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形而上学:本体论的发端

 置身于宁静 2021-04-16

在西方哲学中有很多基本的概念是非常容易弄混的,其中有一个就是'本体论',下面我们就简单说说什么是'本体论'。

1.什么是本体论?

在古希腊哲学中,有一个转向,这个转向就是毕达哥拉斯。

毕达哥拉斯之前,米利都学派哲学专注于解释宇宙世界的生成过程(米利都学派是以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为主的哲学流派)。

到了毕达哥拉斯时,他关注的焦点也开始发生了转移,毕达哥拉斯把数当成世界和万物的本原,所以,他认为数是一种存在,也是万物的基础。

这种转变是从宇宙生成论转向本体论的萌芽。而真正确定本体论的是巴门尼德。

在毕达哥拉斯之后,巴门尼德把存在确定为哲学的主要对象,巴门尼德不像以往的哲学家那样追问宇宙自然生成过程中的本原,而是探索宇宙万物最普遍的本质。

也就是说,巴门尼德把追问宇宙自然在时间上原始的开端转移到了在逻辑上第一的本质。

巴门尼德把万物的根本称为存在,一切存在的事物都存在,考虑到可感事物的可灭性,总有一天它们将不存在,而能够使一切事物存在的,是存在本身,它是永远不变的真实存在。

巴门尼德的存在不是在'生成性'上先于事物的本原,而是事物都本质的根据。其实,巴门尼德的存在论与形而上学的本体论就是一回事。

2.巴门尼德对哲学的贡献

巴门尼德对以往的自然哲学家之间的争论进行了反思,在反思的过程中,巴门尼德提出了探索哲学的两条路:一个是'意见之路',另一个是'真理之路'。

'意见之路'以非存在为对象,'真理之路'以存在为对象。

在巴门尼德看来,自然哲学家们的局限在于他们对于本原的讨论建立在观察和经验的基础之上,而经验对象都可生可灭,是相对和偶然的,即非存在。对于这种探索只能获得不同的'意见'。

所以,他提出了以'存在'为对象的'真理之路',按照他的解释,只有存在能被思想和说明,非存在既不能被思想,也不能被说明。

所以,巴门尼德根据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提出了一个基本的公式:通过感觉经验无法达到认识和对象的同一性,只有在思想和理性的认识中才能达到认识和对象的同一性。

由于巴门尼德非常崇拜理性,他认为所有和思维不同一、有冲突的都是虚幻的,也就是非存在。

至于和思维不统一的非存在,到底存不存在?这个问题在今天听起来很矛盾,也不好理解。

对我们来说,之所以造成这种理解上的困难,或许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来是语言上的障碍,在古希腊时期语法和修辞学还没得到完善,像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等词的分类还不很明确,经常存在混用的现象,这在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里就非常明显。

另外,对我们中国人来说,还要再加一层障碍,那就是语言翻译上的障碍(我们读很多哲学书都存在语句和逻辑不通的情况,要理解文义真的是很困难)。

除了语言,我们还面临思想上的障碍,因为像早期的哲学家,它们希望认识和解释世界,由于科学水平的限制,他们的思想本身就不是很完善。这种思想上的表达不清也是我们理解上的障碍。

不过对于存在和非存在的一种解释是,非存在所指的也就是后世哲学中的本质和现象,只不过还不是十分明确。(这种解释有时看似合理,但也只能当成参考)

从巴门尼德的'意见之路'和'真理之路'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已经对感性和理性进行了分化,而且隐隐包含了后世唯理论和经验论的思想。

如果说以泰勒斯为首的自然哲学家是哲学最初的开端,那么巴门尼德就是古希腊哲学的转折点,正是他确定了逻辑上在先的本质。他提出的存在学说发展成了后来形而上学的本体论,从这一点上说,巴门尼德为形而上学奠定了基础,这也是巴门尼德对哲学的最大贡献。

3.对存在的另一种看法

与巴门尼德同一时期的另一个哲学家是赫拉克利特,赫拉克利特和巴门尼德额对存在的解释完全相反。

赫拉克利特的思想是万物永远处于变化之中,而巴门尼德认为万物静止不动。赫拉克利特主张万物是多,巴门尼德主张存在是一。

为了说明这种永久的运动和变化,赫拉克利特选择了他认为最活跃的、恒常运动的火来作为万物的本原。

赫拉克利特认为,无论是灵魂还是生物,本质上都是火。火首先化为水,水然后化为土,土则复归为火。

4.理性的规律

事物是在不断运动与变化的,恒常的运动与变化构成了最初的统一,一种事物能够转化为另一种完全不同的事物,无论任何事物都能转化为与它相对的另一种事物。从某种程度上说,事物既是实际存在的,又是虚妄的。

这种思想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整个世界一直都掌握在对立统一中,假如对立不存,整个世界都会因为静止而消亡,失去了矛盾、对立、运动和变化,就不会有秩序。

回到赫拉克利特,他认为世界上一切都在万物的本原——火,火生万物,万物复归于火,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在这个过程中,整个世界的发展都遵循着一定的规则,并非偶然的、任意的。

赫拉克利特认为事物之间的这种规则是恒常的,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不会改变。(它是不朽的火焰,永生不灭。)

赫拉克利特为了说明这种凌驾于所有运动、变化之上的秩序,他首次创造了一个新词——逻各斯。逻各斯代表了这些运动变化的想象背后的本质,后来人们把这个词翻译成理性。

赫拉克利特关于运动和变化的思想,与我们今天的认识不谋而合。而他第一次提出的逻各斯也被哲学上沿用下来,后来才逐渐发展出了理性和逻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