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品读《道德情操论》-亚当斯密

 石鼓纳西人888 2021-04-18

大家好,我是宋老师。今天带大家一起品读《道德情操论》这本书。说起本书的作者亚当斯密,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他的经济学开山之作《国富论》。但曾有人问过亚当斯密本人,他这一生当中最得意的著作是哪一部,他的回答却让人大吃一惊,正是这本《道德情操论》。这是一部伦理学作品,从人类的情感和同情心出发,探讨了善恶、仁慈、正义、责任等一系列概念,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秘密,也是《国富论》中市场经济良性运行不可或缺的基础,堪称西方世界的《论语》。

亚当斯密一生将大部分心血都倾注在这本书的撰写、修订和完善上,包括《国富论》也是在这本书的不断修订过程中完成的。那斯密为什么要建立这样一套学说,来论证道德对于社会进步的影响呢?这同当时英国浮躁的社会现状有关。18世纪的英国,市场经济逐渐兴起,中世纪被禁锢的财富追求在相当程度上得以解放,个人追求利益的愿望非常迫切。这时,人类传统美德还能不能维系、或者要不要维系,就成了一个大问题。传统基督教以“仁慈”为核心的道德体系在此问题面前显得力不从心。这时,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学说:一类学说坚持原有的伦理观念,对败金、奢侈、欺诈的盛行忧心忡忡,认为商业的发展和市场的繁荣,必将使整个社会伦理衰败、道德堕落,人类文明面临衰退的危险;另一种学说则是一种极端利己主义,以孟德维尔的“私恶即是公利”学说为代表,认为那些被人夸耀为美德的东西只不过是谄媚和虚荣的产物,一切公德心或爱国心只不过是对世人的一种蒙骗,只有完全释放私欲的追求才能促进社会更大的进步。

这个时候,亚当·斯密拍案而起,激烈地抨击极端利己主义哲学,并系统性地提出了以同情理论为主体的道德体系。由于具备了“同情”这种原始情感,人们在社会生活的经验中会习惯于用他人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于是,人们在内心中就有了一个“公正的旁观者”。久而久之,就有了一个内心的法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良心。它可以使我们看清与自己相关的事情,将自己的利益和他人的利益作出适宜的比较,从而有是非之心,有追随、赞许美德并谴责恶行的道德情感。

本书共计7卷,前6卷层层深入,从不同方面阐述人类的情感因素和伦理道德产生的原因和基础,第7卷则在前6卷的基础上对社会上主流的道德哲学体系做出评述。

第一卷“论行为的适宜性”,是斯密道德理论的基础。他指出人生而自私,但又生而带着同情心。这里的同情心并非是怜悯之心,而是同理心,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去体会他人的喜怒哀乐。我们判断别人的行为是否适宜时,往往是以自己的情感作为标准和尺度。我们期望获得他人的赞同,因此我们会以旁观者的角度审视自己的行为,克制自己的欲望,使自己的品行在自己和别人的眼中都显得适宜。

第二卷“论优点和缺点,或报答和惩罚的对象”,是斯密在同情理论基础上构建的仁慈和正义理论。任何被感激的行为应该得到报答,这是仁慈;同样,任何被愤恨的行为都应该受到惩罚,惩罚其实也是一种报答,不过是以恶报恶,这是正义。人需要生活在一个相互帮助的社会里,仁慈其实就是引导人们去更多地关心他人。缺乏仁慈的人不会被赞同,但由于没有去伤害别人,也不会成为愤恨的对象。而正义是比仁慈更加重要的美德,这是因为不义行为直接危害或破坏他人的幸福。没有仁慈心,社会存在于一种不是很愉悦的状态下,但是,如果不能维系最基本的正义,不义之举盛行,那么,社会就会被彻底毁掉。如果说仁慈是社会存在的基础,那么正义则是支撑社会秩序的支柱。

第三卷“论我们评判自己的情感和行为的基础”。既然人的本性如此自私,那是什么促使了高尚行为的出现呢?就如同视觉上的近大远小,情感上我们对自己的毫厘之失比和我们没有关系的人的最高利益看得重要的多。如果要对两者利益作出公正比较,必须要站在第三者的角度来看。对行为准则的尊重,被恰当的称为责任感,这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一条原则,这种尊重构成了有节操的人和卑劣者之间最本质的区别,也是人类社会得以发展的基石。在宗教中,这些一般准则是神的戒律和指示,由神安置在我们内心的代理人颁布,其目的是为了人类整体的幸福服务。维护这套准则的方法就是因果报应,辛勤耕耘必欢呼收割,而多行不义必自毙。虽然并非所有事情都如此,但从大的趋向上来说,却仍是好有好报、恶有恶报。

第四卷“论效用对赞同情感的作用”。我们在经济学中学到的边际效用理论,其实就来源于此书。效用指的是某个事物能够满足人们欲望的程度,正是人们对于财富和地位的美好想象,促使人类奋斗,推动社会向前发展。人在穷困之时费劲辛劳去获得财富和地位,当他最终达到目标时,才会领悟到财富和地位仅仅是毫无效用的小玩意,真正带来最大效用的是社会赞同的情感。

