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 | 李成蹊 ☞ 《地盘》特邀撰稿人 1 调控模范生 孔子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 说白了,就是眼见不一定为实。 ©历久弥新的海马公园实景 ©朋友圈转发放宽限购谣言 ©近年郑州楼市销量呈现企稳曲线 2 城市面貌向上 这些年,郑州日新月异的面貌,会让很多人尖叫。 ©年底前郑州地铁将迎来加密成网 ©郑州GDP总值仍低但增速快于青岛 ©郑州离五环时代还有多远 ©主城焕新让老住户过上新生活 3 等待楼市阳春 回顾这几年,郑州战绩累累,房价却止步不前。 在中国,660多个城市里,郑州名列“新一线城市”第九;28个省会城市中,郑州GDP排名第六。可是郑州房价显然无法跻身省会城市排行第六,仅占第九位。 同一量级的西安,因为房价连涨55个月刚刚被敲打过;长沙、武汉的价格也都涨起来了。就连南阳、洛阳都供需两旺、如烈火烹油般飙到1万以上,只有郑州还在踏步。 ©郑州房价指数显然无法匹配经济增势 这背后,是郑州经济地位与房价水平的失衡,也是亟需破解的矛盾。 楼市未来是鸟笼行情,价格有上限和下限,但郑州的上限远远未到。从宏观上看,大环境正在起变化:一是政策暖风频吹,二是宽松的货币政策。 11月18日,郑州市政府发布文件,鼓励和支持选择货币补偿等多元化安置方式,确需实物安置的,实物住宅安置面积不超过人均70m²。 这文件的指向性再明确不过,对于拆迁户,无论农村城中村改造还是城市棚户区改造,给你钱去买房。 ©郑州发文重提货币化安置 上一次使用这个策略,是郑州楼市房价疯涨的2016年。窥斑见豹,这次郑州重拾货币化安置,为眼下楼市燃起一丝星火,市场信心顿时得以提振。 中央也定调了十四五期间的基本政策,确定推动金融、房地产同实体经济均衡发展,促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也就是说,金融、房地产和实体经济不再对立。 “十四五”时期,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都被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对于最近甚嚣尘上的“北方不行了”的论调,其实,究其深层原因还是人口问题。全国的发展格局已经步入城市群时代,而一个不能产生头部城市的地区,就不足以产生足够的发展动力。 ©42个大中城市近十年人口增量变化 通过近些年人口数据不难发现,除了郑州之外,几乎所有的人口增量明显城市都在南方,所以就会显得南强北弱。 在一片“北方不行了”的惊呼里,位于中原城市群核心的郑州,在产业结构调整布局上稳扎稳打、逆风翻盘,主要因为背后有一个一亿人口的腹地,成为北方唯一一个拥有如此庞大人口腹地的单极化省会。 对于一亿河南人来说,农村人口要进城,首选就是郑州,这意味着未来郑州人口增长的空间仍然很大。 所以,如果明年郑州人口能够持续大幅净流入的话,整个楼市的底层逻辑还是相当过硬的。 ©省内购房客群占据郑州楼市很大比重 眼下,宽松的货币环境也会带来更低的利率及更多的资产配置需求。 全国平均房贷利率已经连续下降11个月,郑州近几个月也有明显下降。对楼市来说,这些都像冬天里的香草拿铁般美好。 一切,都像是天空中放的一个信号弹。 站在2020年的末尾,已经清晰地看到,逐利的开发商已经把能拧干的水分都拧干了,周期转折的苗头已经开始显现。 ©郑州房价走势一览 最近,正商兰庭华府、建业君邻大院、金沙湖高尔夫观邸、鑫苑国际新城、鑫苑府等楼盘已经开始宣布涨价。 这预示着,未来楼市的反转已经不远。2021年,会是调整、逐渐回血的一年。 一旦市场开始反转,修补这些不该有的下跌,人为造成的购买恐慌,不仅小阳春概率大增,甚至房价可能蹭蹭往上窜。你辛辛苦苦赚钱三年、五年,很可能不及房价突然跳涨一倍。 在股市里,有个专业术语叫“黄金坑”,就是个股经过较长时间的横盘筑底,主力在确定拉升行情前,借助大盘回调或市场其它利空因素进行一次快速的下跌,引发在横盘等待的跟风者下马,将不坚定的筹码洗出去,以减少自己的拉升阻力。 ©郑州房价开始呈现筑底反弹势头 接着,反手做多,脱离成本区,股价便迅速从坑中拔地而起,一波波澜壮阔的行情随之展开,在K线图上就形成了一个形似坑状的图型叫黄金坑。 楼市里也有黄金坑。 有人说,现在的楼市像极了过去某个时候。从满地的首付分期,到后来一天涨价几十次,过程中,总有人感知敏锐,提前下手布局,也总有一大批人只看到人家吃的香,骂人家吃相难看,结果自己啥也没吃到。 眼下,楼市在做俯卧撑,蹲下是为了更好的起来。郑州楼市一直在等待的,不就是这么一个“黄金坑”么? 趁风平浪静的时候,那些目光如炬的人,已经时刻准备着随时逆袭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