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树森||宏观宁化古城边塞文化及综合开发管见

 文史艺苑 2021-04-19

宁化古城是山西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城址位于忻州市宁武县城西南50千米处的汾河之滨。城倾山势走向而建,居汾河岸畔一处台地缓坡之上,周长约2.5千米,依山傍水,风景独秀。

古宁化城地理坐标以宁武县为参照系:东经111°50~120°40、北纬38°31′~39°8′。北距宁武县东寨镇20千米,南距石家庄镇30千米,背倚大山,面临汾河。经过千年岁月历史苍桑,历史变迁,现为宁武县化北屯乡管辖的行政村之一。

宁化一带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属高山严寒区和寒冷干燥区。境域气候温和,多大风,冬季漫长,无霜期短。年平均气温6.2℃,最高气温33.6℃,最低气温26.9℃。昼夜温差大,无霜期120天。日照总时数平均2835时,日照百分率67%,年平均太阳总辐射142.3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气温2~6℃。平均风速3.2米∕秒。平均降水量440毫米,各季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比为:春季13%,夏季65%,秋季20%,冬季2%。

宁化村(城)人口总数2016年为709人,198户。耕地面积1040亩,本村现无工矿企业,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农作物主要有莜麦、豆类、胡麻、土豆等。

宁化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代城池,自汉代始设行政建置以来的两千多年间,当地历经设置为宁化“军”“府”“州”“郡”“县”“道”“镇”“所”“堡”“城”“区”,及当代的公社、乡、村等行政治所驻地,风云变幻,跌宕起伏,在边塞文化交汇、军政指挥枢纽、古代城市建筑、石窟石雕艺术、宗祖佛教传承等诸多领域,为我们留下了深厚广博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文明积淀。

现就本人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在主编《宁武县志》和受聘参与《忻州市志》编审数十年间进行田野调查和现地考证所获资料,以及涉猎引用其他方家有关宁化的观点论述,谈点初浅的个人看法,以求教于各位方家、高师。

一、

独特的自然地理构成

宁化古城坐落在宁武县至静乐县的宁白公路70千米处汾河东岸山坡上,城池依山而建,地势东高西低。在宁化古城的山前坡地下,汾河干流由北向南沿着城墙脚下流过。源源不断的汾河不仅可保障城池供水永无困窘,还以“护城河”的特殊功能,成为护卫宁化城无可替代的天然屏障;而且自隋唐盛行汾河水上木筏运材直至民国年间,曾经是宁武府、县以至晋北通往省会太原的唯一水上航线。

除了水上运输,在古代,宁化古城所坐落的汾源谷地,还是晋北通达太原的陆上重要通道。无论中原大军北上戍边,还是北方民族南下进袭,以至商贸互市往来,都从这里过往。当代,县际公路干线、县乡公路支线仍循旧迹而过;而宁化城距离忻保高速公路宁武县的出口不足15千米,距离芦芽山风景区只有30千米,距当代重要的旅游集散地东寨镇也仅20千米。这种独特的区位地理优势,不仅吸引着众多游客驻足于此,而且是别处无可替代的。

在宁化城北约30千米处,有一座我国古代历史上具有疆界意义的山岭——分水岭。宁武县境内共有大小峰峦99座,县内山峰基本以分水岭为界,分列于南北两境。

分水岭是两大山系的界山:岭南为管涔山系,有芦芽山、荷叶坪山等;岭北为吕梁山系,有云中山、洪涛山,东北部有禅房山。全县山势呈东北西南走向,地形总貌由西向东倾斜;由中部高峰,向南北两翼下滑。而宁化古城地处分水岭之南。

其次,分水岭一山分二水,是我国两大流域的分界:岭南的汾河和洪河属黄河流域,向南流往太原;岭北的恢河属海河流域,向北经朔州,远流京津。宁化古城紧依分水岭南的汾河上游岸边。

其三,分水岭还是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文化的分界带与交汇地。

历史上,分水岭以北区域风沙大,干旱严重,环境恶劣。在分水岭以北地区,以宁武城为中心的恢河区域,南至分水岭,北至长城,构成了北部塞下之地,其特殊的自然环境养育了早期游牧民族如楼烦、林胡等,他们在农业之外形成了以游牧和农牧结合的新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形态。宁武城鼓楼上明代以来悬挂的匾额“楼烦重镇”,记录的就是这一重要历史进程。

分水岭南部的汾河流域,则是典型的农耕文化区;它与北部恢河流域呈现的农牧混合文化形态,对比鲜明。受制于这一独特的地理构成,宁武地区的南、北部在历史上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文化形态,而是以分水岭为界分为南、北两大区域。即:恢河区域多属雁朔文化系统,汾河区域属并北文化系统。两个区域随着各系统间,特别是并北、雁朔统治重心的迁变及势力的消长,而不断变化着。这样的格局,早在秦汉时代,就已经形成,并一直影响到近世。

按美籍地理学家拉铁摩尔的分类法:分水岭大致处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之间。在拉铁摩尔看来,这条等降水量线的南部和北部形成了截然相反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一条农业经济和游牧经济的天然界限。后来,通过长城确立了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的绝度界线,“若干世纪被认为人类最伟大标志的长城,就是中国历史的这种象征”。

我国著名历史地理学泰斗谭其骧先生在他的《山西在国史上的地位》一书中评价说:“分水岭这种独特的地理构成和自然环境,使宁武南北部长期无法构成一个完整的地域模块,而是成为了农牧两种文化的混合地带”:分水岭以南的汾河流域地区,以西南部的宁化城为中心,向北延伸至东寨镇、化北屯乡、迭台寺乡的汾河源头区域,黄土高原上的汾河流域向来被认为是“我国远古文化的核心区或摇篮区”。这一地区与陕西渭河流域、河南西部地区,共同成为仰韶文化和我国原始农业的发源地,仰韶文化顺着汾河谷地向北传播,汾河源头地区也深受农耕文化传播的影响。坐落在宁化城南部的定河村台骀庙,就是农业文明往北传播的重要标志。

分水岭这一独特的地理构成,使宁武地区成为中原华夏文明的藩篱屏障,农耕文化与游牧分化在这里分野,又使之成为沟通中原与北方民族的桥梁孔道。两种不同文化在这一地区交织生长,构成了这一地区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相互融合的历史文化形态。这样,分水岭也从一个地理坐标转化成了文化坐标,草原社会与农耕社会两股力量的周期性变化都深刻地影响了这一地区的历史进程,并使这一地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历史形态。

分水岭南北两翼宁武地区的历史变迁,直到明代中期,两种文明形态才结合为一体,构成了今天的宁武县总体格局。而随着游牧、农耕两股社会力量的周期性变化,汾河和恢河沿岸的几座古城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争相辉映:随着新兴的匈奴、突厥部族的兴起,北部古老的楼烦县衰弱了;随着契丹、女真势力的兴起,南部的宁化城开始兴盛。不过,随着明代早期汉族势力进入草原地域,宁化城在经历了短暂的兴起后,又开始破落。后来,蒙古部族再次兴起,内长城沿线的宁武城迅速复苏,成为晋西北地区的中心城市,这一格局一直维持到清朝末期。

通过以上对宁化——宁武地区历史的简要概述,不难看出:一座城池的兴衰,并不是特定区域内简单的人群聚散,而是更大的地理空间与更大规模的人群往来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对于宁化城的文化发掘,就必须放在一个更大的时空坐标中,进行展开的具体观察;也需要通过一个更长的历史时段,去发现这座古代城市作为关系结合体的杂糅状态。而不可就城说城,局限于古城本体。

综上所述,如果宁化城是农耕文明向北传承的始发地之一,宁武城以“楼烦重镇”位居草原文明向南延伸的前哨;而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在包括这一带在内的北方广阔地域,开拓了胡汉民族融合的先河的话;那么,分水岭就承载着中华两种文明溶融贯通的桥梁和纽带的神圣历史使命。因此,我们在研究和重建宁化古城中,就应当视野更加开阔,思路更加宽泛。

二、

两千年来的建制沿革

(一)宁化的历朝建置

洪荒时期人类对宁化地区的开发,最早可上溯到新石器时期,汾河流域发现的丁村人和龙山文化遗址,即是佐证。在那遥远的洪荒时代,宁化所在的汾河上游地区汾洪横溢,太原帝相继派金天氏的后裔、水官昧和他的儿子台骀治理汾河,在汾源宁化一带留有遗迹。可以说,台骀治水,是宁化一带有史记载的拓开农耕文明的发端。

到了大禹治水时期,整个宁武地区位于“冀州之域”,在五服中属“甸服”。虽处尧都平阳北部,但一直是夷、夏相间的杂居地区。据谭其骧先生考证,西周时,“燕京之戎在今晋中太原附近一带,条戎在中条山一带,余无戎在晋东南一带,西落鬼戎在晋西北”。当时,宁武地区为燕京戎占据。燕京戎属于西戎的一个部族,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汾水”“出武州之燕京山”。由于这里是燕京戎部族的居住点,管涔山因此又被称作“燕京山”。

自西周早期开始,宁武地区转属并州,后来晋国主汾,宁武南部宁化一带地区成为晋国领地。春秋末期晋国衰弱,这一地区为楼烦族所占据。楼烦人“散居豁谷,自有君长”,建置楼烦国。“周成王时,楼烦入朝与成周之会”,与周王朝曾保持一定的联系。到了周赧王十五年(公元前300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强赵国基,亲率大军,“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设立云中、九原、雁门三郡,并修筑长城高阙,限制外族以巩固新领地,楼烦等族被迫迁移到河套地区。宁化一带遂纳入赵国的疆域之内。

两汉时期(公元前206~公元220年)

宁化地区有史可考的行政建置,最早出现在西汉。汉景帝刘启于公元前156年至前141年间,曾经设置阴馆县,属汾阳府管辖。阴馆县的县治范围,北境不超过句注山(即今代县雁门关)和燕京山的天池(今宁武县天池一带);其南境即至宁化。《宁武府志》载:汉代,今宁武为崞县地,宁化为汾阳地。

东汉沿袭西汉建置,整个宁武地区属雁门郡之并州。而郡治设在阴馆县(即今东庄至宁化一带),境内有朔州、楼烦县(今宁武)、马邑(今朔州)及埒县(天池一带)。

三国、两晋及十六国时期(220——420)

黄初元年(220年)废汉时所置各县,今宁武、宁化一带成无人管辖的弃地。386年拓跋建北魏王朝,刘琨徙马邑、阴馆、楼烦等五县民于陉南,当地为猗卢占据。当时的宁化为北魏肆州领秀容郡的北秀容地。

南北朝

北魏登国期(386年后)宁化仍为北秀容地。

隋唐

宁武地区属楼烦郡的静乐县地,宁化为静乐县属地。大业十三年(617)马邑校尉刘武周反隋投靠突厥,自立为定杨可汗,一路南侵,宁武、宁化地区均沦为突厥属地。

五代十国(907~960)

雁门关以北相继为契丹和辽国顺义军南境。朔州至天池以南为宁化军,领有宁化县。

北宋、辽(960~1127)

宁武一带为北宋河东路塞下地,领有属于岚州的宁化军。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在宁武县城西南百里设宁化县,(即今宁化村一带),有宁化城。五年升为宁化军,领宁化县。熙宁元年(1068)废宁化军为宁化镇。元佑元年(1086)恢复宁化军。崇宁三年(1104),再度废宁化军为宁化镇。

据庆历四年(1044)4月,欧阳修《乞减配卖银五万两状》奏折所记:宁化军本军“城郭有主客十等共三十四户,内五等已上只十五户,其余六等已下贫弱之家共有一十九户。去年共配银三百两,数月枷棒催驱,方能了纳。今年所配一千两,比常年三倍,是致百姓送纳不前,众状词诉。又缘宁化军屯兵不多,本军自有纳便盐钱及诸杂课利见钱,不至阙用。本军地寒,民不种麦,又无夏籴仓。当其军用未阙,民间难得钱时,可惜虚困民力”。这是当时宁化居住人户及其贫寒状况的真实写照。

宋代的宁化军属地范围:东至忻州界从合寨(今忻州合索)90里,南至岚州静乐县60里,正南以西至岚州120里,北至契丹界横岭(今宁武分水岭)60里,由分水岭至朔州100里,东南至天门关240里,西南至岢岚军150里。

据《宋史·第三十九·地理二》记载:宁化军,崇宁(1102~1106)有户1718,人口3821。贡绢。辖一个宁化县。辖西阳、脑子、细腰、窟谷四寨。

另,宁化军辖有:南平堡、川湖堡、石家庄堡、榆会堡、石坝堡、大峪堡、石佛堡、灰窑堡等8堡;尖山寨、马头寨、盆子寨、阳房寨、吴家沟寨、细腰寨、吴家屯寨、小横沟寨、牛心会寨、三岔寨、葱园寨、赵家沟寨等12寨。

宣和七年(1125),金兵从大同南侵太原,辽灭,宁武、宁化地区尽属金地。

金朝(1127~1279)

整个宁武地区为金的属地,设有宁化州,属河东北路。

大定二十二年(1182),将原宁化军升为宁化州,领有宁化一县。

据《金史·地理志·卷七》记载:本宁化军,大定二十二年升为州。有6100户。辖一县、一镇,即:宁化县、窟谷镇。

元朝(1271~1368)

