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风引汤(中风小便失禁)

 仲景中医交流 2021-04-18

风引汤

原文

大黄 干姜 龙骨各四两,桂枝三两,甘草 牡蛎各二两,寒水石 滑石 赤石脂 白石脂 紫石英 石膏各六两

右十二味,杵,粗筛,以韦囊盛之,取三指撮,井花水三升,煮三沸,温服一升。(治大人风引,少小惊癎瘛疭,日数十发,医所不疗,除热方。巢氏云:脚气宜风引汤)

作者 张仲景

【出自】《金匮》

【组成】 

滑石 紫石英 赤石脂 甘草 桂枝 龙骨 牡蛎 石膏 阳起石  大黄

时机

1、风引汤病人没有办法控制大小便,带着尿布。

方解 

1赤石脂和“禹粮石”经方里用于下利。比如下利“脓血”很严重,二三十次跑上厕所,就用赤石脂去收敛它。一个收敛它,一个用大黄,原因就是希望把不必要的食物排出去,把好的食物留下来。小便失禁,大便也失禁,所以用这样的处方。一般涩剂和攻下剂是不会用在一起的了。

2金石类的药药性比较沉比较重,能到脏腑比较深的地方去。

【应用集锦】

11中风先针健侧再针患侧,患侧皆需深针引气。

2中风是因为气血两虚预防中风:黄芪,独活,防风,党参,当归,川芎

3面部中风:桂枝加葛根汤,如有头痛,加川芎

490%中风是寒症,10%是热。寒则缩、热则纵。热用风引汤

5中风病人怕冷恶寒、心烦、手足拘急,病人可以识人讲话,用千金三黄汤:麻黄、黄芪、黄芩、细辛、独活

6中风不能讲话小续命汤:麻黄3钱,桂枝5钱,杏仁3钱,炙甘草3钱,当归3钱,川芎3钱,石膏5钱,干姜2钱,人参3

7脑溢血、脑部出血,视力有问题、或者有手指不能动:补阳还五汤,黄芪5钱,当归3钱,白芍3钱,川芎2钱,桃仁2钱,红花2钱,地龙2

2半身不遂是脑血管意外的后遗症,多发于中年以上患者,与动脉硬化有关。脑血管意外可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前者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者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脑血管意外临床上常表现为突然的意识障碍和肢体瘫痪。半身不遂也有寒热之分。

1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多因久病体虚,风邪得以乘之,阻碍经气,形成瘫痪。由于是因虚所致,故用侯氏黑散填窍以息风,窍得填则新风不能入、旧风不能容,其症可愈。其服用方法,按散剂服法用之。

2症见血压髙、脉数者,可用风引汤。此方与侯氏黑散是治半身不遂的一热一寒之方,临证时两方可辨证应用。

3中风有中络、中经、中腑、中脏之不同,病初兼有表证说明风邪表浅,还未入脏腑,故可用古今录验续命汤以解风邪、通经络、调荣卫,使风邪从内达外。风邪去,其症可解。

3、(1吴茱萸汤,治病在中焦上冲者,病在上焦非所治也。上焦者,风引汤

2脚气冲心,亦胸满短气,心中疼烦,风引汤

4、(1风引汤非但治大人风引、小儿惊痫及脚气冲心,诸般暴卒急剧,迫于上焦,干于心肺、胸满短气,干呕而喘急、肩膊强急、头脉怒胀欲死者,无问属何病名,皆可投之挫暴缓急、而救危笃。危笃既解,继以调理之方