第五卷“习惯和风气对有关道德赞同和不赞同情感的影响”。人们对美的判断容易受到习惯和风气的影响,但是道德上的赞同或不赞同,却很难受到歪曲,但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职业、不同的阶级道德上的情感也不同。

第六卷“论有关美德的品质”,可以从对自己的幸福和对他人的幸福两个角度来考虑。对自己幸福的关心,要求我们具有谨慎的美德,这是我们的利己心向我们提出的要求;而对别人幸福的关心,要求我们具有仁慈和正义的美德,这是我们的良心向我们提出的要求,其行为主要受想象中的公正的旁观者以及自己心中那个伟大的仲裁者所引导。虽然谨慎、正义和仁慈这些美德在不同的场合可能由不同的原则和要求提出,但是,自我控制的美德在大多数场合主要并且完全由一种原则—适宜性来支配,这个适宜性是对想象中这个公正的旁观者和仲裁者的情感的尊重。

      最后一卷“论道德哲学的体系”,斯密把历史上的道德体系归纳为四类:一类认为美德存在于适宜性之中,也就是个人对所有欲望的控制和支配之中,代表人物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芝诺;第二类认为美德存在于对个人利益和幸福的审慎追求之中,也就是利己主义的体系,来自于伊壁鸠鲁体系;第三类认为美德只存在于以促进他人的幸福为目标的感情之中,仁慈是唯一的动机,也就是利他主义的体系,是奥古斯都时代以及其后大部分哲学家的体系;最后一类是“放荡不羁的体系”,也就是极端利己主义的体系。斯密最推崇的就是第一类体系,也就是对欲望的适宜性,而将对知识,对亲朋、国家的幸福的追求都置于人的基本需求之外,并将美德当作一种获得同情共感的手段。

与那些故步自封的道德家不同,斯密直面现实,力求创新。一方面,他肯定了人们对自身利益和幸福的追求有其合理性;另一方面,他强调这种追求必须是适宜的,也就是必须符合社会一般规则,而不是无节制和贪婪的。为此,人们必须同时学会用他人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行为,经由自我克制,形成道德情操,同时要受仁慈和正义之德的制约。本书中阐述的同情、仁慈和正义理论,正是《国富论》中看不见的手的市场经济运行理论的基本前提。看不见的手,揭示了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中所存在的一个悖论。认为在每个参与者追求他的私利的过程中,市场体系会给所有参与者带来利益,就好像有一只慈善的看不见的手,在指导着整个经济过程。“看不见的手”使人类财富增加,从这一点看,它是一只推动历史进步的手。但是在分配中它能否做到公平,从而成为一只正义的手?还是相反,导致一方肆意侵犯另一方的利益,变成一只肮脏之手呢?对此,我们不从生产关系的角度去分析,而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来认识它,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在现实的经济中,“看不见的手”是一只有缺陷的手,当它的缺陷被人恶意利用的时候,就很可能变成为一只肮脏的手。

当前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和市场化不仅体现于商品市场,更体现于金融市场。随着各国金融领城的开放,金融自由化、金融产品衍生化逐步加深,各国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股票市场、期货市场等已经形成了一个全球性、全天候的巨大的交易网络。在这张网络的作用下,全球金融产品的交易额早已遥遥领先于实物商品的交易额。相对商品而言,金融产品数量少,交易快,成本低,可以聚集巨大的资金交易量,因此金融市场中“看不见的手”更有可能成为肮脏之手。不论是华尔街野蛮人的恶意收购,索罗斯掀起的东南亚金融海啸,还是目前中国A股的频频暴雷,都能看到仅仅依靠金融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带来的副作用。

在CFA考试中一直流传着一句话:得财报者得天下,失道德者say bye bye!CFA协会官网上就赫然写着“We care about ethics”。所以道德是CFA考试十门课的前提,也是我们后面学习数学、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基本价值观。在道德科目中,无论是code里的六大条,还是standards里的7大条22小条,都是教育大家要做一个有同情心、仁慈、正义的金融专家,与这本书的精神异曲同工。

虽然斯密的《道德情操论》主旨不在道德教诲,但他的思考、分析、叙述的系统性和融贯性,有助于大家形成完整的道德哲学认知框架,有助于走向道德认知上的自我清明。在这个浮躁的、功利的、变化一日千里的、未来不确定的时代,一种稳定的内在性的道德认知框架的形成,无异于是我们颠簸思维的稳定器,如果把我们每个人的一生比作航行于惊涛骇浪中的一条小舟,那么稳定的道德知识就是压舱石。拥有它,就能让我们立定脚跟、处变不惊。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拥有了某种终极性的认识,我们就不惧怕任何对我们肉身的威胁,就会拥有坚定、高贵、无畏的灵魂。在这个时代,我们需要道德英雄主义的素质,阅读《道德情操论》这样的杰作,是有助于增进这种素质的。

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感谢您的聆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