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医名方董德懋调理脾胃十法(四)

 紫霜飘雨 2021-04-20

调理脾胃十法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体若脾阳不振,或脾阴不充,或水湿困脾等,以致运化无权,升降失司则气血生化乏源,水湿转输障碍,势必百病丛生。董氏认为,脾胃贵在健通和畅,脾运宜健,胃纳宜和,必须维持升降、纳化、燥湿平衡。因此在调理脾胃中常用益气、升陷、温中、固涩、养阴、理气、祛湿、清热、通下、消导之法,并认为脾胃病证,不宜过用呆补之品,慎用参茸之剂,以免郁滞气机。

(四)固涩法固涩法即收敛固脱法,临床用于治疗大肠滑脱不禁,久泻、久痢、便血等病症的治疗方法。

《内经》云:“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大肠、小肠皆连属于胃,大肠主传导糟粕,排泄粪便,其功能除与肺气肃降有关外,还和脾胃有密切关系。大肠实热腑气不通则燥屎内结,用攻下通里法。大肠虚寒,滑脱不禁则完谷不化,用固涩收敛法。固涩与通下为对持法。本类药物,大多酸涩,能固大肠之脱,故谓之固涩。“涩可去脱”,常用药物有:诃子、肉果、赤石脂、禹余粮、乌梅、五味子、罂粟壳等。它们除了固涩、收敛、止泻外,还能止血、止带、止咳、止痛。其中诃子、肉果偏于温中,石脂、禹余粮偏于收敛,乌梅、五味子酸而生津,罂粟壳还有止痛作用。

1固涩法常用方剂(1)真人养脏汤:治疗泻痢日久,脾肾虚寒滑脱不禁,甚至脱肛,腹痛喜按喜温,疲倦食少,舌淡苔白,脉迟细者。方中党参、白术益气健脾为主药;肉豆蔻、肉桂,温脾肾以止泻,诃子、罂粟壳,涩肠止脱,共为辅药;佐以木香调气舒脾,使补涩之药不致滞气;痢久多伤阴血,故又佐以当归、白芍,养血和血;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使。合而用之,功能温中涩肠,养已伤之脏气,故名“养脏”。

(2)赤石脂禹余粮汤:主治下焦久利不止,即大肠滑脱不禁之证,赤石脂、禹余粮均系石药,有收敛、止泻作用。

(3)诃黎勒散:单用诃子一味,治气利之证,即久利滑脱,矢气频频而不臭者。本品又常与它药配合使用。

董氏治疗脾肾阳虚之久泻不止者,常常以益气、温中、固涩、理气、燥湿等法合用。拟以附子理中汤合平胃散加减化裁,去宽中下气之厚朴,加温补肾阳之故纸,固涩止脱之诃子。健脾燥湿,理气温中,固涩止泻,临床疗效甚佳。药用:党参、苍白术、干姜、制附片、陈皮、破故纸、诃子、甘草。

2运用固涩法应注意的问题本类药物适用于慢性肠胃病的后期,常配合温中、益气、和血、理气等法应用,使标本兼顾,才能获得较好疗效。对于湿热蕴结,实邪未除的急性肠胃病初起不宜,否则闭门留寇,贻误病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