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藏《隋人书出师颂卷》是目前存世极少的早期章草墨迹中的珍品之一。 ,弥补了故宫藏品中隋代法书的不足,也使故宫两晋隋唐之早期法书名迹形成系列。 艺术品简介 《出师颂》卷,隋人书,纸本,章草书,纵21.2cm,横29.1cm。 本幅无款。鉴藏印记有22方。后纸宋米友仁跋:“右出师颂,隋贤书,绍兴九年四月七日,臣米友仁审定。” 引首篆书“晋墨”两字及花押“伍”,押上钤“御府图书”,据押和印,前人定为宋高宗书,实为明人仿写。 《出师颂》卷乾隆跋语 左上、后隔水(隔水:是为了使“引首”与“画心”不致紧接在一起而相隔的镶条)各有乾隆御题书法一段。 流传有序的《出师颂》传世仅两本! 《出师颂》作为流传有绪的章草墨迹曾留存有两本,一为此“绍兴本”,一为“宣和本”,此本为“绍兴本”。从本幅中有唐太平公主、李约、王涯等人鉴藏印看,书写不会晚于初唐。据米友仁跋定为“隋贤书”当较可信。 《出师颂》卷 局部 此书属较典型的早期章草书体,“蚕头凤尾”带有隶书遗痕,“银钩虿尾”具草书特征,整体书风规整而不失变化,劲健中见自然飞动之势,古朴又典雅,是六朝以来创立规范章草的传统体貌,唯稍增飘逸之势,与隋·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的草体大致相近。故定为隋人书是合宜的。 《出师颂》卷 局部 故宫行使优先购买权 2200万元购得此作 2003年,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03春拍·古籍善本专场”中,有一件书法作品——《隋人书出师颂卷》,引起了故宫方面关注。 故宫博物院专门延请徐邦达、启功、朱家溍、傅熹年、杨新、单国强六位书画鉴定专家对《出师颂》进行了鉴定。专家们一致认为,该作品确为见于历代著录的《隋人书出师颂卷》,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历代卓有影响的国宝级文物;本幅的南宋绍兴内府藏印和卷后的南宋米友仁题跋均真,为鉴定提供了依据; 引首用纸上所绘龙形为明代风格,宋高宗书花押与真迹不符,应为明代拼配,但并不影响作品本身的价值;加之该作品原为清宫旧藏,后流散于社会,是重要的宫藏文物,因此,一致建议应由故宫博物院购藏。 2003年7月8日,北京市文物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56条第二款和第58条,向嘉德公司发出《关于指定故宫博物院优先购买〈出师颂〉帖的通知》,指定故宫博物院为《出师颂》的优先购买单位。故宫博物院遂动用该院文物征集专项资金2200万元予以收购。 历史递藏 根据著录书及鉴藏印记,此本《出师颂》,唐代经太平公主、李约、王涯先后鉴藏;南宋绍兴年间入内府;明归王世懋;清初由安岐收藏,后入乾隆内府;民国十一年(1922年)十一月初九日,溥仪以赏赐溥杰的名义携出宫外,《出师颂》后部还有一段元人张达善的题跋,1945年后割裂为二,散落匿于民间。 横屏欣赏高清大图 十年后,中国嘉德携藏家联合捐赠 《隋人书出师颂卷》与张达善题跋合璧 ![]() 文化部部长蔡武、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中国嘉德董事总裁王雁南、中国嘉德董事副总裁寇勤、胡妍妍等出席捐赠仪式。 2013年9月29日,由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东升和红树白云楼主人陆氏父子共同出资向北京故宫捐赠元代张达善跋《隋人书出师颂》,与故宫藏《隋人书出师颂》合璧,这是它们多年分离后再度聚首,重返故宫。 ![]() 元代张达善跋 局部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古籍善本部总经理拓晓堂先生亲历了这两件重要法书从深藏民间,到回归故宫的全过程。他表示:“此次《隋人书出师颂卷》与张达善题跋合璧,当为重量级收藏盛事。它不仅使故宫博物院增加了一件元代大儒的书法孤品,更为重要意义在于,这使一件重要艺术品结束了正文与题跋的分离状态,又成为完整作品,为日后文物界和学术界的研究提供了便利。” 国家优先购买权政策解读 ![]() “过云楼”藏书拍卖现场 国家行使优先购买权得到这批作品 国家优先购买权是指在某物拍卖之前,国有机构与持有人进行协商的过程中,双方在价格上若一直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国家有关部门可参照国际通行的做法,使用“国家优先购买权”,具体行使方式分为拍前协商定价、定向拍卖以及拍后先得三种。《隋人书出师颂卷》就属于拍前协商定价。 ![]() 国家运用此项权利以554.4万元 获得“陈独秀等致胡适信札” 设定优先购买权的目的是为了让具有重大价值的文物不再流失海外,同时保证博物馆可以收集到有珍贵价值的文物艺术品。行使优先购买权有两个前提,一是藏品持有合法,二是具有重大价值。 |
|
来自: mengk4fz0yyf5h > 《临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