元初,分宁化州之一部,设窟谷县,归朔州管辖。后窟谷县与宁化合并,归管州管辖。

宁化在元初属岚州,后改隶于管州。

明朝(1368~1644)

洪武二年(1369),宁武地区设为太原左卫、前卫,并设宁化守御千户所,属静乐县管辖。

《大清一统志·宁武府卷》记载:明洪武三年,置宁化所。又在宋代宁化城的基础上加筑城墙,周方二里余,城墙高三丈一尺,东南北设壕,西南北置门,共建城楼9座,更铺13座,以及瓮城等。

又据《宁武府志·宁化城图说》记载:“本城洪武十二年土筑,万历十年砖包,周三里零二百一十二步,高三丈三尺。设守御千户所,掌印巡捕,城操各一员,所领见在官军七百四十员名,火路墩九座。本城地近腹里,虽非冲剧,然支锅石,小岭儿虏骑可通,亦属要害。”

景泰元年(1450),设宁化守御所。

成化二年(1466)始设宁武关,下属有12堡、4城和5个守御所,宁化守御所始属宁武关管辖。

嘉靖十九年(1540),设三关镇,宁武为山西镇,宁化为堡,仍设守御所,归宁武关管辖。

清朝(1466~1911)

雍政四年(1726)设宁武府,下辖宁武、神池、五寨、偏关四县,并将宁化堡等10堡归宁武县管辖,编户10里。宁武县境南北长160里,宁化所是当时宁武县境的南端。

民国(1912~1949)

元年(1912)废宁武府,设宁武县,全县分为三个区,宁化城为三区区公所驻地。

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占领汾河上游地区,在宁武境内设立三个区,宁化为日军宁武县公署下辖的三区区公所驻地。

1945年日军投降后,人民政府在宁武境内设置五个区,宁化是第二区区政府驻地,下辖宁化、化北屯、李家庵、散岔、崔家沟、牛心会、坝门口、石家庄、定河、红土沟、新堡、小峪、石坝、高崖底、细腰、馒头山、西马坊等17个行政村。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

1949年10月~1953年8月,宁化仍为宁武县第二区区政府驻地。

1953年8月,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宁武全县85个行政村合并为53个大乡,分别建立乡人民政府。其中设有宁化乡人民政府,驻宁化村内。县属的一、三区撤销,仍保留二、四区。宁化仍设有二区区政府。

1954年全县改建为56个乡,仍设有宁化乡人民政府,驻宁化村内。当年,二、四区撤销,全县56个乡合并为35个,仍设有宁化乡人民政府,驻宁化村内。

到1958年9月,全县35个乡合并为22个,仍设有宁化乡人民政府,驻宁化村内。

当年9月1日,宁武全县实现人民公社化,新成立的14个人民公社中没有宁化。直到1962年12月的四年间,公社数几度调整,都没有宁化公社。

1962年12月底,将原属化北屯公社的宁化等几个生产队另立为宁化人民公社,宁化公社管委会在宁化城内重新恢复。

1984年11月7日,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发文,撤销公社,改为乡(镇),新设立宁化乡人民政府,驻宁化城内。

2002年7月,宁武全县撤乡并镇,宁化乡撤销,成为化北屯乡所辖的一个行政村。

(二)宁化城沿革大事

隋炀帝筑宁化行宫:

隋炀帝于大业四年(608),在宁化及天池一带设立了楼烦郡,其治所即在今宁武县南部的宁化古城。当时的楼烦郡领有三县,即:静乐县、秀容县(今忻州市)、临泉县(今兴县)。就在这一年,隋炀帝于楼烦军北部的天池一带,修建了避暑行宫汾阳宫,并多次巡狩于此。之后,又将汾阳宫向南延拓,在今东寨镇建汾源宫,又向南延伸到宁化建隋阳宫。从而形成了从天池上行宫起始,经汾源中宫,直达宁化下行宫——汾阳宫的百里行宫体系。

潘美弃地不耕:

北宋,宁武县北部地区属朔州管辖;宁武南部地区在太平兴国四年(979)和五年(980)相继设置宁化县和宁化军,治所都在宁化古城。宁化军下设宁化县,领有窟谷、细腰两寨。北宋初期,潘美镇河东,尚能和契丹形成均衡之势。后来,潘美帅河东,“避寇钞为己累,令民内徙,空塞下不耕,号禁地,而忻县、代州、宁化、火山军废田甚广。”其意是说:潘美为了避免遭受北方民族的袭扰,就把当地的百姓向内陆迁徙,把忻县、宁化一带空出来不耕种的田地叫做禁地。这种近似坚壁清野的策略,避免了当地居民徒遭践踏。

王安石割地为界:

北宋熙宁十年(1077),强悍的契丹向宋王朝提出割地要求。时,“王安石当国,劝帝许之,乃遣韩缜如河东,割地为界。契丹以分水岭为界,东西失地七百里”。从那时起,北宋丧失了宁武北部的战略要地,以分水岭为界,北部地区成为契丹领土,南部地区仍属北宋宁化军辖地。当时的宁化军,“北至契丹界横岭六十里。”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宣和五年(1124)。

 宁化衰落宁武崛起:

 金天会五年(1127),北宋被灭亡后,金军并没有鸣金收兵。当年,南下的金军攻取了宁化军,并于大定二十二年(1182)将宁化军升格为宁化州。这时的宁化城管辖范围,包括今天的整个宁武县域,成功地将分水岭的南部和北部地区结合在一起。

 元太祖十六年(1221),将宁化、楼烦并入管州,宁化城的地位从此逐步下降。由于民族矛盾及战争相对平息,元至正三年(1343)撤销宁化州,改为宁化巡检司。与此同时,北部的宁武城开始出现于历史舞台。元大德五年(1301),在朔州鄯阳府设立万户府,下设宁武、山阴、雁门、马邑等七屯,其中,宁武屯位于黄花岭。宁化城的战略地位已相形见绌了。

宁武取代宁化:

 朱元璋于洪武年间开始北伐,结束了宁武北部自辽金以来长期沦为北方民族属地的命运,将宁武南北地区一并纳入明朝版图。但是,因北方民族不断南侵所引发的战争,并未止息。

 宁化城于洪武十一年(1378)设立宁化守御千户所,隶山西都司,有额军2747名,管辖宁武南部地区。而北部的宁武此时则属太原府崞县治所(位于今原平市崞阳镇)管辖。成化二年(1466)设立宁武关并筑关城,隶属振武卫(今代县)。

 据《中国民族志》记载:在明朝的276年间,宁武地区成为汉、蒙民族间经常征战之地。正统十四年(1449),明英宗北征瓦剌遭至惨败的事变发生后,内长城的偏头、宁武、雁门三关成为蒙古军南下侵扰的主要地带。明中叶嘉靖以后,蒙古族南下攻袭频繁。嘉靖十四年(1535),俺答南袭宁武、宁化、三马营;10月,复攻入二马营、三马营和宁化堡。次年8月,俺答再度南攻宁武、宁化。嘉靖十九年(1540),俺答袭破宁武关,经宁化等处,直下太原。由于连年战乱,民族关系错综复杂。宁武及宁化一带居民常常是“反裘而衣”,生计以“射猎为主”,弃文习武。

为了加强宁武地区边防守备,嘉靖十九年(1540)改偏关副总兵为总兵,移驻宁武城,随即设立了山西镇总兵。嘉靖三十九年(1560),设宁武兵备道辖三关中路,并将宁化所改隶于宁武关。自此,宁武分水岭南北两部再次正式结合成一体,宁武城作为山西总兵的镇城,取代了宁化城,成为宁武周围地区的中心城市。山西镇建制从此开始与大同镇、宣府镇相同,成为明代长城防御体系的九边重镇之一。

清朝立国后,长城沿线的民族关系逐渐缓和。由于宁武位居明代九边重镇中最靠近内陆的地区,其军事地位逐步下降。因无战事,宁武兵备道于康熙六年(1666)奉旨裁撤。到雍正三年(1725),山西北部地区的卫所相继改为州县,宁武营改为宁武县。当年,在宁武城内始设宁武府,位居山西九府之一,宁武府下辖宁武、偏关、五寨、神池四县。至于南部的宁化城,则被改为宁化巡检司,隶属于宁武县统辖。到民国中期,宁化成了宁武县下属的二区区公所驻地。

三、

绝无仅有的最小宋城

仰卧在汾河上游岸边山坡上,北距宁武县城约50千米,南距静乐县城亦约50千米,西南距芦芽山约40千米的宁化古城,据笔者陪同已逝的当代古建专家柴泽俊先生、原山西省副省长霍泛先生于上世纪80年代实地考察,确认是迄今发现的,除西安大型宋城、平遥中型宋城外,我国现存最小规模的宋代城池。

(一)城池演变

据《隋书·地理志》载:隋大业四年(608)置楼烦郡,下辖静乐县,“有长城。有汾阳宫。有关官。有管涔山、天池、汾水。”有专家据此认为:楼烦郡的郡治,就在宁化城(见百度·百科名片)。另据《隋书》记载,大业四年所建的楼烦郡,统领三县,共有居住民24427户。

过了344年,北汉乾祐五年(952),由于黄河西岸的西夏人不断侵扰,北汉政权设立宁化军。又过了27年后的太平兴国四年(979),宋王朝在宁化军下设宁化县,并在隋代汾阳宫旧址基础上,“廓而筑之”,改建成宁化军城。这样,隋朝时建成的避暑离宫——汾阳宫下行宫,便逐渐演化成一座军事城堡。

宋代的宁化城,周长6里27步。据《元丰九域志》记载,北宋宁化军的住在军民,有主户476户,客户641个。按此计算,共有1117户,是一座约有2000~3000人居住的晋西北城池。

到了明洪武二年(1369),宁化仍然设巡检司。驻守在此的都指挥常守道,在宋城的基础上改筑新城,将6里27步旧城的南边关厢裁去,在城东山坡上,随地形构筑新城二里一百九十七步。工程未完,常守道调离宁化。过了3年后,即洪武五年(1372),延安侯唐胜宗和千户唐成,继成其功。把城墙加高到三丈一尺,开挖护城壕深一丈,增筑城楼六座。城周开辟西、南、北三门,并建有城楼、更铺以及瓮城等。又过了214年,即万历十四年(1586),改设为宁化所,在宁化土城的外表,砌筑砖石以加固。当时,宁化所设有掌印千户、巡捕、城操吏目各一,中有静乐仓。直到清乾隆年间,仍置宁化巡检司,宁化城驻扎着3千余旗军,战略地位极显重要。

(二)保存现状

历经风云变幻,到21世纪初开发前,宁化古城基本保留的明代格局是:在宁化城内外,至今尚存千户所衙、古城墙、古城怡薰门、关帝庙、城隍庙、圣寿寺、隋阳宫、教场及城内陆下暗道遗址,以及汾河对岸与城遥相对应的万佛石洞等遗迹。在宁化古城残断的城墙截面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岁月的痕迹:核心为隋代石料砌成,中间是宋代城砖,最外层包裹着明代的城砖。

顺着宁化古城缺口走下山坡处,便是宁化城的南门外,距离汾河干流岸边很近。这里就是明代裁去的关厢部分。改革开放前已改建为宁化学校,院内倒卧着一通“重修圣寿寺记”的明代石碑。说明这里原来就是圣寿寺的遗址。

这座几被遗忘的圣寿寺,其历史更为悠久。据乾隆《宁武府志·祠庙》记载:“圣寿寺在宁化堡南关,其地即汾阳宫之旧,寺建于金时。”府志的《古迹》部分同样记载:“隋炀帝避暑处,金天会间即其地改为圣寿寺。”

乡老说:这里就是他们祖祖辈辈传说的“隋炀帝汾阳宫”。新中国成立前是一座大寺院,后来改建成宁化小学校,前几年新学校建成搬迁后,就荒了。

该遗址呈长方形,南北长约100余米,东西宽约50米。遗址南面下坡是一片较开阔的平地,有两家小商店,是村民日常活动聊天的小型广场。再往南下坡处叫“老南门”(考为宋代以前宁化城的南门),距河岸不远。

历经千百年来的盛衰荣辱,开发前的宁化古城虽然破败残缺,但作为一个独立的村落,依然保留着古代城池的清晰轮廓。残垣断壁的城墙,基本维持原貌的旧式房舍,清石铺设的街面,随处可见的古砖旧瓦,潜隐着尚待破译的许多奥秘迷踪。当我们驻足古城时,那残断墙体纵断面上,从内到外,依次表贴的三种不同规格、形状、土质和工艺的城砖,作为历史的实证,将向你现身说法,讲述那荒远的古老积淀。

我国当代著名古建专家柴泽俊先生考证,原建规模为周方六里四十步的宁化宋城的发现,使我国宋代城池大、中、小齐备,独成体系。这在宋代建筑学、宋史研究等相关学术领域,均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四、

守备完整的军事重镇

宋朝以前,位于分水岭以北20千米的今宁武县城并无中原政权,基本是北方民族长期游牧征伐之地。这样,位于分水岭以南40千米处的宁化,便成为中原历朝北部边疆的前哨重镇。

