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气沉丹田”及误区的解读

 tjboyue 2021-04-20

“气沉丹田”这个词在歌唱、武功、气功、吹管等学界,常提到的词语。是一种练、用之法式,讲的是练功时能够气沉丹田炼精化气,积累内气,形成内劲。“丹田”分为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对于上、中、下丹田的位置众说纷纭。其中一个说法是:上丹田指的是眉心的位置(两眉之间的印堂穴);中丹田指的是心窝的那部分区域(两乳头的膻中穴);而我们通常所说的下丹田的准确位置就是神厥穴,大体就是肚脐周围的部分,准确点说就是脐下一寸半(脐下三寸的关元穴)。

关于“气沉丹田”及误区的解读

“气沉丹田”这个词在歌唱界也是比较津津乐道的一个成语,讲的是歌唱时候,气息要下沉到丹田。而歌唱中所说的丹田主要指下丹田,认为演唱时候,气息必须要下沉到下丹田,形成一种内部凝聚力,运用这种内力去进行演唱的一种呼吸运动方法。下面讲述关于“气沉丹田的几点误区,以免走入歧途。

对“气沉丹田”的误区一:只重视吸气功能。运用闻花香、惊吓式、胸腹联合呼吸法等各种不同的方法,把吸来的气息聚集到下丹田周围,吸进来之后,只会保持一种僵硬的状态,而不会运用这种丹田之力去进行歌唱。还有一种吸进来的气息是散的,没有集中在下丹田的周围,形成不了一种对抗力,也无法形成正确的歌唱通道。

对“气沉丹田”的误区二:只重视呼气功能。对于吸气比较随意,有可能是假呼吸或者根本没有把气息吸到肺里,导致没有丹田气可用,想唱的嘹亮、致远的声音也不太可能。还有一种误区就是老在强调呼气时候肚子是向外扩张还是向内扩张的矛盾之中。实际上歌唱呼气时候,肚子具有内外扩张和向内收缩两种辩证统一的状态,两者同时存在于呼气状态中,单单谈任何一方面都是错误的。

对“气沉丹田”的误区三:容易只注重局部而疏忽整体,容易导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误区。这个词语容易导致只管气息局部的下沉,而忽略歌唱时整体的气息向上。歌唱是往外呼的过程,如果过分强调下沉丹田,歌唱的声音就无法唱出来,更不可能唱的响、传的远了。同时,歌唱是一个辩证统一的矛盾体,是阴阳调合的一种运动,不能只看局部而忽略整体。任何的矫枉过正或者强调任何一方都是错误的认知。

最后,需要搞清楚的是“气沉丹田”讲的是吸的过程,吸完之后就不要再把过多的劲用在下沉这一方面,而应该考虑的是怎么把吸来的气息搭着声带唱出去的问题。否则过分强调“气沉丹田”,必然导致事倍功半的弊端。

关于“气沉丹田”及误区的解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