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极残篇之七十五 薛定谔的猫是死是活

 越众瀑流 2021-04-17

原著:无极道人

生死轮回一场梦,

迷悟只在一念间。

俊鸟出笼游太虚,

大道无极任逍遥。

无极残篇之七十五    薛定谔的猫是死是活

我们前面讲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本质原理,是因为天地万物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微观的不可见的粒子结构为阴,宏观的可见的天文星象为阳,所以微观与宏观之间的关系就是阴阳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的关系,微观是内在根本,具体体现就是弦理论,以能量和物质为基本属性,宏观是外在表象,具体体现就是引力波,以空间和时间为基本属性。微观是量,宏观是质,量与量的对应产生共振,质与质的差别产生矛盾。量变产生质变,但量的变化要与质的承受力相适应,质的变化要与量的可及值相适应。用质与量的关系来分析微观与宏观,就可以理解微观领域的叠加态在宏观领域的意义,也就可以知道薛定谔的猫是死是活了。

无极残篇之七十五    薛定谔的猫是死是活

叠加态原理是量子力学中的一个基本原理,按照哥本哈根学派,在没有测量之前,一个粒子的状态是模糊不清的,处于各种可能性的混合叠加状态,可以几乎同时位于几个不同的地点,直到被观察测量时才在某处出现。叠加态说明了波函数的性质,在微观领域还可让人理解,但是在宏观领域则无法使人明白,比如著名的薛定谔的猫。在实验中,如果原子衰变猫就会死掉,如果原子未衰变猫就是活的,猫的生死是同原子的衰变与否联系在一起的,这就使量子力学的微观不确定性变为宏观不确定性,微观的混沌变为宏观的荒谬,揭开盖子前,猫要么死了,要么活着,两者必居其一,不可能同时既死又活,不死不活,又死又活,这与我们的日常经验严重相违,让人难以理解。

如果把这个实验的装置看作是一个与外界隔绝的独立空间,我们可以用道家思维把这个独立空间划分为三要素,从空间上划分,放射性元素为天时,猫的活动范围为地利,猫本身就是人和,从时间上来划分,猫进去之前为过去,存活的阶段为现在,死亡之后的阶段为未来,那么这只猫的命运就如同地球上人类的命运一样,人类在什么时间诞生,为什么会出现在地球,就如同猫为什么会在这个时间被放进盒子一样充满未知,毁灭世界的天灾什么时候会出现,就如同盒子里放射性元素的衰变一样,人类的各种自我毁灭的活动,就如同猫的活动会触发按钮导致锤子打破氰化物的瓶子一样,这些都是不可预测的。所以这只猫的死活与这个独立空间的时间与空间有关,猫在这个独立时空的某个时间点之前是活的,某个时间点之后就会死掉,猫的生死状态是确定的,要么死了,要么活着,两者必居其一,不可能同时既死又活,不死不活,又死又活。但是因为我们在外部空间无法得知猫在这个独立空间死亡的时间点,所以误认为猫会具有这种既死又活的叠加态。

如果不打开盒子来直接观察猫的生死状态,我们也可以通过观察这个独立时空的天时与地利情况,来间接反映猫的生死,那么天时就是观测独立空间的放射性元素是不是已经发生衰变,地利就是观测独立空间的氰化物浓度,以此为依据来判断猫的生死,就可以得到确切的答案。如果猫在盒子里的时间很短,活动空间又足够大,那么猫的存活几率就非常大;如果猫在盒子里的时间很长,活动空间又很狭小,那么猫的存活几率就非常小。但是,如果不是连续性的进行观测,我们依然无法得知这只猫死亡的时间点。人类之所以要不断的探索宇宙的奥秘,就是想尽可能掌握天时与地利的演变规律,只有这样才能了解人类的过去,预测人类的未来。

无极残篇之七十五    薛定谔的猫是死是活

如果硬要用叠加态来形容这只猫的生死状态,那么只有通过量变产生质变的规律来解释。微观是量,就是这只猫身体中的每个细胞,宏观是质,就是这只猫的整个生存状态,因为量的变化要与质的承受力相适应,质的变化要与量的可及值相适应,我们把猫的全部细胞量定义为100,把猫的生死状态定义为质,那么当有1%的普通细胞死亡,猫依然是存活的,也就是说,这时候猫是活的,但这种状态是死亡细胞与正常细胞共存的叠加态,那么当死亡细胞的量变达到一定比例就会产生质变,猫就会死亡,这时候猫是死的,这种状态也是死亡细胞与正常细胞共存的叠加态。所以,猫不论是生是死,都是死亡细胞与正常细胞共存的叠加态,只不过两者叠加在一起的比例有所不同。

但是这种叠加态不能用于单个的基本粒子,处于基态的粒子我们观测不到,就相当于我们无法看到盒子里的猫一样,观测不到不等于不存在,当这个粒子吸收能量变成活跃的激发态,就如同我们打开盒子看到了猫,我们才能对其进行观测,但这种观测只能看到最后的结果,不能观测这个粒子是吸收能量的具体过程。也就是说,粒子为阴相当于地,能量为阳相当于天,我们看不到能量,只能通过粒子激发态的运动来反应能量的存在,就如同我们在外部空间无法得知内部空间的天时,只能通过猫的生死来反映放射性元素有没有发生衰变一样。

我们还可以将量子的叠加态进行拓展,与易学的实际应用相联系。我们知道,生命体的生死状态是人为界定的,医学上分为脑死亡和心死亡,我们平时是以心跳和呼吸的停止为依据,来判断生命体的生死状态。但是从分子级别来讲,蛋白质和DNA等有机物质并没有死亡,而且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活性,所以阴宅风水中讲“气感而应,鬼福及人”,就是因为遗传物质的DNA会长时间具有活性。我们前面讲量与量的对应会产生共振,质与质的差别会产生矛盾,所以阴宅风水对直系亲属影响大,对旁系亲属影响小。随着其后代遗传物质不断发生改变,积累到几代之后就会发生质变,与此同时,阴宅中残余的遗传物质DNA的量也在不断减少,那么这种遗传物质DNA的分子级别量与量之间的共振就会消失,阴宅对后人的影响也就会消失。

如果从原子级别来讲,人死亡之后,肉体的蛋白质和DNA等有机物质,也会随着时间被逐渐分解,变成自然界普遍存在的无机物,但是这些构成无机物的基本粒子并没有消失,而是融入自然循环之中,变成自然界的一部分,这些基本粒子可能存在于土壤河流之中,也可能存在于动物植物之中,或者是存在于另一个人体之中,所以物质不会消失,只是存在形式有所不同而已。那么从微观粒子角度来讲,就不存在生死之说,所以道家讲“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而佛家讲的“六道轮回”,也是基于微观粒子能够在自然界的不断循环。

无极残篇之七十五    薛定谔的猫是死是活

我们讲天地万物都是由基本粒子构成,量与量的对应产生共振,微观表现在弦理论,宏观表现在引力波。人对于粒子来说属于宏观,对于天地来说属于微观,那么天地万物与人之间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共振,所以道家讲天人合一不仅仅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状态,是天地万物与人融为一体的状态。同时,天人合一也是修行者需要达到的一种境界,就这种境界与《易经》中:“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一样,只有达到这种境界,才可以“通天下之志,成天下之务”,可以“不疾而速,不行而至”。

无极道人乘鹤去,

空留残篇八十一。

谁能解得其中意?

不枉人间走一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