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和铜箔】锂电大事件|锂电诺奖刷屏;亿纬锂能上调业绩;科隆新能源IPO;格林美联手嘉能可

 起点锂电大数据 2021-04-15

摘要:最值得喜大普奔的是三位锂电领域科技家获取了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化学奖。

本周动力电池产业链的新闻一个接一个。先看标题中提及的四大新闻。
最值得喜大普奔的是三位锂电领域科技家获取了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化学奖。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颁发给三位“锂电池之父”,分别是97岁的美国科学家约翰·古迪纳夫(JohnB. Goodenough)、77岁的英国科学家斯坦利·威廷汉(Stanley Whittingham)以及71岁的日本科学家吉野彰(Akira Yoshino),以表彰其在锂电池研究开发的卓越贡献。
“他们创造了一个可充电的世界。在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的现场,当来自美国的科学家约翰·古迪纳夫、斯坦利·惠廷汉姆和日本科学家吉野彰的照片出现在大屏幕上的时候,瑞典皇家科学院给出了这样的获奖理由。
目前,全球都在加速电动化战略的节奏,作为与传统燃油车竞争的关键,锂离子动力电池必会成为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从根本上改变人们日常生活的“锂电池”,这也让我们对未来的出行有了更多的想象。
飞速发展、最具潜力的亿纬锂能,于10月8日发布公告,其三季度业绩预告大幅上修 49%-65%。更新后的预告显示,亿纬锂能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预计将达到11.38—11.71亿元,同比增长200.58%——209.29%。其中,第三季度预计实现盈利6.38—6.71亿元,同比增长190%—205%。
来自资本市场最重要的新闻则属于科隆新能源即将IPO。在9月30日,科隆新能源首次公开科创板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本周,上交所官网信息也显示,科隆新能源科创板IPO申请获受理,正提交注册。
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显示,科隆新能源本次科创板IPO拟发行1.06亿股,共拟募资6.13亿元。
截止目前,加上科隆新能源与容百科技,冲刺科创板的锂电企业已达11家,其他9家分别为瀚川智能(已上市)、嘉元科技(已上市)、杭可科技(已上市)、天奈科技(已上市)、利元亨(提交注册)、孚能科技(已受理)、联赢激光(已问询)、奥特维(已问询)、博众精工(已问询)。
本周最大的合作案例是格林美联手嘉能可。10月7日晚,格林美发布公告称,近日与嘉能可就动力电池原料粗制氢氧化钴中间品的采购,和双方长期合作等相关事宜签订了战略采购协议。
根据协议,嘉能可未来5年(2020-2024)将向格林美供应粗制氢氧化钴产品,按照钴金属计量共计6.12万金属吨,以满足格林美现有三元动力电池材料产能及未来建设规划需要。并且公司与嘉能可认同以上是一个基础战略采购数量,嘉能可还承诺将优先保障公司除以上基础需求之外的新增钴原料需要。
四大新闻之后,不得不提的还有本周新能源车企的三大动态。
首先是特斯拉上海工厂将于10月14日全面投产。最近有消息称,特斯拉上海3号超级工厂已经进入生产线最终测试环节,一辆Model 3电动汽车出现在特斯拉上海Gigafactory 3工厂附近的一条新的测试跑道上,而该辆Model 3很可能由上海工厂生产。
起点锂电大数据认为,特斯拉上海工厂的全面投产,除了对中国市场的新能源汽车带来巨大冲击之外,对产业链的提振作用也将十分明显,特别是特斯拉供应链上的本土企业,将受益于特斯拉的快速发展。
其次是猎豹汽车、众泰汽车、华泰汽车、力帆汽车等四家车企被网曝申请破产。随后,猎豹汽车、力帆汽车回应:子虚乌有;力帆股份澄清称,力帆汽车年底将进入破产程序的消息,经核实该情况不属实;众泰汽车则发表声明称此为虚假信息,并已对公司声誉造成严重损害,已经向公安部门报案。
经此波澜,有市场人士认为,“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这四家车企仍将存或多或少的问题,后续发展仍需进一步观察。这也是当前环境下众多车企面临艰难困境的典型写照。
第三,我们看一张朋友圈流传的照片:

以下为除上述事件外,本周动力电池产业大件事一览(精选30条):
动力电池
1、工信部:鼓励退役电池梯次利用在基站备电、储能、充换电等领域
9月30日,工信部发布了对《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修订征求意见稿)》、《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该文件鼓励具备基础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动力蓄电池生产企业参与新建综合利用项目,鼓励从事梯次利用的综合利用企业在基站备电、储能、充换电等领域应用,提高综合利用经济效益。
2、五龙电动车出售中聚电池失败
日前,五龙电动车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19年3月22日与兴晖有限公司就Synergy Dragon75%股权及中聚电池国际有限公司全部股权出售事项签署了协议。但由于该协议下的先决条件于最后截止日期(即2019年9月30日)并无达成或获豁免,根据该协议的条款,该协议已失效及再无效用。