宋朝以分水岭南为界,大体与北方民族隔地分治,但北方民族频繁的南下袭扰,却使这一带长期处于战乱氛围。由于内三关战事频发,分水岭难扼北敌,宁化城便成为首当其冲的战争前沿。

明朝中前期国力强盛,疆域向北扩展,宁武始设三关中路,有总兵官驻在,统辖偏头、雁门、宁武三关军事。此时的宁化城,虽已成为中原北疆的后防阵地,但其武备建设并未松懈。

由于上述历史原因,加之宁化城地处汾河岸边,是可以直达省城太原的交通要隘,可以说,经历过太多血雨腥风的宁化古城,不仅在地方开发、边防建设上,甚至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发展和国家安全,作出过巨大的牺牲和历史贡献。历朝历代都在这里屯重兵、派名将、投巨资,大兴土木建筑工程。从而使军镇文化成为宁化的一个沉甸甸的历史主题,为我们留下一笔不可忽视的巨大历史财富。

(一)地利之险

宁化城的选址,占据极为有利的地理位置。城池总体位居汾河东岸的山坡之上,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背倚大山,而临河谷,守军踞守城池,居高临下,易守难攻。由于西城墙紧傍河道,古代汾河水大,可以载筏,汾河干流成为城池的天然屏障。北城墙不仅顺倾斜约三四十度的山坡向上延伸,而且城墙坐落的山坡外侧,即是难以攀援的悬崖,并筑有一丈多深的护城壕沟,可谓固若金汤。而东城背倚的大山一直向上伸展,大山周围沟壑纵横,来袭之敌难以逾越。至于城南,已是可通晋阳腹地的后防,且每隔10里左右即分布着一座驻军堡寨,当地有大批守军驻扎,纵有战事,忻州、太原等地援军很快即可前来增援。

(二)指挥中枢

史籍记载,宁化较早设立军事机构,是在五代十国时期(907~960)。当时,雁门关以北相继成为契丹和辽国顺义军的南境。在这里始设宁化军,领宁化县,管辖范围从天池以南向北延伸,直至朔州一带。

宋太平兴国四年(979)设立宁化县,第二年就升格为宁化军,宁化县受军的领辖,足见军事地位的重要。大约过了90年,在熙宁元年(1068)废宁化军为宁化镇。但仅仅20年后的元佑元年(1086),又恢复为宁化军。此时宁化军的属地,向北延伸至时称“契丹横岭”的分水岭界60里。崇宁三年(1104),再度废宁化军为宁化镇,但其主要功能仍是北疆防务。

到了明朝,由于加强北疆防务的需要,洪武二年(1369)在宁武一带设立太原左卫、前卫的同时,始设宁化守御千户所,有千户把总驻在指挥军事。明嘉靖十六年(1537),宁化守御千户所再次重修该城,城墙高至三丈六尺,各城门均挖壕堑,并增设重门。当时的宁化城中,驻军2747名,军火器总数多达40250件;宁化守御所的管辖范围,东西长100里,南北宽60里。这在明王朝的北边防务中,显然 占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之后,在景泰元年(1450)设宁化守御所。成化二年(1466)在今宁武县城始设宁武关,宁化为宁武关所辖五个守御所之一。

到了嘉靖十九年(1540),设三关镇,宁武为山西镇,宁化设堡,仍设归宁武关管辖的守御所。而二十四年(1545)时,又设宁化所。一直延续到清朝雍政四年(1726)设立宁武府和宁武县后,宁化成为归宁武县管辖的10堡之一,编户10里。

综上所述,打从五代十国到清朝中期近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宁化城相继设为军、所、镇、堡等军事机构,虽经增缩改扩,几度变迁;但作为军事指挥枢纽的地位和作用,始终没有改变。

(三)交通畅达

宁化古城具有水路、陆路和栈道交通的便利条件。

就水路而言,城池紧临的汾河,由距城北20千米处东寨镇发源的汾河,在古代水势很大,汉武帝当年曾泛楼船于汾河河道之上;隋唐直到清末,汾河水大可载筏,管涔山采伐下的大栋巨木,10根扎一筏,10筏并一吊,从东寨经宁化可直下晋阳,大军和后勤给养的运输,自得其利。

就陆路而言,汾河既傍城流过,两岸边的道路北上经东寨到宁武,远可及朔州、大同;南下陆路则可直下太原。

史籍记载,战国时期就在晋北一带开辟有“飞狐古道”的段落。宋代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在谈到汉代的“飞狐古道”时说,“汉唐之世,东自辽海、碣石、榆关、渔阳、卢龙、飞狐、雁门、云中、马邑、定襄,西抵五原、朔方诸郡,每岁匈奴,高秋胶折,塞上草衰,控弦南牧,陵犯汉境,于是守边之臣防秋之士,据险而出奇兵,持重而待外寇。”宁化一带正处汉代“马邑”境界。直到清代,飞狐古道的军事作用虽然大为消退,但作为南北交通的传统路径,仍被持久利用。由此可知,宁化在从战国到清的两三千年间,均享飞狐古道之利。

就栈道而言,隋朝所筑天门山栈道,从太原市尖草坪区天门关东北崖蜿蜒北上,经宁化、汾源,直达天池。至今,在凌井沟的乾烛谷仍有遗迹。

《晋乘蒐略》记载:“隋先世家神武文帝为太原留守,筑汾阳宫于静乐之管涔山。及广为并州总管,开天门岭栈道,至汾阳宫。名曰杨广道。宫在神武属内。盖起家于斯,故往来营建不绝也。”又载:“汾阳宫在静乐管涔山上,有天池,因池为宫。山水相涵,天然名胜。唐《创业起居注》炀帝于楼烦置宫,因过太原取龙山风谷道太原县四十里。风谷山上有石壁,险窄,故取道于此。”

隋开皇、仁寿年间(581~604 ),晋王杨广的王府设在晋阳城。为了到管涔山汾源一带巡守边防和避暑,征集民夫,大兴土木,开避了出天门、穿乾烛、越两岭、登天池的栈道。这条栈道在太原盆地的西北打开了一个出口,成为晋阳城与晋西北八县交通的捷径。这段沿汾河岸边北上,依崖构筑的古栈道,因系杨广修筑,故名“杨广道”。

这条通道继续向西北延伸,可以沟通陕、甘、宁、蒙等省,甚至可到达阿拉木图和莫斯科以远。经通道输出的货物,以茶叶、丝绸、布匹为主,高原人称之为江南——塞北的“茶叶之路”、中国北方的“第二丝绸之路”。而从北地输入山西的货物,则以毛皮、牲畜为主,被中原人视为“毛皮之路”、“骡马大道”。千百年来,这条通路在沟通江南塞北及欧亚两洲的物资、文化交流中,发挥了动脉管道的作用。在守御北疆方面,则为应急输出山西军火,以制服边境动乱、抵御外来入侵,发挥了军运保障路线的重要功能。

(四)军事设施

汉代在分水岭附近设立的楼烦县城,据考证即现在的苗庄古城遗址。而西汉初年足智多谋、曾经先后为汉帝献上灭齐之策和三分天下之计的大将军蒯文通,在弃官隐居后定居的宁武境内村落,以他的名字命名为“蒯通(屯)关”,一直延续至今。汉光武十二年(公元36年),汉将杜茂为防守匈奴和芦芳的边患,沿着飞狐古道,大量构筑堡垒,修建烽火台。这其中,环卫宁化古城所筑和堡台,向西南一线沿汾河南下,经静乐直达太原。

到了明代,因边防屡屡告急,偏关和宁武被列为巨镇,驻镇总兵,专握兵事。在正德和嘉靖年间,在这一带大批增筑城堡。总兵官王玺、李瑾、周遇吉等,巡抚丛兰、陈天祥、任洛、陈讲、魏绅、周景柱等,兵备张凤翊等驻地军政官员,都曾先后领导加修长城和宁武、宁化城墙。而总督余子俊认为“御边设备莫如多建墩台烽堠,每城二里须墩一座。”总督侍郎翁万达在增设偏头和宁武两关后,在当地形成了墩堠纵横,多至数百的局面。

这些墩堠、烽火台,以及驻军堡塞关屯等,世代延传,以至于今。

(五)驻军营寨

据《宣大山西三镇图说》记载,明代宁武境内长城所属的13座城堡中,宁化城以城为堡。而明洪武11年(1378),在宁化所周围又创筑了六堡,各堡都有宁化所的屯军。这六堡分别是:南平堡,位于宁化城南5里。石佛堡,在宁化城北8里。川湖堡,在宁化城西南15里。石家庄堡,在宁化城南30里。三义口堡,在宁化城西20里。定河堡,在宁化城南35里。

直到现今,近邻三、五里,远至三四十里,围绕宁化古城所构建的驻军营寨不仅遗迹尚存,而且依旧保留着当年的军事地名,分布在汾河上游地区和管涔山的沟谷之中。

这些古军事遗址,属于饲牧军马园囿的有:楼烦、天池、元池三牧监,马营、头马营、二马营、三马营、马圈湾、东马坊、西马坊、羊(阳)坊等。属于屯军营寨的有:山寨、大寨、东寨、支锅石堡、化北屯、南屯、北屯、川湖屯、刘家屯、蒯屯关、新堡、旧堡。而大场、教场等村落,应是当年的驻军操练场地遗址。为了贮备军粮,还建有宁武万亿仓、宁化仓、静乐仓等,并有参将府等首脑。这表明,无论指挥机构、驻军守备,军事训练,还是后勤保障,围绕宁化古城,曾经构筑了一个成龙配套的完整的军事重镇。

五、

宗祖厚积的毗卢信仰

清乾隆年间编纂的《宁武府志》记载:“世传芦芽山为毗卢佛道场,清涟水出山下,水侧有佛足迹,肉纹宛具。云昔佛住世时,曾浴此水矣。”

毗卢佛是释迦牟尼的三大化身之一,他在芦芽山设置道场传布佛法,其影响遍及晋西北地区,尤其在芦芽山周围府县,民间信仰更为虔诚。从而形成了宏阔的毗卢佛宗祖道场,悠远的毗卢佛信仰体系,壮观的毗卢佛洞窟寺庙,辈出的毗卢法门高僧大德,虔诚的毗卢佛民间崇拜;展现出毗卢佛道场的独特深广的文化积淀和神秘魅力。

(一)佛教传承

毗卢遮那佛是释迦牟尼的法身佛,象征光明、正义、智慧。释迦牟尼是佛祖,其化身之一的毗卢佛当然也是佛祖,这便是芦芽山太子殿巨幅石雕大字——“佛祖”的来由。释迦牟尼确有其人,其法身毗卢遮那佛既在芦芽山设置道场,那么,宁化、宁武一带的佛教传播起始时间,当可上溯至汉代佛教传入中国后不久。

东晋慧远、慧持为同胞兄弟,祖籍都在宁武县内。他们早年先后信仰儒家和道教,后来在释道安的导引下,崇信佛教,创立了著名的净土宗和庐山教派,他们都曾在宁化、宁武、东寨、静乐、崞县等地进行佛事活动,讲经布道。后来分别到庐山和峨眉山发展,成为中国乃至日本、东南亚广大地域影响深远的佛教流派之一。慧远更被历代佛门弟子尊为净土宗的初祖。

 北魏(386~557)是北朝时代华北地区的第一个王朝。由拓跋鲜卑氏建立,建都于平城(今大同市)。由于崇信佛教,北魏在我国佛教文物方面,留下不少宏伟的遗迹,尤以石窟为著。北朝著名僧人佛图澄、释道安、鸠摩罗什等长期在包括宁武、宁化在内的晋北地区活动,拥有广泛信众,并形成一些有势力的佛教僧团。《高僧传》记载佛图澄前后门徒达到一万人众,仅他所到过的州、郡所兴建的佛寺,就有893座。宁化附近中山阁坐落的山崖下,至今尚存一列落款为“大魏母五年”的小型石雕佛像;而附近山丘的巨石上,还发现有多处小型内雕石佛的洞窟。特别是富于革新理念的孝文帝大力引入汉族礼教,改革北魏风俗,形成了北魏佛教信仰的显著特征,即儒家思想与宗教观念的融合。北魏高层次知识分子如颜之推等,在谈到佛教时充分肯定其宗教义理和社会功能,对违背佛教的言论给以多方面驳斥。吕思勉论说南北朝宗教信仰时,曾提到:“中国人之于佛,流俗虽不免迷信,士大夫之有识者,固多能知其教义。既能知其教义,自知其理与儒、道无二。”我们在当今宁化一带佛寺发现多处释、道、儒三教尊圣同供一殿,正是这种思想理念的真实反映。

唐、宋两代,芦芽山中佛寺多达300余处,山顶有供奉毗卢“佛祖”的太子殿,十字墕有石佛寺,现存的三间石砌窑洞内有石雕三世佛。元至治年间,崇尚释典的保宁王修葺了芦芽山佛寺,并将离宁化不远的清居禅寺,建为芦芽山的香火院。

