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冠盟智能•设备】后疫情时代 中国锂电行业如何稳中求胜

 起点锂电大数据 2021-04-15

一次疫情,倒逼国内锂电企业加快创新升级。

外有“强敌”追赶

起点研究院(SPIR)数据显示,受疫情影响,国内锂电行业产销均有严重下滑。2020年1-5月新能源汽车产量约为26.06万辆,同比下降45.7%,1-5月动力电池总装机量为12.83GWh,同比下降45.2%。

而相对于国内,疫情前期,国外锂电巨头受影响较小。

以LG化学为例。此前,据报告显示,由于特斯拉Model 3、雷诺Zoe以及大众电动汽车的销量拓宽,LG化学今年一季度装机量大幅增长,从去年一季度的2.5GWh增加至今年的5.5GWh,同比涨幅达120%。

相应的LG化学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同步扩大,从去年同期的10.7%扩大至27.1%,暂居全球第一。预期到2023年要在中国实现23GWh的产能,规划未来的动力电池产能要提升至90GWh,可见其野心不小。

另外,最新消息报道称,诺德股份已与LG化学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并成为其锂电铜箔的核心供应商。这也将为其扩充产业规模,建立完备的产业链打下坚实基础。

除了日韩电池巨头外,欧洲传统车企也不甘落后。2020年年初,丰田与松下宣布2020年底前将成立合资公司,广汽丰田、一汽丰田的动力电池供应商可能易主; 5月28日,大众收购国轩高科26.47%股份;此前,戴姆勒又被爆计划参与孚能科技4.8亿美元IPO。

技术创新、增产能是未来取胜之道

外有强敌环伺,内有多方势力角逐,中国电池行业的好时代结束了吗?事实可能并非如此。市场层面,中国依旧具有全球最大规模的新能源市场潜力,并且这个市场是极其稳定。产业层面,相对于国外,国内锂电行业已经具有相当成熟的产业链,合作联系紧密。

那么中国锂电企业如何在后疫情时代、外敌环伺中寻求转机呢?

以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为例。近日,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之间颇为火热的“针刺实验”口水战就表明中国锂电池行业领军巨头面对疫情影响,依然积极寻求品牌创新,以核心技术推进成本降低,谋求更大利益。

不仅如此,后疫情时代,宁德时代前有推出量产超长寿命、高续航电池计划,后又与中信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获得综合金融服务支撑,不断加深其全产业链的成熟度和行业影响力。

比亚迪也不甘示弱。近日外媒报道称,比亚迪正在与捷豹路虎谈判,就电池供应和生产展开合作。比亚迪计划在英国建造一座电池工厂,以便向捷豹路虎供货。此举也欲扩大其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以增加产能效益。

目前来看,中国锂电行业市场的未来将会更加风云诡谲。未来的锂电企业要想获得一席之地,唯有加快硬核技术研发和扩大产能规模,才有望降成本、得效益。

后疫情时代,中国锂电企业可准备好了?

作者:张清辉

昨日看点:一周新闻|宁德时代推出自修复长寿命电池技术;大众与江淮敲定近80亿投资;宁德国泰4万吨电解液项目投产;特斯拉成为全球市值最高车企

小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