这意味着五龙电动车计划出售旗下持续亏损的锂电池业务以聚焦新能源汽车业务的计划失败了。
3、特斯拉收购电池制造公司Hibar
近日,外媒报道,特斯拉已经收购了加拿大电池制造设备和工程技术公司Hibar,或为日后开展自主电池生产打基础。虽然目前并没有该笔交易的相关信息,但是在提交给加拿大联邦游说机构的登记文件中,能发现特斯拉已经将Hibar列为其子公司。
4、松下聘请前特斯拉电池专家担任技术副总裁
根据Automotive News的报道,松下近日聘请了前特斯拉电池专家Celina Mikolajczak担任技术副总裁。Celina Mikolajczak将于本月入职松下,而其工作的地点则是特斯拉和松下合作建立的内华达州1号超级工厂(GigaFactory 1)。
5、特斯拉与松下关系陷入“混乱”
近日,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特斯拉与电池供应商松下的关系正面临艰难时期,而此时特斯拉也正着手生产自己的电池。上述报道援引松下内部消息人士的话称,该公司与特斯拉的关系正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在过去的几年里,特斯拉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锂离子电池消费者,而松下自特斯拉问世以来一直是其主要供应商。
6、通用将与LG建立电池工厂
近日,根据海外媒体报道,通用汽车正积极推动与LG化学共同成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合资企业,并建立全新的电池工厂,以满足全球车型电动化战略电池需求和解决当地就业问题。
7、雷诺2025年将使用钴含量为零的固态电池
日前,雷诺汽车高级副总裁吉尔斯·诺曼德对外表示,到2025年,雷诺旗下电动汽车可能会使用钴含量为零的固态电池。据悉,新一代的固态电池产品将由电池公司Ionic Materials提供技术支持。
8、瑞士电池商Leclanché成为庞巴迪电池供应商
外媒报道称,庞巴迪选择瑞士电池制造商Leclanché作为其全球铁路运输电池系统的首选供应商,该协议在未来五年内的潜在业务量将超过1亿欧元。
根据协议,Leclanché将为庞巴迪的大约十个不同的铁路项目提供锂电池系统,这些模块将使用Leclanché的模块和包装技术覆盖其广泛的列车产品系列。此外,双方的合作将帮助该行业摆脱柴油以及铅酸电池的发展。
锂电材料
9、威华股份并购盛屯锂业事项敲定
10月9日,威华股份公告,公司发行股份购买盛屯锂业100%股权并募资等交易事项获得有条件通过。该收购事项从2018年10月提出,至今历时整整一年。经交易双方沟通并经初步估算,交易标的盛屯锂业的估值为9.5亿元左右。
业绩承诺方承诺,盛屯锂业2019年-2022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608.84万元、9433.87万元、1.15亿元、1.15亿元,2019-2022年累计净利润合计不低于3.18亿元。
10、正威集团550亿豪掷四川锂钾基地
近日,深圳正威集团与四川达州市、宣汉县签署投资协议。正威集团将投资550亿元与达州共建“国家级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预计2025年项目建成后,可实现产值1644亿元。
11、格林美8亿绿色中期票据获准注册
10月8日,格林美公布,近日,公司收到交易商协会《接受注册通知书》,交易商协会于2019年9月17日召开的2019年第66次注册会议,决定接受公司绿色债务融资工具注册。此次绿色债务融资工具注册金额8亿元,注册额度自本通知书落款之日起2年内有效。
12、恩捷股份前三季度净利预增83%-93%
恩捷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2019年前三季度预盈5.89亿元至6.24亿元,同比增长83%至93%。公告指,业绩增长得益于公司湿法锂电池隔膜业务发展势头良好,产量及销量持续稳定增长。
13、LG采购12.5万吨镍钴锰电池材料
近日,LG化学官方宣布将向电池原材料公司Umicore采购12.5万吨NCM(镍钴锰)电池正极材料,并由位于波兰的绿地工厂将负责生产。LG化学采购这些材料将帮助LG化学大幅提升电动车动力电池供应能力。此外,两家公司目前也在谋划在动力电池回收方面进行长期合作,力求打造动力电池循环利用生态的闭环。
锂电设备
14、江苏联赢激光焊接自动化设备二期项目开工 总投资7亿
10月9日上午,江苏联赢举行了二期项目开工仪式。据介绍,江苏联赢“激光焊接自动化设备二期项目”总投资7亿元,工业用地71.8亩,共建设四栋大楼,其中两栋为3层每层3200㎡的厂房,一栋272间的员工宿舍楼,一栋7层每层3300㎡的研发试验大楼。
新能源汽车
15、补贴金额超220亿,工信部公示2017年新能源汽车推广补助清算结果
10月11日,工信部公示“2017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清算审核情况”,涉及补贴金额超220.27亿元。
2017年度企业共计申报新能源汽车推广数236881辆,企业申请清算资金2441403.25万元,专家组核定新能源汽车推广数207409辆,应清算补助资金总额为2202709万元。
16、第11批减免车船税目录发布
