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道之论 | 第10章 扁鹊仓公医案解码(2)

 为什么73 2021-04-17

昨天

脉针密码:

和你一起,寻找能点亮生命的那一盏灯。

栏主: 

姚志军,寻灯人,居下馆馆主。


第10章 扁鹊仓公医案解码(2)
医案5:仓公断齐中御府长信病

齐王太后病,召臣意入诊脉,曰:“风瘅客脬,难於大小溲,溺赤。”臣意饮以火齐汤,一饮即前後溲,再饮病已,溺如故。病得之流汗出氵循。氵循者,去衣而汗晞也。所以知齐王太后病者,臣意诊其脉,切其太阴之口,湿然风气也。脉法曰“沈之而大坚,浮之而大紧者,病主在肾”。肾切之而相反也,脉大而躁。大者,膀胱气也;躁者,中有热而溺赤。

解读

这个“风瘅”是风湿热,其症状可参考唐代白居易的《病中诗十五首并序》“开成己未岁,余蒲柳之年六十有八。冬十月甲寅旦,始得风瘅之疾,体矜目眩,左足不支,盖老病相乘时而至耳。”这显然是盆腔湿热之疾。而“风瘅客脬”就是病在膀胱的风湿热。可见此医案与“仓公断齐郎中令循病”有相似之处,也是盆腔经脉堵塞所至,只不过此堵有湿而已。仓公同样用了火齐汤温通而愈。

医案6:仓公断齐章武里曹山跗病

齐章武里曹山跗病,臣意诊其脉,曰:“肺消瘅也,加以寒热。”即告其人曰:“死,不治。适其共养,此不当医治。”法曰“後三日而当狂,妄起行,欲走;後五日死”。即如期死。山跗病得之盛怒而以接内。所以知山跗之病者,臣意切其脉,肺气热也。脉法曰“不平不鼓,形弊”。此五藏高之远数以经病也,故切之时不平而代。不平者,血不居其处;代者,时参击并至,乍躁乍大也。此两络脉绝,故死不治。

所以加寒热者,言其人尸夺。尸夺者,形弊;形弊者,不当关灸鑱石及饮毒药也。臣意未往诊时,齐太医先诊山跗病,灸其足少阳脉口,而饮之半夏丸,病者即泄注,腹中虚;又灸其少阴脉,是坏肝刚绝深,如是重损病者气,以故加寒热。

所以後三日而当狂者,肝一络连属结绝乳下阳明,故络绝,开阳明脉,阳明脉伤,即当狂走。後五日死者,肝与心相去五分,故曰五日尽,尽即死矣。

解读

这是肺热引起的消渴病。但重点不在这里,而是在于“加以寒热”,误治所致。本病得之是因为“盛怒而接内”,同样会有关脉上溢而里虚之象。这其实就是肝的络脉会有一些堵塞,本来不一定很厉害,但齐太医诊得关脉溢出为少阳脉,根据脉法少阳脉实当治少阳脉,所以他选择了灸少阳脉,这就犯了热上加热的禁忌,关脉会更加的上溢,而里则会更虚,也就是肝会更堵也就更虚。所以齐太医一看不对,就赶紧灸了少阴脉,采用了肾水滋肝木的道理,这也是误用了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此时针灸关元才是正解。屡次误治,肝脏络脉已经完全堵塞,络绝了。所以里寒而外热,此热到了阳明脉,结果就是当狂而死。

这个医案很清晰地说明,如果没有真正理解到针道的核心是解决堵塞问题,没有真正找到堵塞在何处,而仅是简单地利用一些法则来治疗,则误治是难免的。

医案7:仓公断齐中尉潘满如病

齐中尉潘满如病少腹痛,臣意诊其脉,曰:“遗积瘕也。”臣意即谓齐太仆臣饶、内史臣繇曰:“中尉不复自止於内,则三十日死。”後二十馀日,溲血死。病得之酒且内。

所以知潘满如病者,臣意切其脉深小弱,其卒然合合也,是脾气也。右脉口气至紧小,见瘕气也。以次相乘,故三十日死。三阴俱抟者,如法;痘俱抟者,决在急期;一抟一代者,近也。故其三阴抟,溲血如前止。

解读

这是喝了酒房事,而且平时就房事过多的病。堵在少腹部。

医案8:仓公断阳虚侯相赵章病

阳虚侯相赵章病,召臣意。众医皆以为寒中,臣意诊其脉曰:“迵风。”迵风者,饮食下嗌而辄出不留。法曰“五日死”,而後十日乃死。病得之酒。

所以知赵章之病者,臣意切其脉,脉来滑,是内风气也。饮食下嗌而辄出不留者,法五日死,皆为前分界法。後十日乃死,所以过期者,其人嗜粥,故中藏实,中藏实故过期。师言曰“安谷者过期,不安谷者不及期”

解读

这是酒病。《针灸大成》里记载的鱼际穴就是治疗酒病,症状有恶风寒、虚热、腹痛不下食,咳嗽哕。与本病类似。这是虚热在表而内寒在里,肠胃的蠕动机能极大的弱化,所以不下食。

看起来象是寒中,但并不是肠胃受寒而堵塞在里,而是属于内风气调节的问题,类似现在的神经系统一类的概念。所以用火齐汤一类的汤药就并不能解决此类问题。此案也可归属气血失调。