金代,在宁化城内隋朝所建的汾阳宫旧寺址上,新建圣寿寺。金泰和年间(1201年前),又在石家庄镇阳房村建崇正寺。

明朝的286年间,由于边防相对稳定,经济发展,国力增强,为佛教的繁荣提供了稳定的经济基础。宁化万佛洞石窟、宁化回春谷三教寺等,都是明代重新修缮和兴建的寺庙。而宁武城内的延庆寺,则成为可与五台山地位并行的晋北名刹。佛家建筑大师妙峰不仅创建了宁化万佛洞,还在芦芽山和宁化一带寺庙中有较长时间卓锡,进行佛事活动。据清代《宁武府志》记载,乾隆年间,散布在宁武境内的寺庙石窟多达300多所。

(二)洞窟寺庙

宁化古城内外,以及在不断变更中曾经互为隶属的宁化郡、军、县、堡、城、所,以及天池、静乐、楼烦、阴馆、窟谷、宁武等处,曾经建有数百座规模不等的寺观庙庵。据《奉令谕马头山清居禅寺送幡输经记》和《重修清居禅寺碑记》记载,元至正年间(1343~1370)保宁王曾重建清居禅寺,并立为香火院。明初晋恭王再次修葺清居禅寺,亦立为香火院。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辅国将军、奉国将军携众居士,曾经修凿佛寺洞窟。碑文还记载:宁化附近修凿的石窟佛洞,略有明天顺年间的怀道村螺蛳洞,明正德七年(1512)的西马坊村千佛洞,明万历二十五年(1598)的宁化万佛洞。还有明代创筑,但修凿年代不详的石家庄青龙山天花洞和北屯石窟等。之外,从清同治十年(1817)起,法号广空的祯秀法师,经过历时10 年的募化施工,又在万佛洞旁陆续开凿了担板洞、水帘洞、张嘴洞、扁嘴洞、韦驮洞、白衣庵等,逐步形成了以万佛洞为中心的洞窟石刻艺术群。其中,位于万佛洞东侧30米处崖腰的朝阳洞,据洞内碑文记载,是在万佛石洞开凿16年前,就曾经重修过的。

宁化一带佛寺洞窟虽多,但其中最杰出、最具特色、最具代表性的,当数宁化万佛石洞。

1、宁化万佛洞

①勘测施工

宁化周边地区山高崖峭,壁如刀削,佛教建筑大师巧妙利用其特殊地质条件,依靠官府扶助和信众布施,因山凿窟,以洞建寺。宁化万佛洞,就坐落在宁化城外汾河对岸的宁越山中腰。石洞与宁化古城隔河相望,万历十九年(1591)妙峰法师在芦芽山铸造成功万佛铁塔后,偕友一舟、觉通云游至宁化一带,途经宁越山,见石壁峻峭,气势不凡,遂动凿洞之念。当年动工,历经五载,粉饰完毕,一次造成。他在洞门额首凿洞名“万佛洞”。是因洞内“雕华藏世界十方佛刹,图万佛菩萨像,精密细妙,遂成一大道场”,以为“华藏世界十方佛刹”,所以取名“万佛洞”。在洞外柱上凿石联:“智海圆充含万象而不遗纤介;真空方广现森罗而不隐微毫。”横联“华藏海”。柱旁两块巨大石碣上各刻妙峰诗一首,诗中记载了开凿万佛洞的过程。

为开凿万佛洞,妙峰倾注了巨大的心血。一是工程量浩大,从万历十九年(1591)起始,经五年完工后,又多年增修补实,直到万历四十五年,延时长达26年。史料记载,洞窟开凿建筑工程的设计、募化、监理、运作,主要是妙峰。二是万佛洞是明代和中国中晚期石窟造像规模最大,造像艺术高超的艺术精品。当时妙峰已年过半百,游历了大半个中国,他把对佛教思想的深悟和才华,都倾注在万佛洞石窟艺术的创造中。三是万佛洞是融寺庙文化、佛教义理、石窟造像、建筑艺术、中国书法于一体的佛教文化宝库。四是妙峰多年卓锡芦芽山,修炼佛法,他把自己对这一带壮丽山水的深情,全都倾注在芦芽山万佛铁塔和宁化万佛洞的建造工程中。

②石洞状貌

在距宁武县城东南百余里的今化北屯乡(原宁化公社)境内,与古老的宁化城隔汾河而遥相对视的,有一座雄宏壁立的悬崖,当地称宁越山。

这座与南北走向的静乐——宁武公路干线平行的峭壁,是芦芽山的支脉。山石赭色,浑然一体,俨然天工造就的巨大岩石屏障。就在石壁的中腰,我们的古人凿就了一座历代朝谒的佛教圣境——万佛石洞,以及它的附属建筑朝阳洞和担板洞。

自山脚土坡,循“之”字形坡道,蜿蜒攀援,登几级坍塌的石级上行,由宽阔的高大门洞步入,便可直达主洞之内。石洞呈方圆状。正面有坐落佛像的神龛遗迹。可惜,传说中塑于清宣统年间的三尊铜佛,在经历了被宁武贪官盗走又追回的劫难后,今天已不见踪影了。尽管如此,石洞四壁的万尊浮雕石佛和洞顶八卦图形彩色藻井,以及环绕洞壁的彩绘佛、道故事壁画,却依然展示着古代工匠的超凡技艺和艰辛。那些高约五、六寸的浮雕石佛,姿态各异,神情万状。以其残破的面目,虔诚的佛指,向世人述说着往昔的辉煌。上述艺术作品在笔者上世纪80年代初考察时尚属完整,但到2016年,已所存无几了。

在洞口顶部,设有明窗两扇,实窗两扇,实窗远望如安装着两块玻璃一般。中部设有一块石匾,上书字迹较小难辨。“万佛洞”三字凿于庙门上端,并雕有一尊小石佛。

进入洞内,是一间东西长10.15米,南北宽9.5米,高9米余的大石殿。东西洞壁下有墙基高60厘米,总宽40米。正面佛基高60厘米,宽2.2米。佛基上的佛座高2.2米,佛座上塑有毗卢遮那佛坐像一尊,高2.8米。佛祖右边恭立弟子阿南,身高3米。

在石洞中央,两根通顶极底的石柱是在原山岩上凿就的。此柱直径1.4米,与洞体为一个基石。两柱中下部分别彩绘着护法神站殿形象,高33.26米,宽1.9米。石柱之中部相对,有两小石碣,高47厘米,宽43厘米,记载洞的来历。柱顶部塑许多小佛。

在洞东西两壁下部,绘有壁画两组,分为天堂与地狱,画面高236厘米。南壁下部绘功德画碑四块。在四壁壁画的上方,环绕洞壁悬塑着万尊小佛,这便是“万佛洞”得名之因。小佛为泥塑成型后,插挂于洞壁上的贴金佛身。其高均为18厘米。

洞之顶部为彩绘的天花藻井图案,四角书“华藏世界”,中部的八卦穹顶高于洞顶。

洞门外两侧的石壁,被创建它的工匠们洗磨得一平如镜。上面书凿着两通“摩崖石刻”。

其南碑题头为“铭佛碑记”。铭文为“岩龛天设自升辟,霄壤浑然一法体,妙相圆充碧障间,灵光深隐丹崖里。施能工,运奇指,凿出慈容无数已,识得白毫处处彰,乾坤何所不如此。明万历丁酉仲春妙峰福登。”

其北碑题头为“古今流芳”。铭文为“本自虚融绝等伦,圆充圆偏彻香尘。飞埃列障含华藏,秉识陶形显法身。妙旨音耸溪涧水,真如相者见碧云嶙。毗卢性海浑无际,具眼何劳动口舌。”落款为“登国辞兄偕友一舟觉通,游至芦芽山,历览迷胜,遂兴建塔立规,偶至宁化河西有石障寺。待举念券凿万佛洞。诱泉目种善因共登觉路题诗二首,勒诸石以记岁月云岩。万历丁酉仲春之古书。”

石碑高约丈余,阔约五尺。笔力猷劲工整,虽经风雨剥蚀,字迹尚显清晰。门首依岩壁凿就立式匾额一款,在二龙戏珠和团团菊花浮雕陪衬下,“万佛洞”三个大字特别醒目。洞门两边紧贴石碑内侧,是一副赞誉洞中佛陀的石联。上联为;“智海圆充含万象而不道识界”,下联为“真空方广现森罗而不隐微毫。”横联配:“华藏海”。尤为独特的,是石联之落款:“兴县石匠牛建位、牛绍礼,陕西石匠吴宗奇共刻,松鹤道人大立书。”似此工匠凿石而铭其名姓者,在金石志中,恐怕是不太多见的。更重要的,是它向后人昭示了那个时代当地佛教发展的盛况、石刻工艺水平,以及佛、道和谐相处的信息。

这些碑文和石联,真实地记录了万佛洞兴建的起因、时间、过程和主持人员:明万历辛卯十九年(1591年),五台山显通寺的妙峰法师偕友一舟觉通等,云游芦芽山,并在山顶修建铁塔后,路经宁越山一带,见当地石壁千仞,一平如镜,气象不凡,便萌凿洞塑佛之念。当年开工,历经五载,于万历乙未二十三年(1595)粉妆完毕。妙峰还在五台山开矿冶炼,铸造了五座铜塔。在佛教工程建筑方面,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据《宁化堡重修万佛洞、朝阳洞、凳板洞、韦陀殿、白衣庵碑记》记载,为了修凿这一浩大的洞穴工程,妙峰法师在明万历初年“发愿摇铃募化”,沿途曾到口外归化城募集到布施“金资”,工程未竣,“金资”不足。遂于己卯(1579)冬月冒着严寒,到省城再度“摇铃募化”,幸遇“曾公赐宫保”,“至院而谕”,“施金”扶助。当时,山西全省善后局春旨捐市平纹银1000两,宁化加五级纪录李某、宁化营城守厅马某各捐银一封,才使工程资金不足的问题得到解决。

清同治辛未十年(1871),法名广空的祯秀法师赤脚披衫,摇铃募化,积资重修万佛洞。历经10载,于光绪庚辰六年十月十六日竣工(1880),塑成一坐二立的铜佛三尊。据《重修万佛洞碑记》记载,清光绪六年这次重修,曾有太子太保、头品顶戴、兵部侍郎兼督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兼管提督盐政印务、节制太原城守尉、一等威毅伯曾国荃督修并撰碑文,宁武知府郝重庆、宁武知县萧树藩等承修。

除主洞外,左右两侧,还有陪衬建筑。南有凳板洞、韦陀庙和白衣庵。顺山之北崖尚有几处未及竣工的泥塑坯像,分散于崖壑凹窟。北有朝阳洞,俗名水帘洞,系无中心洞窟结构。

万佛洞洞顶浮雕五彩图案,设计精巧,工法细腻。洞前有石券窑洞七间,内有火炕及佛龛遗迹,传为自万历年间起始,至新中国成立止的350多年中,约25代住持该洞的僧侣居所遗迹。今已毁废。

万佛洞自建成后,历代香火不绝。每年夏历六月二十八日,都要在白衣庵举行传统庙会。今天,石洞仍然敞开胸怀,接纳着一批批热心于祖国古代文明的来访者。

2、朝阳洞和担板洞

在万佛洞东约30米,另有一洞,洞口石匾题“朝阳洞”。明代正统(1436)丙辰在原有废洞基础上新凿高8尺、深阔丈余的新洞,洞前侧“易庵为殿”,设彩绘佛像。明弘治癸丑(1493)春,驻地官员黄氏集资扩洞,洞高新增5尺,添八卦攒顶,洞深增加一丈三尺,宽增一丈。佛像重塑并设龛加华严,于正德初年(1506)落成。万历已亥年(1575)曾重修。1980年笔者考察时,洞中仍存壁画,但未彩饰,洞中无任何佛像。

在万佛洞之西约10米处,又一石洞,乡人俗名“担板洞”,言其只有架设木板,方可攀入。洞中有人居住过的痕迹,壁上亦有未成形的简单壁画。

3、青龙山天花洞

在距离宁化城约10千米的石家庄镇石家庄村西北2千米的洞尔洼山的陡峭石壁上,有一孔名为天花洞的石洞窟。洞址选择在地势险要难以登攀的半山崖上,座北向南,避风藏阳,温暖清静。山崖前一条小河流过,在石家庄村东汇入汾河。

该洞有斧凿加工的痕迹,洞前岩壁上刻有“青龙山天花洞”六个大字。洞左侧壁书凿七言诗四句:“百大悬崖古佛堂,山深五月也清凉;朝阳东上新红绽,庵放亮瑞万里光。”

洞前有月台长4米,宽1.5米。洞口前有五级台阶高1.35米,洞口以方块石砌成,宽1.2米,高2米,洞内总长3.38米。洞之底部呈长方形,南北长3.1米,东西宽3.06米。在高出地面78厘米处有石条砌成的佛基,上有呈莲花瓣状佛座九位,但佛身已毁于早年。

洞顶之藻井颇有特色。此顶共分五层。第一层为八角形,每边长1.2米,厚0.22米。每角上端有石雕仿木结构,斗拱呈五辅作高0.42米。耍头和昂嘴部雕有人面兽,斗拱旁雕刻着花鸟人物图案八幅。第二层至第四层呈圆形,总高0.8米。二层雕有石佛17尊,三层有18尊。佛身高0.25米,佛后有梅花形和椭圆形背光环。二、三层西边及第四层雕有花卉日月图案10幅。

