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世民为何不杀功臣?兵不知将将不领兵,刀把不在手中

 3611馆长 2021-04-13

总有人说,李世民为什么不杀武将。

其一唐太宗本来就是马上天子,他的那些武将大多比他岁数大,负伤的负伤、年老的年老,对于他和他的后代没有威胁;其二江山代有人才出,离了建国武将就没有打仗的了?大唐建立后,李世民身边有了许多少数民族将领、新兴的将领用来制衡开国将领;

其三也就是最根本的,开国武将大多没有兵呀,你想造反必然有一大批愿意跟你造反的人,对你建立起绝对信任,长期固定地跟随你。然而,唐初武将根本没这个机会。其根源就在于府兵制。

因为府兵制是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的,属于亦农亦兵的形式,所以,参军打仗打完了都回家种地去了。而府兵是唐初军队的精锐。那么,加入军队在当时需要什么吗?

府兵的兵源以中下农为底线

当时参军可不是赤贫的人能够做的事情,当然,一些富人会拉你冒名顶替去当兵。但富人毕竟是少数,大部分府兵战士至少也要中等收入的农民。因为那个时候需要你自备武器服装和军粮,自己去“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那么,唐朝的府兵最基本的需要自备什么军事物资呢?唐朝规定:

“具弓一,矢三十。胡禄(箭囊)一、横刀、砺石(磨刀枪,也可用于破淤血)、大觿(解结锥,用于解各种绳扣用的骨质锥形器皿,象骨居多)、毡帽、毡裘、行藤(在射箭时伤害自己的从腰到脚的皮制护具,骑兵可省)皆一,麦饭九斗,米二斗,皆自备,并其介胄、戎具藏于库。有所征行,则视其人而出给之”自《新唐书·卷五十六·志第四十·兵》。

由上可见,府兵制下的当兵人并非穷人、赤贫能够参加的,参加兵役的人必须要有一定的财产,买得起上述用具。

像府兵中的内府也是就驻扎在京师的部队都是官员(二到五品)的子弟,后来因为纨袴膏粱大量存在,更低级别的官员、有钱人也进入,再后来他们更是花钱用人顶替。外府兵(折冲府)则是从天下九等百姓中六等以上的百姓才能加入,而划分几等几等的标准就是财力。

尉迟恭

唐政府给予府兵的好处就是免除租庸调,同时也对府兵进行赏赐。例如内府兵就有“月赐”,再例如在镇、番还时,国家按天数给予粮食和衣物等,例如标准就是:绢布12匹、粟12石。

在镇、番还是府兵服兵役时的主要工作,府兵的主要任务就是宿卫、镇戌、打仗。每年他们都要有一个月的时间轮番到所隶的卫府、京师、边镇服兵役,这就被称为番上。根据路途远近分为:五百里五番、千里七番、千五百里八番、两千里十番、外为十二番。五番就是每隔五个月上番一次,一年差不多服两个月的兵役。为了减少民众的往返之苦,唐政府还规定,路途超过一个月的往返距离可以“并番”。同时,也可以“纳资代番”。

安史之乱前文武官员的俸禄问题及军费

作为军费,我们首先要说一下军官的俸禄问题,因为武官的俸禄不在军费之内,属于官员俸禄。那么,这就要从唐朝的官员人数上说了。唐朝的官儿比较多,而且武将比文官多,毕竟从赵匡胤开创“文官治国”之前,我们可以称其为“武将治国”阶段,在很多情况下,武将本身就兼有文官的一些职责。

唐朝的官员分为30等,俸禄则分为18级。武将最高官员为兵部尚书,正三品,武将之首了,以下的官员可参见下表:

高祖、太宗时期到底有多少官员尚没有公认的数字,高宗显庆二年(657年)共有官员13465人,唐玄宗开元末年提高为18805人。这么多官员,势必在财政支出上占有大比例,官员俸禄(武将俸禄不列入军费)是第二大项支出,第一为军费、第三位皇室用度。

那么,军费由哪部分财政收入负责呢?从军队说,租庸调、户税、屯田营田三项解决百万军队的军费和衣食问题;职田、资课、公廨本钱负责将领的俸禄衣食问题。

例如租庸调天宝年间,岁入正租1260万石,军事预算占去62%多;岁入绢布2345万缎匹,军费为27%以上。

例如户税。三年一大税,收150万贯;每年一小税,收40万贯。

程咬金

再如屯田营田数量较难以确定,但是和平时期所开垦的军屯的作用肯定很大。例如高宗到玄宗开元末年,唐朝又增设了40个军镇,军屯广泛开展。河源开屯田五千多倾,岁收五百余万石。

最后一项说明,就是安史之乱前的军事预算如何支出了。在安史之乱前期,边军的军粮主要通过河北、河东、剑南三道的正仓供给。

如果不够或者来不及,唐朝中央政府为了降低对地方财政的困扰,毕竟唐朝前期地方政府在财政收支方面受到中央的严格控制,地方政府财政比较困难。中央政府就根据粟价折成现钱下发给军队,让军队就近从粮商那里购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