10月10日,工信部公示《享受车船税减免优惠的节约能源 使用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十一批)》。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共有344款新能源汽车入选,其中包括,24款插混乘用车,294款纯电动商用车,6款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20款燃料电池商用车。
17、市场监管总局:新能源车起火12小时内要上报
10月9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关于进一步规范新能源汽车事故报告的补充通知》中要求,新能源汽车企业应在事故发生后12小时内报告事故基本信息;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社会影响的,应在事故发生后6小时内报告。
18、上海鼓励国三柴油车提前报废 每辆车最高可获补贴超11万元
上海市政府官网10月10日发布《上海市鼓励国三柴油车提前报废补贴实施办法》,拟改善上海市大气环境质量,进一步减少机动车污染排放,加快淘汰高排放在用老旧柴油车,鼓励国三柴油车提前报废。
根据办法,上海市对提前报废国三柴油车补贴金额按照柴油车的类型、初次登记年限给予差别化补贴,其中微型、轻型、中型、重型货车补贴标准分别为0.3万元/辆-6.8万元/辆不等,小型、中型、大型客车补贴标准分别为1.3万元/辆-5.1万元/辆不等。此外,专设集装箱运输车补贴标准为3.8万元/辆-11.6万元/辆,长途客车补贴标准分别为5.1万元/辆-10万元/辆。
19、青岛:2025年底前将实现对电动汽车集中式充换电设施等免收基本电费
日前青海省发改委印发《关于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的实施意见》,该意见指出将建立峰谷电价动态调整机制,利用峰谷电价差、辅助服务补偿等市场化机制,促进储能发展,鼓励电动汽车提供储能服务,并通过峰谷价差获得收益。并将在2025年底前实现对电动汽车集中式充换电设施等免收基本电费。
20、郑州:10月1日起新增网约车必须为纯电动
9月29日,郑州市交通运输局发布的《关于市区出租汽车经营者使用新能源车辆有关事项的通知》表示,从2019年10月1日起,郑州市区新增网约车和更新巡游出租汽车停止使用燃油、燃气等其他类型车辆,必须使用行业官方网站公示的新能源纯电动车辆。
21、比亚迪:1-9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4.31%
10月10日,比亚迪于港交所发布公告称,1-9月新能源汽车销量192,620辆,同比增长34.31%。
22、长安9月销售新能源汽车965辆,环比下降33.4%
10月9日,长安汽车公布最新销量数据,今年9月,长安销售新能源汽车 965 辆,环比8月销售的1449辆下降33.4%,本年累计销量 2.9万辆。
23、长安汽车子公司获4.21亿元财政补贴
10月7日晚间,长安汽车发布公告称,9月29日,公司全资子公司合肥长安汽车有限公司收到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车型研发补贴3亿元,以及固定资产投资补贴1.21亿元。据悉,合肥长安目前已获两笔补贴,其中在6月28日获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车型研发补贴3亿元。也就是说,截至目前,合肥长安已累计获补贴7.2亿元。
24、丹麦呼吁欧盟各国于2030年开始淘汰燃油车
近日,丹麦在欧盟环境部长会议上呼吁欧盟各国,在2030年统一发布淘汰柴油和汽油车的法规政策,并禁止销售,以此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其实欧盟的目标是到2030年将碳排放量减少40%,2050年碳排放量减少至零,并在2050年使欧洲成为第一个中性大陆型气候的地带;但丹麦认为这一计划依然迟缓,为了实现这一零排放的目标,交通运输部门必须尽快减少燃油车。
25、特斯拉中国与招商银行签署50亿元融资协议
北京时间10月3日早间消息,据彭博报道,特斯拉中国与招商银行签署融资协议,协议包含高达50亿元人民币的无担保12个月循环贷款。
26、宝马否认将停产首款纯电动车i3 并证实正在打造i1
据国外媒体autoexpress报道,BMW i 部门负责人罗伯特·伊林格透露证实,一款基于1系的入门级纯电动掀背车已经在产品计划中。这款被叫做i1的车型最早可能在2021年上市。同时,他否认了i3的停产传闻,称i3 将进一步升级并投入生产。
27、奥迪计划到2025年推出30余款电动化车型
10月8日,奥迪公布其电动化规划蓝图,表示将全面迈入电动出行时代,全面转型为电动出行服务提供商,到2025年计划推出30余款电动化车型,电动化车型的销量将占总销量的40%。
28、雷诺考虑基于日产平台生产电动汽车 推进电动化攻势
据彭博社报道,雷诺正在考虑推出一款比其畅销车型Zoe更大的纯电动汽车,可能与特斯拉的Model 3以及大众的ID.3等车型展开竞争。雷诺电动汽车业务商业主管埃马纽埃尔·布维尔表示,这款车型可能会基于与联盟伙伴日产、三菱共同打造的平台上生产。
29、美国9月新能源汽车销量降26%
美国9月新能源车销售3.3万台,同比下降26%,出现近期首次负增长。
30、戴森宣布放弃造车 曾计划投资200亿
10月11日消息,戴森的创始人詹姆斯·戴森在发给所有员工的邮件中宣布该公司已经取消了电动汽车制造项目。戴森表示,展望未来,他的公司将“专注于制造固态电池的艰巨任务,以及其他“基础”技术,如视觉系统、机器人、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