第五层洞顶呈圆凹形,深10厘米,直径50厘米。壁上刻有八卦图案。中部下垂一石柱,设有挂灯铁环。洞内另存长方形两端上卷石案一条,长80厘米,宽40厘米,厚28厘米。一通残碑记载了清道光20年重修天花洞的情况。石洞凿工精细,建年不详。

 4、台骀神祠

上古时代,华夏大地洪水肆虐,河谷泥流滚滚,山丘多被淹没。人类的生存,受到自然灾害的严重威胁。

为了治服水患,我国古代治水大师——台骀,受命于危难,担起了治理汾洪的历史使命。

台骀是传说中的我国古代五帝之一 ——少昊的后代。据《左传·昭公元年》记载:“昔金天氏有裔子曰昧,为玄冥师。”杜予对这段文字注曰:“金天氏,帝少白皋。”少白皋即少昊。成化版和雍正版《山西通志》均记载:“金天氏有裔子曰昧,为玄冥师,生台骀。”可见,台骀是金天氏的后代——昧的儿子。

台骀是一位十分了不起的治水大师。他不因循前人治水的惯例,而是根据酿成水患的不同原因,分别采取疏通和堵塞,以及疏、堵结合的办法,取得很大成功。当时,台骀受太原帝的派遣,辗转于今甘肃、青海、陕西、山西一带广大地区,成年累月地登山勘察,入涧指挥,疏通了青海和甘肃交界处的洮河,和山西境内的汾河,堵塞了山西太原县境内的大泽(今晋祠附近),降伏水患,造福人民,受到了太原帝的嘉奖,和群众的尊崇拥戴。对于台骀的功绩,《山西通志》《晋乘蒐略》《宁武府志》等诸多古籍,均有类似记载。说他:“台骀能业其官,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太原,帝用嘉之。”

台骀治水有功,被封为掌管汾洲一带的地方官员。台骀死后,其历史功绩久久流传于世。我国春秋时代郑国贤明政治家子产于公元前543年执政,实行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改革,整顿田地疆界和沟洫,推崇台骀为“雨师、雨神、水神”。后晋天福年间(936~944)追封台骀为昌宁公。宋代追谥灵感元应公,赐号宣济元外郎,并有“宣济庙”匾悬于庙门,常禹锡专为撰记。唐代又有令狐楚谢雨之碑。

 有一首《台骀庙》的古诗,专门歌颂台骀的业绩。诗云:

 凤乌书官后, 鸿荒障泽年。

 神功开天白, 帝系出金天。

 分野扪参次, 山川奠禹先。

 按图移崖后, 纪远昧星躔。

 乱水汾洮别, 诸姬沈姒联。

 唐风谁始祀。 鲁史至今传。

 箫鼓横流散, 风沙急淄穿。

 势曾吞北汉, 润亦被西边。

 璧马黄河立, 云旗玉井旋。

 轩裳存想象, 凭吊一茫然。

台骀治水的足迹,遍及四乡。死后各地均建祠庙纪念。仅山西境内,就有台骀神祠六处。

其一,在太原县南10里的台骀泽(即晋泽,今晋祠一带)旁边,是为纪念汾水将当地农田淹没,经台骀治理而建筑的。原名台骀庙,唐节度使虏钧改名为汾水川祠,明万历七年(1374)重修。其二在五台县西15里,系元代至大四年(1311)修建。其三在曲沃县西35里高村。其四在石楼县南三里之翠金山上。其五在汾州(今汾阳县一带)城南2里。其六在宁武石家庄镇定河村外。

源于东寨雷鸣寺的汾河源头,经宁化南流,过定河村入静乐后,直泻太原。定河村的台骀神祠,俗名“昌宁公家庙”。据成化版《山西通志》载:昌宁公庙“在静乐县北五十里,定河沟口有碑记。公即台骀也,曾定汾河。”这座古祠,是专为台骀夫妇修筑的家庙。

此庙缘起为:当年,台骀来到汾河上游地区(今宁武、宁化、静乐),定居以专心治水。经他治理,汾河上游河道被确定下来。人们把他确定河道的地方命名为定河,今为村名。台骀在治水中,与当地一位村姑喜结良缘,成家立业,长期安居。人们追念台骀的丰功伟业,在他们辞世后,将夫妇二人合葬于他们生活的定河村外汾河岸边。至今,当地仍流传着定河村的爷爷(台骀),阳坊村的奶奶(台骀妻)这一美丽的传说。

家庙座落于定河阳坊两村间一个叫做大庙坪的小山丘上。“左汾浜,右谷口”,占地亩余,环境幽雅。祠庙为四合院,四周围墙,东南角有山门,旁有钟楼一座,上悬破铁钟1口。庙内正北3间巍峨正殿为主体建筑,进深4椽,单檐悬山顶。殿内暖阁神龛内塑台骀夫妇尊严坐像,约8尺多高,衣冠齐楚,宋代国公佩饰。正殿两侧,有东西配房各3间。东配房前矗立紫褐色沙质古碑1通,龟座龙首,高约丈余。寺院内,有一株二人合抱、高约30余米的伞状古松掩映,浑然一体,使整个祠院格外庄严肃穆。

古碑立于金泰和八年(1208)6月22日,距今约800年。碑文虽经历代风雨剥蚀,但字迹犹可辨认。上凿“太原之域,昔者台骀业官于此,受封于此,其生也有功于民,死亦有泽于民,宜在祭典之族也。能御大灾,能捍大患,有功烈于民。”

据碑文记载,该庙初建于金明昌太和间(1191~1201),明代永和五年(1408)重修。庙址原在定河村外马头山顶,明正德年间(1506~1521)迁于现址。

沿袭古代风俗,每年农历五月十八日,这里都举行传统庙会。当其时,庙前搭台唱戏,张灯结彩,设摊贸易,客商云集。临近乡村及宁武、静乐、五寨、神池等县群众,纷纷前来赴会敬神,盛况空前。

解放初,该庙曾经重修。建国后,人民政府和当地群众十分重视对昌宁公家庙的保护。1981年,当地农民自动筹资重修祠庙,并将庙前戏台改建为现代新型舞台风格,与祠庙山门相对。舞台黄柱花窗,宽阔高大,台顶四个红漆大字“海市蜃楼”,体现了社会主义时代农民群众对新生活的赞誉,表达了农民群众对实现美好未来的期盼和信念。

忆往昔,台骀治理汾河,造福万民;看今朝,后来者胜先人,更居其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这里因地制宜,筑坝造田,新增了许多水利和交通设施。新建的石——定大桥和汾河大桥,横跨汾河干流之上;通往静乐和岢岚等县的公路,畅通无阻。长达数万米的汾河大坝,锁住了汾河蛟龙,水患已经彻底根除。随着引汾渠道的竣工,一座新型的小水力发电站,于上世纪80年代初在川湖屯村附近建成。

抚今追昔,人们十分尊崇台骀治水、造福桑梓的历史功绩。展望未来,大力开发、充分利用汾河水力资源的蓝图,必将成为现实。

5、汉贤故居蒯屯关

在宁武县石家庄镇有个叫蒯通关的村子,座落在汾河岸边。该村起名,源自汉代著名贤达良将蒯通:

汉高祖刘邦为了和项羽争夺天下,延揽天下人才,广收志士仁人,重用英雄豪杰,其中一位,就是大名鼎鼎的蒯通。

蒯通,即蒯彻,又名蒯文通,是一个胸有谋略的智慧人物。蒯通能言善辩,原在韩信帐下做策士,曾劝说韩信攻取齐国。

韩信忠诚抚佐刘帮打天下,战功卓著,劝进刘邦称帝。刘邦即位后兑现诺言,封韩信为楚王。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在山东定陶汜水举行登基大典,定国号为汉,是为汉高帝。后迁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史称西汉。但到晚年,刘邦对帮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却日增猜忌,特别是对那些异姓王们。结果韩信、臧荼、张敖、彭越、英布等先后被废被杀。

韩信被封为王期间,深谙世事的蒯通对韩信说:“在下有相面之术,大王何不让在下相上一面呢?”韩信欣然应诺。

蒯通把韩信从上到下打量了个遍,又叫韩信转过身去从背面细看了一番,然后说:“在下相君之面,贵不过封侯;在下相君之背,则贵不可明言矣!”韩信听罢,只是淡淡一笑,并没当作一回事儿。

其实,蒯通是真心实意辅佐韩信的。他这次看相,本意是以此为名,试图借机规劝韩信在消灭楚霸王项羽后,乘势反戈一击,推翻刘邦,自立为王。只可惜,韩信执迷不悟,拒听忠言相劝,最后落了个可悲下埸。

刘邦杀了韩信后,知道蒯通曾经给韩信设计加害于他,便把蒯通召来审问:“你当初为什么要怂恿韩信杀我呢?”

蒯通早就料到会有这一天,所以在韩信被杀后,一直泰然处之,没有躲避起来。现在被刘邦捉来,他自认死期已至,就说:“那时,我是韩信的谋士,当然要为韩信出谋划策,人各为其主嘛!我那时心里只知有韩信,并不知有刘邦;假如高祖那时把我用起来,我自然也就不会为韩信效力了。”

刘邦感于蒯通的忠义和智慧,不仅不杀蒯通,还要给蒯通加官。蒯通情知日后在宫中也不会有什么好的结局,就借口年事已高,婉言谢绝了刘邦的留任。从此,他云游四方,到处为家,有史书说他装疯做了巫师。后来就定居在宁武县境内的汾河岸边,过起了隐士的生活。不过,当地的乡亲却知道他的身世,所以,就把他定居的村子用他的名字命名,叫做蒯通关。后来,因为这里曾经是宁化军所属的一处驻军寨屯,人们就把村子叫做蒯屯关,意指蒯通曾经屯驻于此。

6、石刻造像

蒯屯关石刻:

在蒯屯关村外汾河东岸距离地面高约1.3米的石崖上,有一处不大的摩崖石刻。石刻长0.70米,高0.30米。阳雕小石佛9尊,落款凿“大魏母武年……二十七日甲申立”字样。由此推断为北魏石雕遗迹。

北屯石窟造像:

在化北屯乡北屯村外公路西侧路畔,有若干红沙岩石丘,凿有隧洞。洞内有不完整的石雕佛像。俗名石佛寺,又名牛王爷庙。在石壁上凿有5个石龛,中间的主石龛高1.5米,宽0.9米,深约1.0米,内雕刻大佛一尊,左右各雕刻菩萨一尊。主龛两侧之上下对称凿四个小石龛,每个小石龛内各雕刻一尊菩萨。大佛与菩萨均就石雕刻,与岩石结为一体。经考证为元代遗迹。

坝门口石壁造像:

在坝门口村东百米处石壁上,有一处五佛造像。造像坐西向东,五佛镶于一龛之中。龛高83厘米,宽86厘米,深33厘米。中间大佛高47厘米,跏跌坐;左右各一侍立菩萨,高43厘米。顶部各有一小佛,跏跌坐,高20厘米。须弥坐下海雕有双狮守护图。佛龛为北魏风格,大体与云岗石窟形成于同一时代。

7、寺庙建筑

宁化村关帝庙:

位于宁化古城内的宁化村中。庙宇坐北朝南,东西18.4米,南北34米,占地面积1016平方米,现存为清代建筑。中轴线建筑有正殿、山门、戏台。正殿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三踩单翘斗拱。山门面宽3间,进深4椽,悬山顶。有碑5通,碑文记载清同治十二年(1873)重修。1985年被宁武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据考证为太原以北现存唯一一座金元时期的关帝庙。

宁化关帝庙大殿内佛像无存,但在笔者1980年考察时房屋原始建筑风貌尚保持完整。房脊兽、吻及附属配件之砖雕工艺,极为精湛;大殿门扉之柱头兽形象逼真,活灵活现。堪谓当地古建遗迹上品。

宁化回春谷三教寺:

在宁化村外的回春谷,有一座功能特殊的寺庙——三教寺。据《宗教词典》注释,“三教”,又称“三时教”,指的是有教、空教、中道教三教。

民间还有另外一种传说:三教寺的住寺僧人与别的和尚不同,他们可以娶妻,可以吃肉。他们既信奉佛教,也信奉道教,还非常尊崇儒家学说。因此,他们所在的寺庙,就称为三教寺。

史籍记载:明崇祯三年(1636),华北永平(今唐山市)等四城失守,崇祯诏天下“勤王”,大将军秦良玉再度率精兵北上,很快收复了四城。秦良玉是明朝末年著名女将,在抗击清军及李自成起义军遗将张献忠之乱等战役中,战功显赫,被封为二品诰命夫人。崇祯在平台召见秦良玉,赐彩帛、羊酒,并咏诗颂功,以示慰劳。崇祯在诗中夸她说:“学就西川八阵图,鸳鸯袖里握兵符。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

随后,崇祯皇帝又在平台召见秦良玉带去勤王的500四川僧兵。武艺高强的500僧兵是秦良玉的主力队伍,为收复华北四城立下了汗马功劳。不过,对朝廷的论功行赏,赏钱赏帛,僧兵们都婉言谢绝。对于赐官,众口一辞,齐说不想当官。皇帝问他们究竟想要什么?其中一位代表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启禀皇上,我等对于官爵禄利,视之如水。但求皇上恩准:和尚可以娶妻为室,可以开戒吃晕。这就足之够矣。”

为了褒奖这些保卫大明江山的有功之人,崇祯皇帝未多犹豫,当即允诺。众僧兵连忙叩首,齐呼:“谢主龙恩!”

