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屁股痛得坐不住睡不着?你可能是患了梨状肌综合症

 DrGeorge 2021-04-17

屁股疼坐不住?

你可能得了梨状肌综合症!

你也被这样的疼痛困扰吗?

成都铃医脊康堂科普

疼痛从臀部向下肢放射

行走之后疼痛加剧,严重时无法行走

甚至夜间睡眠困难

大小便、咳嗽、打喷嚏都会因为腹压而增加患侧肢体窜痛感加重

你很有可能患上了梨状肌综合症!

“梨状肌”在哪

梨状肌起于第2、3、4骶椎前面,经坐骨大孔入臀部,止于股骨大粗隆,形状有点像“梨”,故起名叫“梨状肌”。

梨状肌穿过坐骨大孔时,将该孔分隔为上、下两孔,称坐骨上孔和坐骨下孔。上孔有臀上神经及臀上动、静脉通过;下孔有坐骨神经、阴部神经、臀下神经、股后皮神经、臀下动、静脉等通过。

什么是“梨状肌综合征”

梨状肌综合征是由于梨状肌充血、水肿、痉挛、肥厚以及解剖变异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引起以一侧、双侧臀部酸胀、疼痛,伴大腿后侧或小腿后外侧放射性疼痛,甚至活动受限等为主的临床综合征。

梨状肌综合征也是引起急慢性坐骨神经痛的常见疾病之一。

梨状肌综合征常见形成原因

(1)梨状肌与坐骨神经解剖位置异常,坐骨神经从梨状肌中间穿出;

(2)梨状肌紧张压迫到坐骨神经;

(3)梨状肌损伤;大部分患者都有外伤史,如闪、扭、跨越、站立、肩扛重物下蹲、负重行走及受凉等。

梨状肌综合征主要症状表现

1. 疼痛以臀部为主,并可向下肢放射。

2. 疼痛部位较深,放射时主要向同侧下肢的后面,有时会伴有小腿外侧麻木、会阴部的不适等。

3. 严重时呈刀割样或烧灼样疼痛,双膝跪卧,夜间睡眠困难。

4. 大小便、咳嗽、打喷嚏等因为增加腹压而使患侧肢体的痛感加重。

梨状肌综合征牵引法

1. 梨状肌的自我牵伸

a、坐位牵伸:

坐于适宜高度的椅子上,把患侧足跟置于健侧膝上,保持脊柱伸直,用患侧手向下压腿,合并身体前倾,直到患侧臀部有紧绷感后停留30s,重复5次

b、站位牵伸:

健腿直立,膝盖伸直,面朝一个与髋部等高或稍低的桌子,将患腿屈髋屈膝成90度左右放在桌面上,身体尽量往患侧足部方向弯屈,直到患侧臀部有紧绷感后停留30s,重复5次

c、卧位牵伸:

仰卧,健腿屈髋屈膝,但脚掌不离开床面,屈侧腿并将踝关节交叉置于健侧膝关节上,双手环抱患侧膝朝胸部方向压,直到患侧臀部有紧绷感后停留30s,重复5次。

以上运动3次/天,每次10分钟,症状可达到一定的缓解,另外患者应多卧床休息,且保持患肢在外展外旋位,避免髋关节的旋转动作,使梨状肌处于放松状态。

2. 当梨状肌疼痛、麻木症状缓解后,可适当进行梨状肌的功能锻炼,10次/组,2组/次,3次/天,每次10分钟

a、钟摆运动:

膝关节绷直,将患侧下肢尽力后摆,收回,并与健肢并齐(切不可超过健肢前侧)做钟摆运动,

b、俯卧髋外旋:注意腿伸直,动作缓慢

c、侧卧髋外旋:身体侧卧下肢微屈,两腿分开,患腿悬空,髋关节做外旋动作。

c、弹力带辅助训练:两腿分开与肩同宽,微屈膝,弹力带放于腘窝上方,健侧腿固定不动,患侧腿做髋外旋动作。

3.适当加入腰背肌的功能锻炼也有利于预防疾病,每次可锻炼10分钟,3次/天,坚持3-6个月

a、五点支撑法: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跟、双肘、头部当支点,抬起骨盆,尽量把腹部与膝关节抬平,然后缓慢放下,一起一落为一个动作,连续20-30个。

b、四肢交替训练四足游泳:跪趴在垫上,双手双脚与肩膀同宽,将对侧手脚分别向上平举,与身体持平,保持5~10秒慢慢放下。尽量保持头部伸展或不要屈曲,背部保持水平,身体尽量减少向两侧晃动。两侧轮替进行,每侧重复10次。

c、飞燕法

患者取俯卧位,上肢前伸、头胸后仰、挺腹,或下肢伸直后伸,体质好的患者也可上、下肢同时后伸,呈一弧形,保持3-5s,重复15-20次。

如果生活中你也有屁股痛的症状,不妨试着做做以上的动作呢,当然,最好的方式还是尽早到正规专业机构进行看诊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