来到了武昌,参加了叶帅部的国民革命军,任命学院班长,开始了他半个世纪的战争生涯。


虽然没有上过正规的军事学校,但是粟裕大将爱学习、爱研究、爱总结的特质让他脱颖而出,他很喜欢研究战略问题,并且市场用独特的角度去思考,在战争中去学习战争。每到一个地方,他会把这个地方的地图自己亲自画出来,有时候他的参谋帮他画了一个想减轻他的工作强度,他很快便指出了地图中错误的地方,可见其对地形的掌握有多精准。

在抗日战争时期,粟裕大将的指挥能力就开始得到展现,其实哪有什么“常胜将军”,有的是自己的高度重视和总结经验,伟人曾经说过自己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粟裕也不例外,在那个战争年代,他最大的工作量就是要找出不足,总结经验,方便下次再战。


他是典型的实干派,从来不谈空想,对待战场分析常常能够一针见血,直接提出问题所在,他的总结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会找出我军的不足和敌军的优势,然后重视敌军的优势最终变成自己的经验。

韦岗伏击战后,他就指出了我军5项优点,9项缺点,日军的8项优点,5项缺点。还有就是黄桥战役的神仙战役,也详细列出了我军的12项不足,每一项都实事求是,认真诚恳,这才是“常胜将军”经常打胜仗的原因。


粟裕大将最擅长打游击战。大部队作战。在红军时期,由于自己担任的职务逊色于十大元帅,表现虽说亮眼,但是也没有太过出色,但是到了解放战争时期,才是他在军中大放异彩的时候。

粟裕七战七捷歼灭了全副武装的美式装备的国军,为以后我军的作战指导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后来相继发起的各大战役都震慑了进攻凶猛的国军,尤其是在孟良崮战役中,粟裕大将以一种大无畏的姿态在百万军中取得对面上将首级,以中央突破反中央突破,全歼了国军号称王牌中王牌的74师,极大撼动了国军内部高层,迅速是战场的形态朝我方逆转,老蒋是真的没想到,伟人也说他也不曾想到。

而后的济南战役更是牛刀小试,被任命为华东野战军总指挥的粟裕仅用了9天的时间,就全歼济南守军十万多人,并且生擒了第二绥靖区司令官等在内的将领23名,之后率领华东野战军发起淮海战役,粟裕大将一共指挥了17个纵队作战,歼灭国民党军44万多人,伟人在战后表示“淮海战役,粟裕同志是第一功”。


战争的最后阶段,粟裕大将更是把指挥大部队作战的才能发挥的淋漓尽致,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以至于在其逝世后,报告上都写上了“尤善指挥大兵团作战”的评价,这在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粟裕大将一生都不会喝酒打牌,更不会跳舞唱歌了,他一生的爱好就是观察地图,甚至有时候看地图能看上几天几夜,以至于每一个道路桥梁都深深的印在他的心里。华野作战参谋秦书锦就曾说从来没有见过一个军事指挥员像他一样那样精通地图还熟记战区地形的。


“一生为民,两让司令,三次先遣,四渡长江,五虎战将,六次负伤,七战七捷,八省征尘,九死一生,十大战役,百战百胜,千将之首,万古流芳。”这是后人对粟裕大将的称赞,总之他在军事上的才华是十分亮眼,指挥了太多的神来之笔战役,即使面的同为军神的林帅,也是对他十分佩服,要知道林帅一向都是个心气高傲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