图片
医案9:仓公断齐北王病

济北王病,召臣意诊其脉,曰:“风蹶胸满。”即为药酒,尽三石,病已。得之汗出伏地。

所以知济北王病者,臣意切其脉时,风气也,心脉浊。病法“过入其阳,阳气尽而阴气入”。阴气入张,则寒气上而热气下,故胸满。汗出伏地者,切其脉,气阴。阴气者,病必入中,出及瀺水也。

解读

“蹶”意为僵,在这里也就是寒入而胸满的病症,也就是属于表里之间的堵塞,治法就是汗法。

医案10:仓公断齐北宫司空命妇出於病

齐北宫司空命妇出於病,众医皆以为风入中,病主在肺,刺其足少阳脉。臣意诊其脉,曰:“病气疝,客於膀胱,难於前後溲,而溺赤。病见寒气则遗溺,使人腹肿。”出於病得之欲溺不得,因以接内。

所以知出於病者,切其脉大而实,其来难,是蹶阴之动也。脉来难者,疝气之客於膀胱也。腹之所以肿者,言蹶阴之络结小腹也。蹶阴有过则脉结动,动则腹肿。

臣意即灸其足蹶阴之脉,左右各一所,即不遗溺而溲清,小腹痛止。即更为火齐汤以饮之,三日而疝气散,即愈。

解读

很显然,这是“蹶阴之络结小腹”的络脉之堵。

医案11:仓公断济北王阿母

故济北王阿母自言足热而懑,臣意告曰:“热蹶也。”则刺其足心各三所,案之无出血,病旋已。病得之饮酒大醉。

解读

饮酒大醉而虚热郁于表络的热蹶,也是一种堵塞,刺足心无出血是补法,让其脉通而自然热消。

医案12:仓公断济北王女侍者竖病

济北王召臣意诊脉诸女子侍者,至女子竖,竖无病。臣意告永巷长曰:“竖伤脾,不可劳,法当春呕血死。”臣意言王曰:“才人女子竖何能?”王曰:“是好为方,多伎能,为所是案法新,往年市之民所,四百七十万,曹偶四人。”王曰:“得毋有病乎?”臣意对曰:“竖病重,在死法中。”

王召视之,其颜色不变,以为不然,不卖诸侯所。至春,竖奉剑从王之厕,王去,竖後,王令人召之,即仆於厕,呕血死。病得之流汗。流汗者,法病内重,毛发而色泽,脉不衰,此亦内之病也。

解读

此案无脉无治,比较难判断。从毛发而色泽、脉不衰、呕血、伤脾、流汗等综合来看,其气当在阳在表,而脉为洪大之脉。也应是堵在表里之间。

医案13:仓公断齐中大夫病

齐中大夫病龋齿,臣意灸其左大阳明脉,即为苦参汤,日嗽三升,出入五六日,病已。得之风,及卧开口,食而不嗽。

解读

无它,就是手阳明脉堵。

图片
医案14:仓公断菑川王美人病

菑川王美人怀子而不乳,来召臣意。臣意往,饮以莨锽药一撮,以酒饮之,旋乳。臣意复诊其脉,而脉躁。躁者有馀病,即饮以消石一齐,出血,血如豆比五六枚。

解读

先通乳道,后去瘀积。

医案15:仓公断齐丞相舍人奴病

齐丞相舍人奴从朝入宫,臣意见之食闺门外,望其色有病气。臣意即告宦者平。平好为脉,学臣意所,臣意即示之舍人奴病,告之曰:“此伤脾气也,当至春鬲塞不通,不能食饮,法至夏泄血死。”宦者平即往告相曰:“君之舍人奴有病,病重,死期有日。”相君曰:“卿何以知之?”曰:“君朝时入宫,君之舍人奴尽食闺门外,平与仓公立,即示平曰,病如是者死。”相即召舍人而谓之曰:“公奴有病不?”舍人曰:“奴无病,身无痛者。”

至春果病,至四月,泄血死。所以知奴病者,脾气周乘五藏,伤部而交,故伤脾之色也,望之杀然黄,察之如死青之兹。众医不知,以为大虫,不知伤脾。所以至春死病者,胃气黄,黄者土气也,土不胜木,故至春死。

所以至夏死者,脉法曰“病重而脉顺清者曰内关”,内关之病,人不知其所痛,心急然无苦。若加以一病,死中春;一愈顺,及一时。其所以四月死者,诊其人时愈顺。愈顺者,人尚肥也。奴之病得之流汗数出,於火而以出见大风也。

解读

这也是一个流汗伤脾的医案。流汗数出而见大风,堵塞在表而兼荣卫不固,到了春天,一般人说是春天木气生发为木气旺,实是木气衰弱,木气衰弱,则消化体系更加衰弱,表实里虚更加严重,所以不能下食。

医案16:仓公断菑川王病

菑川王病,召臣意诊脉,曰:“蹶上为重,头痛身热,使人烦懑。”臣意即以寒水拊其头,刺足阳明脉,左右各三所,病旋已。病得之沐发未乾而卧。诊如前,所以蹶,头热至肩。

解读

堵塞在表在头。这个蹶很显然不是厥,而是堵的意思。不过这里的用寒水拊其头属于热则凉之的做法,不是通法。足阳明可解额头区域的疼痛,但并不是通常的解表方法。而且头热至肩,常用的睡眠姿势应该是仰卧和侧卧,怎么看都不属于足阳明脉的治疗范畴。所以,此案存疑。

但从寒水降头热的治法来看,刺足阳明脉也不是属于通经的治法,而是足阳明脉多气多血,刺之泻热而已。从这个案例来看,补虚泻实温凉寒热而非疏通的治法在仓公这里已经开始出现。


未完待续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