除此之外,三教寺在宗教哲学史研究领域也具有典型性。它以合祀孔子、老子、释子(即释迦牟尼)等儒、道、佛三大宗教主神于一殿而称名。是唐宋以来“以佛修心、以道养身、以儒治世”等“三教合一”思潮,在清代民间得到完美继承和发展的重要历史见证。

隋阳宫遗址圣寿寺:

金代,在宁化城南毗隋汾阳宫之旧址,重建圣寿寺。

圣寿寺位于宁化古城南门外,距离河岸很近。遗址南北长约100余米,东西宽约50米,呈长方形,遗址南面下坡是一片较开阔的平地。再往南下坡处叫“老南门”,据考证为宋代以前宁化城的南门。

这里就是明代扩城时裁去的关厢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是一座大寺院,建国初曾利用庙宇房舍改造为宁化学校,后因学校迁移到新址而荒废。院内倒卧着一通“重修圣寿寺记”的明代石碑,证明这里原来就是圣寿寺的遗址。村里老乡代代相传,都说这里就是隋汾阳宫遗址。

据乾隆《宁武府志·祠庙》记载:“圣寿寺在宁化堡南关,其地即汾阳宫之旧,寺建于金时。”府志的《古迹》部分也同样记载:“隋炀帝避暑处,金天会间即其地改为圣寿寺。”

六、

孕育民族融合的摇篮

 从春秋战国到明清时期,位居宁化古城北20千米处的管涔山分水岭,一直是北方民族与中原汉民族长期争夺、融合的前哨和分界。在分水岭——天池——宁化地域,以至再北的宁武县城,曾经演绎过一幕幕风起云涌的大中华民族荡气回肠的历史壮剧。

(一)“胡服骑射”的发生地

进入东周后,在今宁武一带生息繁衍的林胡、楼烦游牧部族逐渐强盛起来。楼烦族在春秋时建国,其疆域相当于今北起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迄河北平乐县,南至今忻州市的云中山,西达阴山之南直到陕北。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楼烦国乘虚南下,势力发展到现在的太原市西北楼烦县、灵石县一带,介于赵、魏、东胡、秦国和韩国之间。此后100多年时间,楼烦国更加强盛。《宁武府志·地记》曰:“宁武之地,在上古时无所考,至殷末而北楼烦居之,当周成王世,略通中国,后绝不闻。”又载:“周成王时,楼烦入朝与成周之会”(《逸周书·王会》载:“楼烦以星施,星施者,珥旌”)。《史记·匈奴列传》载,晋文公时期,“晋北有林胡、楼烦之戎,燕北有东胡、山戎。各分散居溪谷,自有君长,往往而聚者百有余戎,然莫能相一。”《汉书·地理志》载,楼烦县,雁门郡属县,“楼烦胡也”,即今宁武县地。《天下郡国利病书》考:“楼烦子不可考,其受封之始或曰夏。后国于宁武,商为荒服,周成王时,其君入朝于京师。”《山西通志》载:“宁武,古楼烦国。”《晋乘蒐略》卷32载:“周王绘图有楼烦国。”清《一统志》曰:“古楼烦国,宁武府治其故址也。” 

 战国时,列国兼并,战争频发,楼烦国以其彪悍勇猛、善于骑射,“楼烦骏马甲天下”,对相邻的赵国构成极大威胁。于是,历史上著名的“胡服骑射”典故发生了。《史记·赵世家》载:“赵武灵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00年),攘地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武灵王通过军事和服装革命,经过7年征战,获得巨大成功,将在宁武地域生息了1700多年,立国750多年的林胡、楼烦国平灭,拓地千里,成为赵国新地。

如今,在管涔山赵长城遗迹处,以及代县内长城脚下等处,还有赵武灵王当年征伐楼烦国的试剑石及其传说。林胡、楼烦大部臣服于赵,余部被逐出阴山之外,与匈奴杂居融合。后来,大多数林胡、楼烦人融入汉族,其余融入以匈奴为主的少数民族之中。

前文已述,宁武、宁化地域,春秋战国既为楼烦属地,后为赵国所破,且在今苗庄一带发现并考证为楼烦城旧址遗迹。而苗庄距离宁化也仅百余里之距,这就说明:在中国历史上那个列国纷争的战乱年代,宁化古城与楼烦国有着千丝万缕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是孕育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战略决策的核心发生地之一隅。

(二)北魏的民族大融合

386年,拓跋建立北魏王朝后,宁化属北魏肆州领秀容郡的北秀容地。

关于北秀容的地域范围,《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记载:“秀容川,地区名。当指今山西北部的滹沱河、牧马河以西至黄河,包括桑干河、汾河上游一带。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魏尔朱氏世为北秀容酋长,所居梁郡城在今山西朔州市北,周围三百里皆为其封地。《魏书·尔朱荣传》:'尔朱荣,字天宝,北秀容人也……高祖羽健,登国初为领民酋长……以居秀容川,诏割方三百里封之,长为世业。’”该《辞典》还记载:“《魏书·尔朱荣传》:一说尔朱氏所居秀容川在今山西忻州市。”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为我们描述了尔朱氏在北秀容地发迹活动的大体情况,而宁化正处汾河上游一带,故当地应为尔朱氏重要活动地区。这方面的史实,在有关古籍中多有记载。

《魏书》记载:尔朱“荣洁白,美容貌,幼而神机明决。及长,好射猎,每设围誓众,便为军阵之法,号令严肃,众莫敢犯。秀容界有池三所,在高山之上,清深不测,相传曰祁连池,魏言天池也。”这里所说的三所天池,所指的应是分别位于芦芽山上的㳽莲异水和分水岭顶的天池和元池。

尔朱新兴被北魏封为北秀容的领民酋长后,曾带领他的儿子尔朱荣在所居住的“祁连池”游玩。祁连池即管涔山天池。当尔朱父子走到天池边时,忽而听到水下有箫鼓之音。尔朱新兴特别欣慰,对他的儿子尔朱荣说:“古老相传,凡闻此声皆至公辅。吾今年已衰暮,当为汝耳。汝其勉之!”其意是说:据老人们传言,凡是听到这种声音的人,都能作官至公辅。我现在年已衰暮,不中用了。这事一定会应验到你的身上,你要经常以此勉励自己啊!

尔朱荣(493年~530年11月1日)成人之后,继承了他父亲的爵位,忠心为臣,屡建奇功。不久被授予直寝游击将军。刚刚步入官场的尔朱荣就显露出他料理政务、处理大事的能力。他瞅准朝中权贵元义弱点,用尽一切手段阿附之。据《魏书》记载,“初,尔朱荣之为直寝也,数以名马奉义,义接以恩意,荣甚德之。” 但是,尔朱荣最终还是因被帝怀疑有政治野心,而成为专制时代的牺牲品。当时,他虽然已经具备了夺取王位的各种条件,但本质上忠君的思想使他终未成为叛臣。

 南北朝时期,北魏的第六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即北魏孝文帝,后改名元宏。即位时年仅5岁,公元490年23岁亲政后,进一步推行改革:改鲜卑姓氏为汉姓,并改变鲜卑风俗、语言和服饰;鼓励鲜卑和汉族通婚;评定士族门第,加强鲜卑贵族和汉人士族的联合统治;参照南朝典章制度,制定官制朝仪。孝文帝的改革,对各族人民的融合和各民族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北魏的汉化改制,推动了北方各民族的融合进程,民族矛盾与经济、文化差别,在这一时期基本消除。

从尔朱氏开始发展畜牧业,到孝文帝,北魏的“牛羊驼马,色别为群,沟谷计量。”“朝廷每有征讨,辄献私马,兼备资粮。”从天池到宁化一带,成为北魏的后勤保障基地。孝文帝曾多次在天池一带巡狩,曾以金珠系于鲤鱼之颈,而后放归天池。这些鱼后来却从朔州的司马洪涛泉地下涌出。孝文帝成为史上实证恢河水地下潜流的第一人。

北魏从公元439年统一北方,到550年北齐取代东魏,历时112年。进入中原的拓跋鲜卑人,包括贵族、官僚、军队及庶民,共约103万人,最终全部汉化,融入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之中。

(三)北齐的发祥和沦丧地


    由上可知,在北魏时,宁武天池一带已经是重要的皇家苑囿和狩猎基地了。到了东魏和北齐时,天池更成为高欢父子们经常游览的胜地。史籍记载:“东魏天平四年(537)六月壬申,神武(齐神武帝高欢)如天池,获瑞石,隐起成文曰'六王三川’。”从此,位于宁化以北约30千米处的管涔山天池,成为高齐的发祥之地。

《北齐书》对“六王三川”之事有较详的记载:当时有一个叫阳休之的人,字子烈,俊爽有风概,少勤学,爱文藻,弱冠擅声;休之好学不倦,博综经史,文章虽不华靡,亦为典正。为后来之秀,曾被世宗任为大行台,复引为行台郎中。

天平四年(537),北齐高祖高欢到天池巡游,在池边得到一块奇石,上有隐起,显示有“六王三川”文字。高祖在帐中就此问询阳休之,这文字是什么意思?阳休子回答:“六者是大王之字,王者当王有天下,此乃大王符瑞受命之徵。既于天池得此石,可谓天意命王也,吉不可言。”高祖又问“三川”何义?休之说:“河、洛、伊为三川,亦云泾、渭、洛为三川。河、洛、伊,洛阳也;泾、渭、洛,今雍州也。大王若受天命,终应统有关右。”高祖说:“世人无事常道我欲反,今闻此,更致纷纭,慎莫妄言也。”

北齐几代皇帝都对天池情有独钟,天保六年(555)文宣帝高殷亲自率军征讨茹茹,诸军大会于祁连池。天保九年(558)六月,又自晋阳北巡到达祁连池。

可悲得是,北齐后主高纬因在天池贪恋围猎,延时七天,居然成为亡国之君。

《资治通鉴》对这段史实有如下记述:武平七年(576)十月,北周武帝亲率三路大军,向北齐进攻。周军进攻平阳的时候,北齐后主高纬正带领冯淑妃在天池打猎。晋州告急的文书,从早晨到中午飞马急报了三次,右丞相高阿那肱居然不向高纬报告。其理由是:“大家正为乐,边鄙小小交兵,乃是常事,何急奏闻!”一直到晚上,信使再次来报:“平阳已陷。”高阿那肱才向高纬报告战事情况,高纬决定回师晋阳,而冯淑妃却要求高纬“更杀一围”。当此之际,高纬竟然置危急战局于不顾,又和冯淑妃尽兴打起猎来。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北齐二首》诗云:“巧笑知堪敌万机,倾城最在著戎衣。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回。”就是专门讽刺此事的。

贪色昏愦的高纬在天池打完猎,才带着大军攻打平阳。将士们挖地道使平阳城塌陷了十多步,正要乘势而入,高纬却阻止进攻,说要等冯淑妃打扮好了,和他一齐观战。结果贻误战机,缺口被周军用木头填了起来。从晋阳逃回邺城后,高纬企图重整军容,斛律孝卿请他接见将士,并为他事先准备好讲稿,告诉他要“忼慨流涕,以感激人心。”高纬走到将士面前,却突然记不起该讲什么话,竟至大笑起来。高纬这一笑,引得左右随从也禁不住跟着大笑。将士们见此情景,都非常气愤,纷纷说:“你皇帝都不着急,我们还急什么!”于是皆无战心。后来,高纬被周军俘虏杀死,年仅21岁。

在东魏帝封高欢为大丞相后,“以晋阳四塞,乃建大丞相府而定居焉”。从在晋阳建大丞相府开始,历文宣帝高洋、废帝高殷、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后主高纬、幼主高恒等七帝,共计45年的时间里,一直把晋阳作为高齐的根据地(别都)。而且这七位帝王,大多都曾到过天池宁化一带。

七、

物华天宝的皇家苑囿

宁武——宁化地域,山高水丰,牧坡广阔,气候凉爽,既宜畜牧繁衍,又宜巡狩观光。且处北疆边陲,不仅历代多驻戍边将士,帝王侯爵游览避暑而创建的皇家苑囿,亦有多处遗迹。

(一)隋阳宫

北魏时期,天池--宁化一带受到几代皇帝垂青,已被开辟为皇家牧苑和狩猎基地。《魏书》载:太平真君九年(448)秋,“太武帝拓跋焘幸西河、天池,起楼烦宫。”《宁武府志》和《读史方舆纪要》载:“北魏高宗(文成帝拓跋浚)和平六年(465)春二月,行幸楼烦宫”;“盖地近平城,往往游猎于此也。”

到了隋朝初,隋开国皇帝杨坚为戍边巡猎,在宁化建起了隋阳宫。其子杨广继位后,又在汾河源头增建汾源宫,在天池建起汾阳宫。从而构建起以天池汾阳宫为上行宫址,经中宫汾源宫,直达宁化下行宫址——隋阳宫的汾水行宫群。