2胸部胀满,动气若奔马而上冲,肩息短气,干呕、且喘急甚、直视上窜。瘈瘲搐搦,水饮不下者,无问何因,皆为风引汤证。

5寸口脉,轻按而得缓脉,缓则为虚,失血之候,中风之兆也。非伤寒之中风,乃手足瘫痪不仁之中风也。

1轻者:邪自外中于经脉,则身痒而发隐疹。隐疹者,隐隐而发之疹也。即谓之风疹,俗称“荨麻疹”者也。此乃轻者,发散可愈。

2甚者:不仅卫荣虚损,心气亦不足者,则病邪陷内中脏,发为胸满短气危急之证,风引汤风引汤,除热瘫痫,邪风入内,致胸满短气,则热从内生,甚则手足瘈疭。其证休作有时,即所谓瘫痫。瘫乃瘫痪之谓,痫乃病之间发也。

6脚气冲心者,风引汤;不剧急者,吴茱萸剂与之。

7风引汤专门除热瘫痫。热瘫痫跟一般的中风不一样,中风有两证--寒跟热。百分之九十都是寒症,10%才是热症,在《黄帝内经》里面说:寒则缩,热则纵

1寒症的人,手和脚是弯起来的,扳他扳不开。好不容易扳开了,他又回来了,这就是寒。但是这种情况也有属热的,要看病人的其它状况,比如舌苔、脉速、痰色等。参见风引汤瘫痪、半身不遂手指蜷缩案例。

2热症,手脚没有拘挛起来,没有力量握拳。这就是热,就是纵。

8风引汤病人没有办法控制大小便,带着尿布。

9、(1痫证是指间断发作性病证,多与情志刺激有关。从脏腑来说,主要由于肝、脾、心、肾脏气失调,导致一时性的阴阳紊乱,气逆痰壅,蒙蔽清窍,而突然发作。症见全身或手足抽搐颤动,或面部肌肉抽搐,牙关紧闭,颈项强硬,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霎时即恢复如常人。若先抽搐而后仆倒不省人事者,则用桂枝汤防风、竹叶,息风清热;若发作前伴有眼前发黑者,可用乌梅丸(汤),以其目为肝窍之故。

2癫痫俗称羊痫风”,以全身强直痉挛,突然性的意识丧失为特征。若症见抽搐甚,伴有热象而诸药无效者,可用风引汤治疗。若发作时口中无痰者,急诊处理病情平稳后可用磁朱丸

【比较集锦】

1胸满有寒逆胸满、热结胸满、饮停胸满、气痞胸满,也有或先天之胎毒、或气血两虚、上实下虚,胸硬腹弱之类,比如:

1柴胡证胸满,乃胸胁苦满之略辞。苦满乃心烦喜呕、胸胁疼痛等;

2麻黄汤证及吴茱萸汤证之胸满,非其主证,言喘而胸满呕而胸满者,皆以喘呕为主之措辞。

3茯苓饮证之胸满,虽谓气虚之满,尚有痰气存在。

4半夏厚朴汤之胸满,亦以痰气为主,故以咽中如有炙脔为征。

5人参汤橘枳姜汤证之胸满,亦伴随结气痞满、冲逆心痛诸证。

6风引汤证之胸满短气

7桂枝去芍药汤证之脉促胸满

2侯氏黑散治冷也,而必用黄芩风引汤治热也,而必用干姜,此冷热相引之理

【名家论述】

1、风引汤《金匮笔记》(倪海厦)

像风引汤,我用的也是不多,我很怀疑这些方子都不是张仲景开的。风引汤,专治热瘫痫,就是热症中风,完全是里热症,里面很热的时候,又遇到表风。里面本身就虚,虚久后产生的虚热,此时表又受到风。我们除了开补虚的药,还要同时开去热的药,也还要再开去表风的药,药力一定区分为这三种,你看大黄是去里热用的,像干姜、龙骨、桂枝、牡蛎这些都是补里虚的,还要加上去热的药,像石膏,就是去热的药。为什么柴用寒水石、滑石、赤石脂、白口脂、紫石英这种涩剂,一般我们使用石剂时,是因为石头的药都是比较涩,而病人身体里面有虚热的时候,大便时会有下利,肚子会痛,像肠鸣下利般,食物是小会停在肠胃里面。所以就需要加进去很多涩剂像赤石脂、紫石英、白石脂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