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七大方言,谁才是汉语正统的“古音”?答案你意想不到!

 chanfer 2021-04-18

当代中国境内到底有多少种语言,有多少种方言?恐怕专业的语言学家都说不清楚——因为划分语言和方言的标准也不尽相同,通常认为大概有七八十种,也有人认为更多。有时候欧洲两种“语言”的差异还没有中国两种“方言”差异大。这是因为受政治因素和民族因素的影响,欧洲不同国家的主体“语言”,通常不当作方言看待了,而是当作语言看待了。而中国是统一的、以汉族为主体的国家。所以很多都属于汉语方言,连不少少数民族的母语也是汉语或汉语方言。

汉族/华夏族先人

按照语言学家的观点,中国境内的语言可以划入七个语系,即汉藏、侗台(侗泰)、苗瑶、南亚、南岛、阿尔泰和印欧。汉藏语系是国内最大的语系,它遍布全国,阿尔奉语系稀稀疏疏地分布于从新疆经内蒙到东北的中国北部边陲一带。南亚语系分布于云南省西南部沿边地带。印欧语系分布于新疆西角。马来.玻利尼西亚语系,又称南岛语系,分布于台湾省,即高族的语言。侗台(侗泰)语系和苗瑶语系,本质上属于汉藏语系,只是西方专家,以及近代受到西方影响的中国学者认为他们属于单独的语系。

而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自身又拥有7大方言以及各地官话。很多人好奇,到底哪种方言才是正宗的汉语“古音”?这个要从中国语言的演变说起。

方言分布示意图

当代基因学证实,汉族的祖先早在5000年前就在全国范围内完成了“基因大布局”,即广布中国各地了,75%的中国人都是O-M157,再上溯一点,就是O1a、O1bhe O2这几种“近亲”单倍群的后裔。而且复旦大学有研究组已经证明当代汉族绝大多数是5000年3个男性的后裔,说明了汉族血统的“纯粹性”——即汉族祖先华夏族形成之际,到今天为止,基本上是那3个人的后裔。当然那三个男性后裔不仅分布在汉族,也分布在其他民族当中。

随着族群的形成和迁徙,语言也逐渐出现了差异和分化,这就是方言和语言的演变过程。基因学证明,东北亚和北欧的N(乌拉尔人后裔)和汉族有共祖关系,藏族和东南亚马来人在5000-8000年也是一家。简单地说:龙山文化+仰韶文化构成汉族祖先,而没有融合的仰韶一部分则迁居到西南,成为藏族、缅族等民族的祖先。

方言分布

有学者研究证明:汉语很多词汇都有雅言和俗言并存。俗言的“爷娘”来自乌拉尔语、雅言的“父母”来自汉藏语;“家”来自乌拉尔语,“宫”来自汉藏语。等等。很出人意料吧,这是一个很大的发现。

汉藏语起源于磁山文化及其附近,苗瑶语在湖广地区分化出来,南岛语系则源自江浙一带,后来入闽入海入台,再散布到太平洋、印度洋各地,甚至更远的地方。早期迁出的南岛、古亚、芬乌(在北欧),越行越远,而汉藏、苗瑶、侗台、匈羯,则相互冲击、交流,在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今天的语言和方言分布。

汉语是汉藏语系中最重要的语言,它分为7大方言。

1、北方方言(现在叫北方官话)。是汉语第一大方言,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口的70%以上,分布于中国北部、并向西南方向延伸,如云贵川大多数地区,以及长江中下游沿江或部分与中原交通方便的平原上。

2、吴方言。汉语第二大方言,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8%,大致分布于长三角、浙江大部分地区及江西东边几个县,皖南的徽州话也属于吴方言。

吴方言分布图

3、粤方言(粤语)。汉语第三大方言,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口5%,分布于广东大部分地区、广西东南部。在海外使用人数也不少。

4、湘方言。如果把老、新湘方言都算作湘方言,那么使用人数为汉族总人口的5%。分布在洞庭湖以南的大部分地区。

5、闽南话。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口4%强。分布于福建(除闽西客家话外)、广东东部和海南岛及雷州半岛一部分、台湾大部分地区,以及浙南小部分地区。

6、客家话。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口的4%,分布于江西南部、广东北部、福建的西部及台湾的新竹、苗栗等地。赣语和客家话是非常接近的,也可看作是同一种方言的两大支派。

7、赣语。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2%强,分布于江西的中北部。

正如前面所说的,汉语各方言是汉语语言几千年演变的结果。方言之间差异最大是语音,其次是词汇,差异最小是语法。北方方言大体上古汉语在广大北方地区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北方长期受到北朝、辽金元清等游牧民族朝代的统治的影响——这些统治者在学习汉语时带有其母语的口音,这种口音又反过来影响到汉族的口音,比如入音在大部分北方方言中消失。

其余六大方言形成则是汉族一波又一波不断南迁的结果。那么哪种语音是正统“古音”呢,这是很难回答的问题。

首先,古音分为远古音、上古音、中古音和近古音(甚至可以进一步细分,同一个朝代同一个地方的语音都可能不同,无论“雅言”还是方言,只是限于条件无法准确得知),所以理论上都是古音的后裔;

其次,古代汉语,即使是北方地区也有多种古方言;

再次,语言是持续演变的,南下的汉族时间有差异,带来的口音自然也有差异,同时受到原有的当地汉族影响,口音也会受到影响。

最后,各地的方言自己也在不断演变、分化、融合之中。古粤语和当代粤语也有所不同,古吴语当代吴方言也有所不同。

粤语小片分布图

但是,我们可以大体上梳理出各方言之间的亲疏关系。古汉语及前身,首先分化出古吴方言和古闽方言的共同古方言,然后分化为古吴方言和古闽方言;

接着,古汉语又产生了古湘方言,然后演变为各种湘方言,包括新湘方言;

后来,古粤方言从古汉语中分化出来,逐步演化出各种粤方言;

到了后世,各地出现了各种官话,如江淮官话、西南官话和北方官话;

最后古赣方言和古客家话诞生并逐渐分化。

当然上述过程各种方言也会彼此影响。

因为没有录音机,不可能准确断言,谁保留的“古音”最多。何况“古”是指远古、上古、中古还是近古?当然可能肯定的是,平上去入这些古汉语语音要素在南方方言都保存得比较好,而在粤语中还保留着“四声八调”这个典型的古汉语要素。但不等于说今天的人讲粤语就可以和古人直接对话,毕竟语言总是在不断演变中。能和200-300年前的古人对话,已经了不起了,何况几千年的古人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