按当今公路近捷距离计算,天池距汾源10千米,汾源至宁化20千米。但以古代汾水阻隔,山道环回估算,上下行宫间的实际距离,当在百里左右,故称“百里行宫”体系。

汾阳宫行宫体系落成后,杨广于大业四年(608)和大业十一年(618)四月、七月等,多次携带大批文武官员和嫔妃宫娥,从太原天门关栈道北上,在汾阳宫居止。大业十三年,马邑太守刘武周起兵反隋,袭破楼烦郡,进取汾阳宫。当时杨广正偏安于江都,天池和宁化的守备空虚,刘武周轻取汾阳宫,掠走宫中财宝及数千宫女作为赠礼,献给突厥可汗。有记载说:刘武周夺取汾阳宫后,即在天池登基称帝。从此,汾阳宫行宫体系失去杨氏王朝时期的辉煌,宁化下行宫亦沦落。之后再无恢复记载。

隋朝杨氏父子建造的汾阳宫群,规模浩大,其建材取木于管涔山松柏,凿石于当地的马仑花岗岩。宫城内殿宇巍峨,雕梁画栋;环绕宫殿的山岗上,建有朝元阁、中山阁等点缀景观的亭台阁榭。从天池到宁化的行宫群间,分布着12座亭子,分别取名翠微、阆凤、彩霞、临月、飞芳、积翠、合璧、含辉、凝碧、紫岩、澄景、尚阳等,亭间相距10里,在管涔山的岭崖沟壑间绵延百里。这些供旅途休息和玩赏的亭子,设计精巧,工艺细腻。亭内纵广皆二丈四尺,边安剑柱,每座亭子设方尺榻子一合,上下皆有临汾殿。这些亭子和汾阳宫、汾源宫、隋阳宫联络一体,气势辉宏,在历代宫廷建筑中,也较为罕见。

综合史书记载,自战国以来,我国历史上曾经在宁化、天池一带巡疆戍边、征战保国或游猎避暑的历代帝王,计有楼烦国王、赵武灵王、汉文帝、北魏孝文帝、北齐宣帝、后主高纬、孝昭帝、隋文帝、隋炀帝、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后唐李存勖、武则天、慈禧太后等约20 位。

(二)回春谷

宁化地处寒温带高寒地区,竟然有一处叫回春谷的神奇地方。此谷位于宁化城东北2.5千米处。因地理环境因素,以及近临汾水受湿气滋润,谷中风光殊丽,为一胜境。今遗址尚存,谷中有三教寺废迹。

《宁武府志》记载:“回春谷在(宁武)县西百里,谷中周广数里,巨石盘旋,峭壁千仞,其内气和如春。近正(注:似应为五)月时,蛰虫皆振,众草已绿,盖地处隐奥,霜冽风肃气不得侵故也。”

据乡老传言,回春谷的发现,源自杨广:当年,杨广在此建筑了汾阳宫的下行宫——隋阳宫,携带大批内眷嫔妃前来游玩避暑,后宫生活刹是奢糜。由于杨广年事渐高,体力大衰,自觉难以应付众女眷诱惑,却又不甘寂莫,便命臣僚为他寻求强身壮体之法。一谗臣投其所好,奏言隋阳宫外有一神奇山谷,异花百卉,奇水佳境,一股清泉服用即可壮阳补肾,强身健体;若行房事,可保久战不衰;若常时服用,更可延年益寿,长生不老。

杨广大喜,即命将该水拿来供其享用。此谗臣在水中偷偷加入壮阳春药,敬奉给杨广饮用。杨广用后,果然神效卓绝,便日日专取该泉之水饮用。而且每次来此巡游,都要到谷中观览景致,留连忘返,并将此谷敕命为“回春谷”。从此,回春谷便成为隋杨氏的皇家专享禁地了。

到了宋代,回春谷建起三教寺,当时寺内僧人道士居者有百余人。院址现存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重修石碑一通,上书“皇图永固,帝道遐长”,反映了皇权与宗教的调和包容。

八、

历代晋北军事中心

前文述及,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宁武地区作为楼烦国腹地,已经发现的苗庄楼烦故城遗址,成为那时宁武——宁化一带重要战略地位的实证。

从战国赵武灵王到十六国后的赵皇子刘曜、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北齐七代皇帝、隋文帝和隋炀帝,直到唐宋元明清,在长达近两千年的历史上,这一带不仅是皇家贵族避暑狩猎、官宦文人览胜观光、著名高僧弘扬佛法的地方,留下了芦芽山、天池、汾源、清真山、宁武关城、宁化古城等名胜古迹;而且,历朝历代都留下了悲壮重大的军政史绩。

(一)杨广诏建汾阳宫

汾阳宫的建成,除了帝王游乐避暑之外,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多方面的功能,不容小觑。

宁化古城位于宁武县城西南60千米处,东倚大山,西临汾河,隘口夹于两山之间,东西两山间自古有索道相通。据《隋书·地理志》载:隋炀帝在大业四年(608),诏“以离石之汾源、临泉、雁门之秀容,为楼烦郡。”郡治即设在今宁化村。下辖静乐县(静乐开皇十八年改为汾源县)。“有长城。有汾阳宫。有关官。有管涔山、天池、汾水。”这说明,当时宁化郡的管辖范围,囊概今宁武境内分水岭以南广大地域。隋炀帝诏令环天池修筑汾阳宫,其建筑群经汾源中宫,一直延伸到宁化古城的下行宫。这一规模宏大的行宫建筑群,宫宇殿堂、亭台楼阁迤逦百里,用于北巡、狩猎、避暑。天池百里行宫和洛阳西苑、扬州江都,并称隋代三大离宫。大业四年,隋炀帝还以天池汾阳宫为基地,出兵大败吐谷浑。在大业三年(607)、四年、十一年,隋炀帝曾三次北巡,“亲抚”突厥、“亲祠恒岳”,为安定北疆而奔波。

大业五年(609),杨广责令御史大夫张衡“督役筑楼烦城”。又调李渊(后为唐高祖)为楼烦郡太守,宁化成为晋阳以北重要的政治军事中心。楼烦郡的设立,对突厥的南侵发挥了重要的扼制作用。大业七年,西突厥处罗可汗降隋。隋朝立国虽仅38年,但为唐朝统一的多民族融合和多元体国家发展巩固,奠定了基础。这其中,宁化古城及汾阳宫群作为北疆行营和运兵前哨指挥基地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二)李渊牧政奠唐基

隋末夺取天下,建立了大唐帝国的李渊,曾经做过隋朝的楼烦郡太守。

《旧唐书·高祖本纪》载:“大业(605~618)初,(李渊帝)为荣阳、楼烦二郡太守。”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也记载:“大业初,帝为楼烦郡守。……初,帝自卫尉卿转右骁卫将军,奉诏为太原道安抚大使……。隋大业十三年(617),炀帝之幸楼烦也。帝以太原黎庶,陶唐旧民,奉使安抚,不逾本封……所经之处,示以宽仁,贤者归心。”


  由于长期驻守的太原、楼烦一带,是抵御北方匈奴入侵中原的锁钥,紧临匈奴属地,所以李渊对突厥胡骑的用兵特点深有所知。他认为:“突厥所长,惟恃骑射,见利即前,知难使走。风驰电卷,不恒其陈。以弓矢为爪牙,以甲胄为常服。队不列行,营无定所。逐水草为居室,以羊牛为军粮。胜止求财,败无惭色。无警夜巡查之劳,无构垒馈粮之费……”

针对这种情况,李渊充分利用楼烦所产的良马,“乃简使能骑射者二千余人,饮食居止,一同突厥。随逐水草,远置斥堠,每逢突厥候骑,旁若无人,驰驷骑射,以耀威武。”正是由于拥有这样一支以骑兵为主行动迅猛、能征善战的军队,李渊、李世民父子所率领的军队,便能够“兵起晋阳,远定秦雍,百余日间,廓清帝宅,神武之速,此谓若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取隋朝天下。


    楼烦之马,其实早在隋朝即已驰名。当时,从天池起始,沿汾河上游南下,经宁化古城一带,直至芦芽山、荷叶坪山广大区域,由于水草丰盛,牧坡广阔,皇家设立了楼烦、天池、元池三处牧监。

到了唐代,朝廷牧监多达48处,其中三处仍然是管涔山的天池、元池和楼烦三监。时,岚州设监牧使,统管三监事务,其它各监虽然独立,但实际上统辖于楼烦牧监之下。这是因为,唐初得突厥马二千匹,后又获牝牡三千,均为天下“甲马”。

这些马匹在“溪涧水草甘美”的以楼烦牧监为主的各牧监“滋息蕃庶”,使唐王朝在贞观麟德年间“兵力倾天下”。天池、元池和楼烦马之所以名甲天下,还由于在开元年间,当地守将王毛仲利用内陆与匈奴“通互市”的机会,以“金帛”购进匈奴良马,而后将其与楼烦马杂交。这种内陆马与外种马的远缘杂交,产生了一代更为优良的马种——楼烦马,从而使包括天池和元池在内的楼烦牧监,在所有48监中以实力称雄。

当时,唐王朝在这一带的牧监盛况是:各类马匹总数达70余万,“色别为群,望之如云”。 时人记述此情景为秦汉以来,唐马最甚,得监牧之力,楼烦马与西种马并重于时。还说:“楼烦牧政甲天下,所谓屈产之乘也”。


  李渊时任楼烦太守,各牧监及大批良马都在他的管辖范围之内。而这些来自楼烦的良马,在李氏父子夺取天下的过程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唐太宗李世民在贞观十年(636)专门写了一篇《六马图赞》,表示对与他一起出生入死、杀敌立功的“拳毛涡”“什伐赤”“白蹄乌”“特勒骠”“飒露紫”“青雅”等宝马良驹的深切怀念,并敕命宫廷画师阎立本为它们绘影图形,题为“昭陵六骏”。

太宗皇帝对战马的高度重视,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骑兵部队在唐代兴盛一时。唐高祖李渊还在朝中特设了专管楼烦皇家马苑的“楼烦监牧”,制订了具体明确的牧监规程。据《新唐书·百官志三》载:“太仆寺……卿掌厩牧、辇舆之政,总乘黄、典厩、典牧、车府四署诸监牧……。诸监牧:上监牧,监各一人,从五品下;副监各二人,正六品下;丞各二人,正八品下;主簿各二人,正九品下。中牧监,监,正六品下;丞,从八品下;主簿,从九品上。下牧监,监,从六品下;副监,正七品上;丞,正九品上;主簿,从九品下。”


  又载:“凡马五千为上监,三千为中监,不及为下监。”“马牛之群,有牧长、有尉。马之弩,良皆著籍,良马称左,弩马称右。每岁孟秋,群牧使以诸监之籍合为一,以仲秋上于寺……岁终监牧使巡按,以功过相除为考课。”

在长期的养马实践中,当地还总结出了养猴医马疾的成功经验,以至成为《西游记》中“孙行者”和“弼马瘟”创作的原始素材。


  由于楼烦自古就是著名的产马之地,所以当地人很早就有在马厩中饲养猕猴,以防治马群疫病的习俗。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常系猕猴於马坊内,令马不畏,辟恶,消百病也。”南朝梁弘景《名医别录》亦载:“系狴猴于厩,避马瘟。”《西游记》第四回“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一节写道:“本监中典箐管征备草料;力士管刷洗马匹、扎草、饮水、煮料;监丞、监副辅佐催办;弼马昼夜不睡,滋养马匹。日间舞弄犹可,夜间看管殷勤;但是马睡的,赶起来吃草;走的捉将赤靠槽。那些马见了他,泯耳攒蹄,倒养得肉膘肥满……”这些描写,正是猴子驻守马厩所能起到的特殊作用。可见“避马瘟”官名乃是随着楼烦皇家“监牧”而出现的产物。

明、清两代《静乐县志》里都有“孙行者,楼烦人”的记载;《傅山全集》里提到过“花果山”和“孙行者”。那么,这个“孙行者”是不是《西游记》里的“孙悟空”的生活原型呢?近年有研究学者推理:如果把“孙行者”与“花果山”、“水帘洞”联系起来看,“孙行者”有可能就是“孙悟空”。清康熙三十九年《静乐县志》载:“南乡近龙和者有花果山,取春夏间花果满山为名也。或者附之以水帘洞,谓孙行者,楼烦人……”显然,这里提到的“孙行者,楼烦人”,指的就是《西游记》故事中的孙悟空。

之外,今娄烦县马家庄乡大圣堂村西北有座花果山,又名龙和山,海拔1805.9米。花果山清凉寺有一口明代庙钟,钟上所铸文字载:“清凉寺唐朝创建,大定年重修。”说明山上的清凉寺始建于唐代。在清凉寺内有一座现在还保存完好的“猴王庙”,里边供奉的就是孙悟空。除娄烦花果山上有专门供奉孙悟空的“猴王庙”外,别处未闻。庙钟的铸造时间是明弘治十一年(1498),这比《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出生(约1510)还要早,上面铸有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图。因此,吴承恩创作《西游记》取材于楼烦,并非空穴来风。


