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要点 中医对于黄疸的辨证主要分成阳黄和阴黄两块,在临床见到的绝大多数是阳黄。阳黄一般是由湿热引起的,主要是肝胆湿热、肝经湿热,即热性出现阳黄,患者皮肤发黄,黄疸鲜亮,可以出现火热上攻的症状,如口渴、手脚热、大便干燥、口苦等情况。阴黄主要是阳气不足引起的,一般是脾阳虚或肾阳虚,常常是由于阳黄病久以后导致阳气衰竭,阳气功能不足、下降,出现寒邪或者寒湿阻滞,身体的黄色是晦暗的,身体倦怠,四肢恶寒,怕冷,大便可以出现稀溏。 阳黄多由湿热之邪所致,其黄色泽鲜明如橘,伴湿热之症; 阴黄其色虽黄,但色泽晦暗,伴寒湿内阻之症; 急黄起病急骤,色黄如金,伴神昏高热等症; 虚黄目黄身黄而色淡,伴气短、乏力等虚证表现。 身目俱黄,色泽鲜明,发热口渴,大便燥结,舌苔黄腻,脉弦数; 身目俱黄,但色泽不如热甚者鲜明,头身困重,舌苔白腻微黄,脉弦滑。 黄色多晦暗不泽,或如烟熏; 黄色晦暗,面色黎黑,舌质紫暗,多见瘀斑,或见胁下积块,脉弦涩。 黄疸初期以实证为主: 阳黄清热利湿,通利二便; 急黄清热解毒凉血为主; 阴黄温化寒湿、化瘀退黄; 虚黄健脾生血柔肝; 黄疸的中末期重在健脾疏肝、活血化瘀。 主症:身目俱黄,黄色鲜明, 治法:清热利湿,佐以泻下。 方药:茵陈蒿汤。 主症:身目俱黄,然不及热重于湿者鲜明。 治法:利湿化浊,佐以清热。 方药:茵陈五苓散。 主症:发病急骤,黄疸迅速加深,色黄如金。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开窍。 方药:犀角散。 主症:身目发黄而晦暗 治法:温化寒湿,健脾退黄 方药:茵陈术附汤 主症:身目发黄而晦暗,面色黎黑 治法:活血化瘀,疏肝解郁 方药:鳖甲煎丸 主症:面目肌肤发黄,黄色较淡 治法:补气养血,健脾柔肝 方药:小建中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