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盂县人的婚宴标配——枣介糕

 遠野 2021-04-20

作为盂县人办婚宴时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枣介糕与“早结”谐音,寓意早生贵子。

说起我国蒸糕类美食的分类,基本可以秦岭——淮河为界,划为南派和北派。南派典型的蒸糕有桂花糕、糯米糕等,其中尤以广式米发糕最具代表性。广式米发糕以粳米为原料,经历浸泡、磨浆、吊浆、冲烫、发酵、蒸制等过程,制成的发糕色泽洁白光亮、质地蓬松,似海绵状,黏弹性好,食之甘甜可口。北派发糕则是以黄米面为主要原料制作的,盂县枣介糕就是其中的一种。

在民间,特色美食往往代表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美好期盼。发糕也不例外,发糕取其“发”字,是普遍用于各种礼仪的专用食品,如寿诞、进宅、婚嫁等,百姓们常常在发糕上面贴上红纸剪成的“喜”字作为贺礼。

“枣介糕”是盂县民间办喜事时必不可少的压轴美食。新娘子快上轿时,由众人端出早已做好的枣介糕供宾客品尝,金色的黄米糕上,用大红枣摆成的“双喜”图案分外醒目,新娘子要吃掉最中间一颗枣,象征婚后的生活红红火火、甜甜蜜蜜,随后喜宴才算正式开始。

村里喜宴的席面不大,先上齐八个大盆菜,最后上“喜糕”,一大盘枣介糕一上桌子,往往每个人只来得及夹一筷子品尝,“喜糕”就会被全部瓜分。

如今,盂县民间的婚礼习俗虽然改良不少,但婚礼上的枣介糕是万万不能少的,甚至订做枣介糕在盂县已经成了一项产业。哪家要办喜事,必须得提前一个月预订枣介糕。盂县有许多专门定做枣糕的人家,他们没有门面,不做任何广告,全靠口口相传。

枣介糕的做法虽然不算复杂,但很有技术含量,需要有经验的大厨“挑大梁”。挑选饱满的大枣,去掉枣核,在开水中煮,煮到满屋子飘着枣香,锅里基本没有水时就可以关火了。这时枣里的甜味已全部被煮了出来。取黄米面适量,在面粉堆里挖个坑,放上水,过几个小时,面就会把水全部吸收,这时用两手揉搓面粉,让面和水充分融合。抓一把掺水的黄米面,使劲一攥,攥成一团,然后用手指轻轻一搓,面团就散开了,这时的面就可以上锅了。面和水的比例较难把握,枣糕要好吃,最关键的是和面这一步。锅里的水开了,把掺好水的面均匀地洒在蒸笼底层,等待白黄色的面慢慢变成嫩黄色,这时均匀地摆上一层枣,然后洒第二层面,再摆第二层枣,以此类推。等到最后一层枣摆好后,下边的面也就全部熟透了。

枣的甜味伴着黄米的香味弥漫在整个屋子里,黄里透红、晶莹油亮、香味扑鼻,顾不得冒着热气儿的枣介糕烫嘴,夹起一块就往嘴里送,黏软甜香,回味无穷。

◆来源:阳泉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