  由于楼烦具有这样特殊的历史、文化渊源,便为“孙行者”和“弼马瘟”文化的产生,提供了深厚、可信的土壤。再加上唐高祖李渊曾经担任过“楼烦郡守”,他所熟悉的“孙行者”故事也就随着他荣登帝位而进入长安,在他身边的人们当中长期敷演流传。“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西游记》创作于明代,上述一切被演绎采摭到小说中,这一源于生活和社会实践的文学素材,对于“孙行者”故事以及孙悟空“闹三界”等情节的构成,无疑都产生了至为关键的重要影响。

(三)宋辽划界起纷争

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北宋灭北汉后,在当时的北汉固军地,即今宁化村设宁化军,翌年设宁化县,军、县同治。当时分水岭北为塞下地。

 雍熙三年(986),宋军东路军北伐失败,杨业在今阳方口陈家(沟)谷兵败殉国。北宋王朝从此无力收复幽云十六州,对辽采取消极防御政策;而辽人则不断南侵,导致分水岭、天池的边界之争愈演愈烈。

史籍记载:北宋初年,朝廷曾发布“斩伐令”,“令民内徙,空塞不耕,号禁地。”“祁州、代州、宁化军、火山军废田甚广。”“代北界天池荒远,巡候不至,潘美节度河东,新庙舍,作屋记,岁遣府卒嗣之”。说的是潘美担任河东守臣后,为了防止边境地区遭受辽朝士兵掠夺,下令边境地区老百姓向内陆迁移。沿边田地因此荒芜了不少,这些田地号称禁地。其中,以忻州(今忻府区)、代州(今山西代县)、宁化军(今山西静乐北)、火山军(今陕西府谷)等州军,荒地最多。欧阳修曾上书朝廷,建议开发这些荒地,召募无田之民耕种,充实边防地区。北宋在天池地界盖庙建屋作记号,并在沿边开壕沟、垒界墙、修边堡等,以示主权。

宋与辽的天池边界之争,最直接的导因,是因北界耕户苏直、聂在友、杜思荣等侵耕禁地引起的。庆历元年(1041),苏直侵界阳武寨地。《续资治通鉴长编》对这件事有如下记载:“康定中(1040~1041年),北界耕户聂在友、苏直等南侵岭(楼烦岭)二十余里,……而朝廷以和好存大体,命徙石峰(今朔州南界)。未几,又过石峰之南。遂开堑以为限,天池庙属宁化军横岭铺。庆历中,北界耕户杜思荣侵入冷泉村(今东庄乡暖泉沟一带),近亦有石峰为表。”

庆历五年,欧阳修奉使河东后奏称:“今宁化军天池之侧,杜思荣等人又争侵地二三十里。”期间,于庆历二年(1042)宋派崞县教练使吴岜、阳武寨都监翟殿直,与辽国教练使、副巡检等商谈侵界事宜,就阳武寨地界重新划定。此次蕃户侵耕,辽人虽然已把宋辽边界线向南推进了20余里,但他们仍然图谋吞并天池。

对于这次事件,《宁武府志》记载:“宋庆历中,辽求天池庙地,河东帅庞籍不能决,以委汾州都监郭达。达访得太平兴国中故牍,证为王土,檄报之,辽人愧服。”《宁武府志》又载:“庆历七年(1047),契丹冒占天池庙地,知并州韩琦召其旧酋,示以旧修庙檄,证为宋地,酋无以对,乃以斥地归我。又侵耕阳武寨,琦立石限之。初潘美镇河东,徙塞下之民于内而空其地不耕,忻、代、宁化、火山之北多废壤。琦请距北界十里为禁地,其南则募弓箭手居之,垦田至九千六百亩。”由于韩琦索回了天池庙地,拓耕边地,招募弓箭手千余人屯田戍边,宋之边防得到加强。同年,在横岭铺(今分水岭北天池入口处)设天池巡检司,“巡逻州邑,捕捉盗贼。”(注:直至现今,分水岭北侧的宁武——东寨公路上,仍有一处地名为巡检司。)

直到至和二年(1055)二月,韩琦任并州知州,情况大为好转。其后富弼担任并州知州后,继续开发河东边境地区,共召募4000余户人口,开垦荒地9600余顷,大大充实了边防。

熙宁七年(1074),由于辽人屡次挑起争端,宋、辽又进行了六个回合的分水岭划界谈判。《宁武府志》载:“是年,契丹使萧禧来议黄嵬山疆地,帝使沈括报之,括至契丹与其相杨益戒议,凡六会契丹,不能夺,乃舍黄嵬而以天池请。”到熙宁九年,宋辽仍在争夺天池归属。

熙宁十年,天池失却。《宁武府志》载:“十年丁巳,王安石当国,劝帝许之,乃遣韩缜如河东,割地以畀契丹,以分水岭为界,东西失地七百里。”

天池落入辽国之手后,辽即“经画西南边天池旧堑,立堡砦,正疆界,刻石”(《辽史·卷九十二》)。辽刻碑文“于时宋国以故壤归于我,诏撰天池神堂之碑”以纪事。到此为止,宋辽分水岭边界之争画上句号。

(四)民族胁迫融合一体化

靖康二年(1127),北宋灭亡。从此,金、元、清时期在尖锐民族斗争中走向民族融合一体化的进程,拉开帷幕。

《宁武府志》载:“靖康二年,金人取火山军。”“金天会五年(1127)五月,取宋岢岚、宁化诸军。”

金代实行路、府、州、县制,州分节镇州、防御州、刺史州三类。刺史州长官称刺史,专掌本州行政事务,不统领军队。当时,北宋已经灭亡,在和南宋的攻伐对峙中,宁武一带已成为金的后方。

据《金·地志》记载:当时的桑干河、天池、太和岭和雁门关属朔州鄯阳县,而分水岭以南则属宁化州。宁武地域归金后,大定二十二年(1182),将北宋所置的宁化军升为宁化刺史州,并置宁化县为州治。这一带的主要居民,是金初时期的移民。为了实现对占领区的统治与管辖,以及金人本民族的发展需要,进而实现其统一华夏的目标,金朝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移民。其特点是女真人南下,中原汉人、契丹、渤海人北上,形成了南北双向互动的民族大迁徙,首次打破了以往民族分布的格局。其中,尤以女真人南下规模为最。

据《金史·卷44·兵志》载:天会十一年(1133),“金左副元帅宗维(宗翰)悉起女真土人,散居汉地,惟金主及将相亲属卫兵之家可留。”女真本来只是一个部族,但当他们占有广大中原地区后,惟恐暴露其实力空虚,便采取将其本国土人全部迁来中原的办法,“棋布星列,散居四方。令下之日,比屋连村,屯结而起。”

当时的宁化州居民,主要是被降服的汉人、契丹人、库莫奚人和渤海人等,都被编入“猛安谋克”。

所谓“猛安谋克”,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把原来的氏族部落联盟军事组织猛安谋克,改变成的地方行政组织,把领夫制改为领户制。据《金史·卷2·太祖纪》载:“命诸路以三百户为谋克,十谋克为一猛安”,从而建立了军政合一的地方统治机构。这种统治机构的首领就叫“猛安谋克”,由女真人执掌。据《大金国志·卷36·屯田》记载:他们“所居止处,皆不在州县,筑塞处村落间,千户百户虽设官府,亦在其内。”如今阳方口镇的麻峪寨,宋辽时为辽所属,并未设寨,而是金代猛安谋克筑寨以统辖奴隶和军户屯田留下的地名。今东寨镇三马营,也是金代所筑的寨,时称西寨;和东寨东西相对。西寨又分上、下寨,中间以柳河渠分开,今村人仍沿用此名。直到明正德年间,才改称三马营。

金代对汉人的统治异常残暴,这是有史以来中原汉人从未感受过的奇耻大辱。金人除将一些汉人强行迁徙到今黑龙江阿城一带进行奴役外,在汉人聚居区实行野蛮的奴隶制,汉人及奚人毫无人身自由和生存保障权。金人实行严刑峻法,草菅人命。其次是“剃发易服”,强制汉人剃发和禁穿汉服,“不如式者,杀之。”其目的,是要从习俗上、心理上全面征服汉人。自那时以来,女真人所穿的羊皮袄和左祍道服,在一些偏远乡村至今仍有痕迹。再次是强行捉拿汉人变为奴隶,或标价出卖,或驱赶到回鹘、鞑靼换马,甚至卖到高丽等国为奴。

金熙宗皇统元年(1141),南宋和金订立“绍兴和议”,双方对峙,无大战事。其时,今宁武一带进入屯田和畜牧业发展黄金期,宁化一带呈现昇平盛世景象。金泰和八年(1208),同知宁化州军州事张守愚在他所撰写的《昌宁公冢庙记》碑文中,记录了当时定河村昌宁公冢庙庙会的盛况:“合邦远近,往观者如市,大为聚乐,以极岁中一方之游观也”。

但是,战争并未至此平息。元太祖十二年(1217),元兵占领宁武地区。《宁武府志》载:“元太祖十二年,萧特末儿等攻降金岢岚、火山军。十六年,以宁化、楼烦并入管州。”

金正大十年(1231)正月,南宋和蒙古联合灭金,金哀宗自杀,金朝灭亡。在金朝立国的104年中,江淮以北的民族融合,在暴力和汉文化的影响下,实现了双向融合。既有女真族的汉化,也有汉人习牧,但总体倾向是“汉化胡”。到金世宗时,女真人已不大会讲本族语言。金朝后期,女真人“故家遗俗,存复无几。后生于中原者,父虽虏种,母实华人,非复昔日女真”。这说明,当时的女真族,绝大多数已经逐渐融于中华民族母体之中了。

  金国和南宋百余年的南北分治,为元朝实现中国空前大一统、建立以蒙古贵族为主体统治者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创造了条件。

而元朝的统治并未从金人的失败统治中汲取教训,他们的胁迫政策终究不得人心。在元朝统治151年后,朝政荒淫腐败,人民饥寒交迫,数十万无处投奔的饥民成为武装群众无尽的兵源。饥饿的农民终于组织起来,向元朝的统治者发起进攻。蒙古大汗忽必烈在中国建立的元朝帝国,终于在1368年被农民起义军推翻。

王朝已经灭亡的元末残余势力——四大王,明朝初年曾经在芦芽山结寨盘踞,多次窜扰宁化一带。但在洪武三年(1370)五月被太原指挥程贵等率兵击破后,窜逃的四大王有三个被擒获。另据《宁武府志》记载:洪武初,延安侯唐胜宗“统兵收捕宁化野寇号四大王者。因建守御千户所,境赖以宁。”

成化二年(1466)设宁武关后,明王朝边防守备已经北移;而清雍正三年(1725)始设府县两级军政机构于宁武县城后,千百年来以宁武境内分水岭为界的南北长期区划分割局面,终于就此终结。分水岭南北境域统一纳入宁武府、县管辖,宁武已经成为山西九府之一。至于宁化,从此已处域内腹地,从而纳入了与广大中原地区同步迈进的经济社会文明构建进程。

九、

对修葺宁化古城的几点管见

(一)称宁化为“古城”,名符其实。而宁化城既然为“古”,其修复工程便应以“古”为宗旨,为特色,为根本。修古如古,逼真返古。

(二)宁化古城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小城,更不是一座独立的小山村。它从秦汉到元明,一直是我国北疆重要的政治枢纽,北疆重镇,文化中心。因此,我们对古城范围的理解,绝不应当拘泥局限于宁化村之本体。而应放眼环城地域,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三)宁化古城在古代几个朝代的作用,都是多功能的,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宗教、外交等诸多领域。因此,修复应对各种文化因素综合考虑,统盘规划。

(四)在各种历史文化积淀中,应以政治、军事、毗卢佛信仰为重点,力避与其他景区景点的雷同。

(五)当前宁古化城开发,确定“边塞宁化,汾河人家”主题口号,确切显明。口号既以“边塞”为冠,相关宣传及策划在“边塞文化”方面,尚需更多着力。

作者简介

王树森:山西省宁武关人,1946年生。中国作协、山西作协会员,国家一级作家。历任小学和中师语文、音乐教师、文工团编导兼演奏员、宣传文化干事、县委办副主任、党史县志办主任主编、文联主席等。从事文艺工作50多年,创作出版各类作品600余篇(部),总约1千万字。成书著作有《兵变》《隋杨泪》《阎锡山这个人》《山西王阎锡山》《冈村宁茨受审记》《血溅中山陵》《履踪瞻絮》《忻州历史文化丛书·方舆概略》,及地区文工团专著《忻闻诗画》等30余部。作品体裁涉及长、中、短篇小说,散文,传记,报告文学,戏曲,纪实等多种领域;分别发表或出版于中国文联出版公司、上海人民出版社、解放军文艺八一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山西经济出版社,香港天马图书公司,及国内相关文学艺术刊物。

  特别申明:本平台作品以原创为主,转载为辅,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作者提供的部分照片来源于网络,如文章、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自告知之日删除。

*郑志东||寻古探今宁化城


史政发展 塞外文化 红色文化 乡土文化

名人民俗 文物非遗 传说轶事 往事琐忆

投稿信箱:scgsjzb@163.com 

主编微信:sczb097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